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安排
日期上午下午
6月25日9時—11時14時—16時
語文(漢語文)綜合(朝綜合)
6月26日9時—11時14時—15時40分
數學(朝數學)外語(朝日語)
6月27日9時——11時
朝語文
哈爾濱市中招加分政策實施細則
哈爾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
二 O O 四年三月三十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哈爾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關于調整我市報考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考生加分政策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規(guī)定,為保證我市中招加分政策實施中的真實、公正和規(guī)范,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享受中招加分政策的考生是指具有哈爾濱市市區(qū)戶口符合加分條件的考生。
第三條 市招考委有關成員單位, 市區(qū)教育部門, 招生考試部門、基層學校、社會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 各負其責, 實施中招加分政策。
第四條 縣(市)招生考試部門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參照執(zhí)行《意見》 , 自主確定加分政策和實施細則。
第二章 證件的出具與審查
第五條 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凡具備資格并申請加分的考生,須出具相關證書、證件;相關部門應當為具備資格的考生及時出具有關證明,并向市招考辦提供佐證性文件和資料。出具的證明除有證明出具單位公章外,還應有責任人簽字。
第六條 獲得哈市中學生藝術比賽一等獎,省級藝術類比賽二等獎以上、國家級藝術類比賽三等獎以上的考生,須提交相關藝術比賽獲獎證書和獲獎時就讀學校出具的參賽 及獲獎情況證明。
體優(yōu)生須提交相關體育比賽獲獎證書。烈士子女須提交區(qū)、縣 ( 市 ) 級以上民政部門的證明、戶口簿和1983年后頒發(fā)的烈士證明書。
全國勞動模范子女須提交戶口簿及其父母獲得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fā)的全國勞動模范榮譽證書、工作單位證明(加蓋工作單位公章的審批表復印件)和市總工會出具 的勞模證明。
獲得省或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人員和享受省政府或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的子女,須提交其父母獲得的相關榮譽證書、戶口簿、工作單位證明(加蓋單位公章的審批表復印件)及省人事廳專家處證明。
蒙古、鄂倫春、達斡爾、柯爾克孜、鄂溫克、赫哲、錫伯族考生須提交考生戶口簿、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證明。
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僑眷子女須提交歸僑僑眷身份證,戶口簿和市外事僑務辦公室證明, 僑眷子女還須提交由市外資局出具的引資證明(內容包括外資引入時間、引資項目名稱及其與考生家長關系);臺灣省籍考生(不含去臺人員家屬)須提交戶口簿和市臺辦證明。
軍人子女須提交父母軍官證、軍人配偶和子女戶口、軍人與配偶結婚證、軍人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機關證明、軍人子女中考加分申請表。
除蒙古、鄂倫春、達斡爾、柯爾克孜、鄂溫克、赫哲、錫伯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須出具戶口簿。用朝鮮語授課的朝鮮族考生須出具學籍證明。
第七條 加分資格審查程序。本細則第六條第一款至第七款所及考生加分資格審查程序為:考生在報名時向學校(或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 提交相關證明,考生所在學校班主任和主管校長審查(戶口在外區(qū)的考生直接由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審查)認定后, 由考生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學校審 查無誤后,由校長簽字,報區(qū)、縣( 市 ) 中招辦審查,之后報市 招考辦,市招考辦實行集體審批。
軍人子女中考加分的審查程序為: 由軍人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機關統(tǒng)一匯總( 軍人所在單位不在駐地的, 將審查材料報居住地人武部政工科審查匯總) 后報市軍人子女教育辦公室進行審查; 審查合格后, 由軍人子女攜帶審查材料交學校,學校審驗,報區(qū)中招辦審查,市招考辦審批。
本細則第六條第九款所及考生加分資格審查程序為: 考生在報名時向學校提交相關證明考生所在學校班主任和主管校長審查認定后, 由考生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 學校審查無誤后, 報區(qū)、縣( 市 ) 中招辦審批 ; 戶口在外區(qū)的考生直接在報名時向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提交相關證明, 并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由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審批。
第三章 監(jiān)督與責任追究
第八條 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相關成員單位組成政策性加分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組長單位為市紀檢委( 監(jiān)察局 ), 副組長單位為市教育局, 成員單位由市公安局、哈爾濱警備區(qū)組成。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負責對中招加分全過程監(jiān)督, 負責對群眾舉報的審核、查處工作。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 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招考辦。
第九條 凡具備政策性加分資格的考生, 學校認定后,在學校張榜公示一周。學校不按規(guī)定公示的, 一經發(fā)現, 將追究學校校長的責任。對有疑義的考生,學校應認真調查核實情況,并及時報區(qū)、市中招辦審核; 元異議的,報區(qū)、市中招辦審查、審批, 市招考辦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獲得政策加分資格的考生進行媒體公示。在公示期間如有線索清楚的具體舉報 , 一經查實, 按照舞弊行為處理, 取消其政策性加分, 同時 取消其報考省、市重點高中資格。
第十條 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負責對被舉報考生進行調查, 對應當通過重新測試確認成績的由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聘請有關專家組對考生進行實際測試, 凡在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考生不到或測試成績與加分證明條件不符的 , 按舞弊行為處理。
第十一條 對為考生出具虛假加分證明、證件及相關材料的單位和個人 , 一經查實, 由市紀檢監(jiān)察部門追究該單位及其責任人的違紀違規(guī)責任。如該單位為市級以上單位, 由市紀檢監(jiān)察部門建議上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追究相關單位及其責任人的違紀違規(guī)責任。
第十二條 中招加分過程主動接受人大、政協(xié)飛紀檢、監(jiān)察等監(jiān)督機構以及各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切實加強各有關部門對中招加分資格認定工作的管理使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中招考試加分政策得以貫徹落實?! ?
日期上午下午
6月25日9時—11時14時—16時
語文(漢語文)綜合(朝綜合)
6月26日9時—11時14時—15時40分
數學(朝數學)外語(朝日語)
6月27日9時——11時
朝語文
哈爾濱市中招加分政策實施細則
哈爾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
二 O O 四年三月三十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哈爾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關于調整我市報考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考生加分政策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規(guī)定,為保證我市中招加分政策實施中的真實、公正和規(guī)范,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享受中招加分政策的考生是指具有哈爾濱市市區(qū)戶口符合加分條件的考生。
第三條 市招考委有關成員單位, 市區(qū)教育部門, 招生考試部門、基層學校、社會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分工, 各負其責, 實施中招加分政策。
第四條 縣(市)招生考試部門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參照執(zhí)行《意見》 , 自主確定加分政策和實施細則。
第二章 證件的出具與審查
第五條 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凡具備資格并申請加分的考生,須出具相關證書、證件;相關部門應當為具備資格的考生及時出具有關證明,并向市招考辦提供佐證性文件和資料。出具的證明除有證明出具單位公章外,還應有責任人簽字。
第六條 獲得哈市中學生藝術比賽一等獎,省級藝術類比賽二等獎以上、國家級藝術類比賽三等獎以上的考生,須提交相關藝術比賽獲獎證書和獲獎時就讀學校出具的參賽 及獲獎情況證明。
體優(yōu)生須提交相關體育比賽獲獎證書。烈士子女須提交區(qū)、縣 ( 市 ) 級以上民政部門的證明、戶口簿和1983年后頒發(fā)的烈士證明書。
全國勞動模范子女須提交戶口簿及其父母獲得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fā)的全國勞動模范榮譽證書、工作單位證明(加蓋工作單位公章的審批表復印件)和市總工會出具 的勞模證明。
獲得省或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人員和享受省政府或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的子女,須提交其父母獲得的相關榮譽證書、戶口簿、工作單位證明(加蓋單位公章的審批表復印件)及省人事廳專家處證明。
蒙古、鄂倫春、達斡爾、柯爾克孜、鄂溫克、赫哲、錫伯族考生須提交考生戶口簿、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證明。
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僑眷子女須提交歸僑僑眷身份證,戶口簿和市外事僑務辦公室證明, 僑眷子女還須提交由市外資局出具的引資證明(內容包括外資引入時間、引資項目名稱及其與考生家長關系);臺灣省籍考生(不含去臺人員家屬)須提交戶口簿和市臺辦證明。
軍人子女須提交父母軍官證、軍人配偶和子女戶口、軍人與配偶結婚證、軍人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機關證明、軍人子女中考加分申請表。
除蒙古、鄂倫春、達斡爾、柯爾克孜、鄂溫克、赫哲、錫伯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考生須出具戶口簿。用朝鮮語授課的朝鮮族考生須出具學籍證明。
第七條 加分資格審查程序。本細則第六條第一款至第七款所及考生加分資格審查程序為:考生在報名時向學校(或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 提交相關證明,考生所在學校班主任和主管校長審查(戶口在外區(qū)的考生直接由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審查)認定后, 由考生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學校審 查無誤后,由校長簽字,報區(qū)、縣( 市 ) 中招辦審查,之后報市 招考辦,市招考辦實行集體審批。
軍人子女中考加分的審查程序為: 由軍人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機關統(tǒng)一匯總( 軍人所在單位不在駐地的, 將審查材料報居住地人武部政工科審查匯總) 后報市軍人子女教育辦公室進行審查; 審查合格后, 由軍人子女攜帶審查材料交學校,學校審驗,報區(qū)中招辦審查,市招考辦審批。
本細則第六條第九款所及考生加分資格審查程序為: 考生在報名時向學校提交相關證明考生所在學校班主任和主管校長審查認定后, 由考生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 學校審查無誤后, 報區(qū)、縣( 市 ) 中招辦審批 ; 戶口在外區(qū)的考生直接在報名時向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提交相關證明, 并填報中招政策性加分審批表由戶口所在區(qū)中招辦審批。
第三章 監(jiān)督與責任追究
第八條 由市招生考試委員會相關成員單位組成政策性加分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組長單位為市紀檢委( 監(jiān)察局 ), 副組長單位為市教育局, 成員單位由市公安局、哈爾濱警備區(qū)組成。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負責對中招加分全過程監(jiān)督, 負責對群眾舉報的審核、查處工作。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 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招考辦。
第九條 凡具備政策性加分資格的考生, 學校認定后,在學校張榜公示一周。學校不按規(guī)定公示的, 一經發(fā)現, 將追究學校校長的責任。對有疑義的考生,學校應認真調查核實情況,并及時報區(qū)、市中招辦審核; 元異議的,報區(qū)、市中招辦審查、審批, 市招考辦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獲得政策加分資格的考生進行媒體公示。在公示期間如有線索清楚的具體舉報 , 一經查實, 按照舞弊行為處理, 取消其政策性加分, 同時 取消其報考省、市重點高中資格。
第十條 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負責對被舉報考生進行調查, 對應當通過重新測試確認成績的由加分政策監(jiān)督查處工作小組聘請有關專家組對考生進行實際測試, 凡在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考生不到或測試成績與加分證明條件不符的 , 按舞弊行為處理。
第十一條 對為考生出具虛假加分證明、證件及相關材料的單位和個人 , 一經查實, 由市紀檢監(jiān)察部門追究該單位及其責任人的違紀違規(guī)責任。如該單位為市級以上單位, 由市紀檢監(jiān)察部門建議上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追究相關單位及其責任人的違紀違規(guī)責任。
第十二條 中招加分過程主動接受人大、政協(xié)飛紀檢、監(jiān)察等監(jiān)督機構以及各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切實加強各有關部門對中招加分資格認定工作的管理使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中招考試加分政策得以貫徹落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