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 出國不如留國內讓留學生家長漸感失落

字號:


    一個普通高校畢業(yè)在國內,如今定居一線二線城市,有房有車房車。另一個從中國到美國一路名校,卻連綠卡都沒搞定。有些留學生畢業(yè)后的經歷,讓家長感到失落,也讓社會感到深思。中新網(wǎng)訊: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出國深造、定居,往往被許多中國家長作為子女優(yōu)秀有出息的表現(xiàn),在家長們相互攀比時常是自豪的資本,然而近年中國經濟騰飛、美國景氣不佳,如今在家長們子女成就攀比時,子女出國的家長們心里失落感逐漸顯現(xiàn)。
    “那些普通高校本科畢業(yè)的,留在國內,如今定居一線二線城市,工作穩(wěn)定,房車戶口基本都有了。另一個從中國到美國一路名校,到現(xiàn)在卻連綠卡都沒搞定,房子也不敢買,生活苦哈哈”。在洛市一家小型港企上班的華人鐘小姐日前電話國內家人報平安,和媽媽聊起在街道活動中心常遇到幾個老街坊,在幾個同齡街坊孩子里,鐘小姐公認成績最好,從上海某名校畢業(yè)后來美就讀名校博士,爸爸媽媽常被其他鄰居追問家教經驗,一向倍感自豪。
    但出國七年,鐘小姐和眾多出國學子的美國路一樣,走得中規(guī)中矩,拿到博士學位后掛靠研究機構做博士后 、綠卡申請仍在進行中,至今仍無房,開著二手車,日常生活開銷也要精打細算,反觀幾個同齡孩子已紛紛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工作定居,戶口搞定,房子一路小換大,身家隨房價水漲船高,結婚生子一樣不落下,生活多姿多彩,對比之下,出國似乎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高人一等,讓鐘媽媽不免有失落感。
    來自寧波的馮太太年初來美幫女兒帶新生孩子,不久前才回國,參加一位中學同學兒子的婚禮,喜宴上遇到諸多昔日同窗,閑話家常自然就說到各自子女。有同學的孩子上學時是出了名的問題學生,念完職高就開始闖社會,現(xiàn)在卻已經自己創(chuàng)業(yè)做了小老板,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開名車、住豪宅,也有同學的孩子念完大學考公務員或銀行,生活也都在小康水平以上,家務都由鐘點工包辦,生孩子月子里有月嫂,出了月子還有保姆。
    馮太太對比出國留學(微博)定居的女兒、女婿,雖然是年入逾十萬元的典型中產家庭,但“每個月扣掉稅和養(yǎng)老金,再還掉車貸、房貸,生活就很緊巴巴,再存點積蓄,就根本沒閑錢請保姆,否則也不會翻過半個地球來幫他們帶孩子”,對比落差實在大。同學會歸來,馮太太 “翻來覆去幾個晚上沒睡好”,感覺女兒出國“當時大家都覺得挺了不起、有出息,但錯過國內這幾年好時機,現(xiàn)在真的還不如留在國內發(fā)展的”。
    “出國的不如不出國的”,家長之間攀比引起的失落感,甚至也會給家長和子女造成分歧和矛盾。Bill一直是優(yōu)等生,大學畢業(yè)后就通過全獎來美讀博,也讓父母著實驕傲,后來轉讀商學院,畢業(yè)后留在休斯頓工作,他坦言現(xiàn)在不喜歡給家人打電話,就是因為每每在電話里,父母總會帶著艷羨的口吻,談到國內親戚這家那家的同齡孩子雖然念書都不如Bill,也沒有條件出國留學,但在國內各自圈子都發(fā)展得相當不錯,言下之意,似乎總覺Bill還不如不出國的親戚子女混得好。但Bill也認為,“出國不像過去那么有優(yōu)越感的確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