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作文,多半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些同學感到很順手,寫得具體生動,內容充實;而另一些同學卻覺得無話可說,寫得干巴乏味,空洞無物。同樣是寫熟悉的題材,為什么會這樣不同呢?主要塬因在于平時是否認真觀察生活。有的同學是有心人,很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作文就會得心應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都會從腦子里涌現(xiàn)出來;有的同學對周圍的事漫不經心,作文的時候就會感到腦子空空的,無從落筆。朋友的情誼就如濃郁芬芳的咖啡,在于品,在于釀,我時常會于某個溫暖的午后,一個人獨自安靜的坐在桌前,細細地品味著咖啡的濃郁,想起與朋友們的點滴……
古人亦曾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享同當之中又蘊含著深刻意義,《菜根譚》中有句話“徑路窄處留一處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這些話語冥冥之間隱含著深刻的哲理,當快樂高興之時與他人分享得到的快樂,當遭遇挫折困難之時與他人“分享”同樣的困難可以得到多一份的力量即—加倍樂,減半傷。
其實許多人并不乏其道理,說起道理我便想起了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當面臨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身處險境的魯迅先生依然不遺余力的去幫助處在困境中的瞿秋白,他們是怎樣面臨那樣困境而平安度過的我們也許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他們在一起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兩個志趣相投的人互相傾訴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志趣增添了得以知己的樂,他們面臨相同的敵人增添了一個人的力量減小了困難。
酒席之上二人舉杯對飲放聲大笑又悠然相嘆,互相傾訴相互安慰彼此鼓勵。同樣遭遇貶謫埋沒多年二人途中相遇,一作《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他們便是白居易和劉禹錫,他們一起飲酒作樂以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來交談彼此得到傾訴的樂,互相安慰、鼓勵同樣是遭貶謫減少了心中凄涼的苦。
事實上無論是無論是魯迅和瞿秋白還是劉禹錫與白居易他們都是在“分享”,分享自己的快樂與艱苦。有的人以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來反對分享“難”,其實這是對分享的歪曲理解分享難即得以他人的幫助并非將困難拋與他人而是共同面對增加力量。
愿的人真正的“分享”,學會加倍樂,減半傷。
2013山東濱州中考數(shù)學試題
2013浙江麗水中考科學試題
2013浙江麗水中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2013浙江臺州中考數(shù)學試卷
2013浙江寧波中考數(shù)學試卷
2013安徽中考數(shù)學試題答案
2013湖南長沙中考物理試題
2013山東臨沂中考語文試題
2013山東濟寧中考語文試題
2013山東泰安中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2013福建福州中考歷史試題
2013江蘇無錫中考歷史試題
2013山東菏澤中考歷史試卷
2013四川涼山中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2013山東聊城中考地理試題
2013安徽中考物理試題答案
2013重慶中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中考歷史試題
相關鏈接:
《 《 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
| 中考語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數(shù)學 | 中考英語 | 中考滿分作文 | 中考政治 | 中考物理 |
| 中考化學 | 中考歷史 | 中考生物 | 中考地理 | 中考英語作文 | 中考網址 | 中考時間 |
| 中考報名 | 中考資源 | 志愿填報 | 錄取查詢 | 中考成績查詢 | 分數(shù)線 | 心理輔導 |
| 中考優(yōu)秀作文 | 中考零分作文 | 中考滿分作文 | 中考作文題目 | 中考英語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