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視考研資訊的作用

字號:

? ? 案例一:某學校在研招網網上報名的時候,發(fā)布了一個網報須知,里邊明確說明“在備注信息一的位置填寫所報考導師的姓名”結果某同學報名時候沒有寫,到了復試的時候都不知道該聯系哪個導師,復試也準備的一塌糊涂。最后雖然錄取了,但是被校內調劑到其他導師那里,考生本身也不是太滿意。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樣的招生簡章,官方文件一定要好好的讀,不要一眼掃過了。
    案例二:某學校三礦專業(yè)初試科目是巖石學、礦床學、礦物學三選一,即考試的時候發(fā)三張卷子,三門科目中選擇一門自己擅長的來答就可以。但是復試的時候是根據具體的專業(yè)不同而規(guī)定只能答規(guī)定的三種卷子中的一種。某同學初試分數很高,但是復試科目,他也以為是三選一的,結果他要考的那門科目一點都沒有準備。復試一塌糊涂,可惜了他的初試成績。
    案例三:A校的某專業(yè)優(yōu)后錄取的考生,該同學跨專業(yè)考此專業(yè),但是初試之后,了解到報考相同導師的同學很多,且分數較高。同時她也接到了B調劑學校的復試通知。更巧的是,這兩個學校的復試時間完全相同,兩者只能選其一。來A學校有30%的概率能錄取,而去B學校有80%的概率能錄取。深思熟慮之后選則了參加B學校的復試,如愿收到錄取通知。開弓沒有回頭箭,當斷則斷。
    有的同學就說,我要考清華北大,我要考985,我要考211,或者說我非一本不考,二本的給的調劑我都不去。這樣的沒同學太多了,事后都有些后悔地認為,要是當時選擇了調劑,現在都快畢業(yè)了。哪像如今還在苦逼地一遍遍地準備考研呢?機會只有一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再舊事重提一下,上學的最終落腳點還是落在工作,有一個研究生的學歷就會給自己的就業(yè)增加一些籌碼——這個是質變。至于名校和非名校的區(qū)別只是量變。工作多年以后,當你和同事說我是清華北大畢業(yè)的,就像現在說我中考數學考了滿分一樣的蒼白無力。鉆牛角尖的同學好好琢磨琢磨吧
    
考研大綱 考研經驗 考研真題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