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學考研大綱:中南大學

字號:

?  中南大學201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教育基礎理論公布。
    中南大學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教育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本考試大綱由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委員會于2013年6月26日通過。
    一、考試性質
    教育基礎理論是中南大學招收教育學學科碩士研究生考試的自命題考試科目。
    二、考試目標
    教育基礎理論考試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思想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四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相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四個學科內容所點分值為:教育學原理約120分;中外教育思想史約120分;教育心理學約6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解釋題,10小題,每題5分,共50分;簡答題,10小題,每小題10分,共100分;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50分,共150分。
    四、考查內容
    (一)教育學原理
    1、考試目標
    (1)系統(tǒng)掌握教育學原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現代教育觀念。
    (2)理解教學、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動的任務、過程、原則和方法。
    (3)能運用教育的基本理論和現代教育理念來分析和解決教育的現實問題。
    2、考試范圍
    2-1 教育學概述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fā)展,潛在教育學,顯在教育學;教育科學(學科);教育學研究意義;教育學研究方法。
    2-2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界定;教育現象,教育規(guī)律;教育的本質,教育本質學說;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學說;教育要素、教育要素關系,相關學說;教育過程,教育過程學說。
    2-3 教育與社會
    教育起源,教育起源學說;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及關系學說;教育與社會生產力,教育與社會生產力關系及關系學說;教育與文化,教育與文化關系及關系學說;教育的獨立性及獨立性學說;教育屬性;教育作為社會發(fā)展支柱理論。
    2-4 教育與人的發(fā)展
    人的發(fā)展的基本理論;影響人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及因素學說;教育與人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相關學說。
    2-5 教師與學生
    教師,教師職業(yè),教師作用及作用學說;教師勞動及相關學說;教師素質及相關學說;學生,學生本質及相關學說;教師與學生關系;教師與學生關系學說;教師與學生關系研究。
    2-6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學說;教育目的的確定,確定理論依據;教育目的的構成因素,相關關系,相關學說;中國教育目的若干理論問題。
    2-7 課程與課程理論
    課程的界定;課程理論及主要流派(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課程類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課程編制,課程編制基本理論。
    2-8 教學
    教學的界定;教學理論及主要流派(學習理論及其與教學理論的關系;教學理論與課程理論的關系;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當代主要教學理論流派(行為主義教學理論;認知主義教學理論;人本主義教學理論);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原則,教學原則理論(直觀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鞏固性原則;量力性原則;思想性和科學性統(tǒng)一的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組織,教學組織理論。
    2-9 德育
    德育概述;德育過程,德育過程理論;德育原則,德育原則理論;德育方法,德育方法理論;德育途徑,德育途徑理論。
    (二)中外教育思想史
    1、考試目標
    (1)系統(tǒng)掌握中外教育思想史,了解教育思想、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準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思想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經典。
    (3)分析、評價中外教育思想中主要學說與觀點,為現實的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提供理論啟示。
    2 考試范圍
    2-1 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教育思想
    “六藝”;“學”,“學”的基本觀念;孔子的教育思想(“六經”;“庶、富、教”;“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有教無類”;“學而優(yōu)則仕”;等等);孟子的教育思想(“性善”;“明人倫”;“大丈夫”;“深造自得”;等等);荀子的教育思想(“六經”;“性惡”;“大儒”;“聞見知行”;等等);墨子的教育思想(“農與工肆之人”;“素絲說”;“兼士”;等等);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逍遙”;等等);法家的教育思想(“人性利己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等等);戰(zhàn)國后期的教育思想;《大學》主要思想;《中庸》主要教育思想;《學記》主要思想;《樂記》主要教育思想。
    2-2 中國漢唐時期的教育思想
    “獨尊儒術”文教思想與文教政策;經學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思想;顏之推的教育思想,《顏氏家訓》;王通的教育思想;韓愈的教育思想;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2-3 中國宋元明清時期的教育思想
    理學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四書章句集注》;“明天理,滅人欲”;“大學”和“小學”教育思想;“讀書法”);陸九淵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隨人分限所及”;論教學;論兒童教育);黃宗羲教育思想(“公其非是于學?!?;顏元的教育思想(“實德實才”;“六齋”與“實學”;“習行”;等等)。
    2-4 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
    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張之洞教育思想(“中體西用”;《勸學篇》);康有為的教育思想(維新運動中的教育主張;《大同書》中的教育思想;等等);梁啟超的教育思想(“開民智”、“伸民權”;“新民”;學制思想;師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兒童教育思想;等等);嚴復的教育思想(“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體用一致”;等等);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改革及改革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舉”;教育獨立思想:等等);新文化運動時期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工讀主義教育思潮;職業(yè)教育思潮;實用主義教育思潮;科學教育思潮;國家主義教育思潮;等等);楊賢江的教育思想;黃炎培的教育思想;晏陽初的教育思想;梁漱溟的教育思想;陳鶴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5 古希臘、羅馬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西塞羅的教育思想;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2-6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教育思想
    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新教教育思想;天主教教育思想。
    2-7 近現代歐美日教育思想
    洛克的教育思想;斯賓塞的教育思想;愛爾維修的教育思想;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盧梭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福澤瑜吉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心理學
    1、考試目標
    (1)識記與了解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歷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實驗事實。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3)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要理論,解釋有關教育現象,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考試范圍
    2-1 教育心理學概述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教育心理學的歷史發(fā)展。
    2-2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心理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與教育;認知發(fā)展理論與教育(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人格發(fā)展理論與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心理發(fā)展的差異與教育。
    2-3 學習及其理論
    學習的一般概念;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桑代克的聯(lián)結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說;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說;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及其教育應用。);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格式塔學派的學說;布魯納的認知一發(fā)現說;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說;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動機及學習動機理論;知識及知識學習理論;技能及技能學習理論;;技能及技能學習理論;智力及智力理論(傳統(tǒng)智力理論;多元智力理論;成功智力理論。);學習策略及其學習策略理論。
    2-4 品德發(fā)展
    品德發(fā)展本質理論;品德形成過程理論;品德培養(yǎng)理論。
    小編推薦:考研分數線
    
小編推薦:考研專業(yè)
    
小編推薦:考研答案
    

    
考研大綱匯總 考研英語大綱 考研政治大綱 考研數學大綱 考研專業(yè)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