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蘇軾《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蒲松齡《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韓愈《師說》)
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蘇洵《六國論》)
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韓愈《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蒲松齡《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
5.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yīng)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柳宗元《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勺g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崤之戰(zhàn)》)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成語)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
【則是】只當是。
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①連呼則則。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 ? ?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fù)習匯總
? 相關(guān)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蘇軾《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蒲松齡《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韓愈《師說》)
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蘇洵《六國論》)
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韓愈《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蒲松齡《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jīng)》)
5.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yīng)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柳宗元《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勺g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崤之戰(zhàn)》)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成語)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
【則是】只當是。
①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則則】贊嘆的聲音。
①連呼則則。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 ? ?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fù)習匯總
? 相關(guān)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高考語文復(fù)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fù)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fù)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fù)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fù)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fù)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