? ? 以下為法碩(非法學)大綱中國法制史部分考試大綱解析,考生們在復習中參照以上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
一、考查目標
中國法制史作為綜合科考察的一部分,主要考查相關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從理論法學的角度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在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時,側(cè)重考查考生運用法律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法學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忌鷳埽?BR> 1.正確掌握和準確理解中國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2.正確運用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給定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和正確評價。
3.結合我國法治建設的實際,綜合運用中國法制史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我國現(xiàn)實法律現(xiàn)象和法治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4.準確、恰當?shù)厥褂梅▽W專業(yè)術語和運用法律思維進行表達,論述有據(jù),條理清晰,符合邏輯,文字表達通順。
二、中國法制史復習的難點
中國法制史課程所涉及的是中國歷史上的法律制度。與法學領域中的其他課程,特別是與現(xiàn)代部門法課程相比,其難度不是制度本身的思辯性、技術性,而是對歷史環(huán)境的認識、對歷史上法律制度及其社會土壤的理解??梢哉f,如果考生不能進入到歷史的環(huán)境之中,在對歷史上法制發(fā)展有一個基本的、整體的把握的基礎上去學習,理解,而是僅僅就局部問題去死記硬背,就會感到處處是難點、處處有障礙,其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如果考生能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把握好各項制度的歷史淵源與發(fā)展演變的線索,清楚地了解該項制度或問題在歷史源流中的位置,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從以往的教學和考試情況看,以下一些問題相對有一定的難度:1.中國法的起源問題;2.西周的禮刑關系問題;3.春秋時期公布成文法的原因與歷史意義;4.《法經(jīng)》的內(nèi)容及其歷史地位;5.漢朝法律指導思想的轉(zhuǎn)變;6."春秋決獄"的特點及影響;7.魏晉南北朝時期"名例律"的演變與立法技術的進步;8.唐律規(guī)定的類推制度;9.唐律的特點及歷史地位;10.北宋時期的"重法地位"與"盜賊重法";11.兩宋的編敕活動;12.《明大誥》的內(nèi)容與特色;13.清律中的民族統(tǒng)治特色;14.清朝的會審組織與會審制度;15.清末預備立憲活動及其評價;16;清末修律的內(nèi)容、成果、特點及意義;17.《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背景、性質(zhì)、特點;18.國民黨政權的六法體系;19."馬錫五審判方式".以上內(nèi)容在《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聯(lián)考考試指南》中都有詳細的論述說明??忌梢酝ㄟ^閱讀教材、仔細思考,疑難之處是可以完全解決的。
| 考研大綱匯總 | 考研英語大綱 | 考研政治大綱 | 考研數(shù)學大綱 | 考研專業(yè)課大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