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云南玉溪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

字號:

?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題。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為而難成者,有難成而易敗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
    獨見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殺弟之累,齊桓有爭國之名;然而周公以義補缺,桓公以功滅丑,而皆為賢。今以人之小過,掩其大美,則天下無圣王賢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視,不可灼也;喉中有病,無害于息,不可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勝數(shù),猶之為易也;水激興波,.高下相臨,差以尋常,猶之為平。昔者,曹子為魯將兵,三戰(zhàn)不勝,亡地千里。使曹子計不顧后,足不旋踵,刎頸于陳中,則終身為破軍擒將矣。然而曹子不羞其敗,恥死而無功??轮?,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戰(zhàn)所亡,一朝而反之,勇聞于天下,功立于魯國。管仲輔公子糾而不能遂,不可謂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難,不可謂勇;束縛桎梏,不諱其恥,不可謂貞。當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紲之中,立齊國之政,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軀,不顧后圖,豈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論其臣也,不計其大功,總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則失賢之數(shù)也。故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jié);而有大譽,無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鱔鱧鮪,而蜂房不容鵠卵;小形不足以包大體也。(取材于《淮南子〃汜論訓》)
    注釋:①誳:彎曲。②河上:黃河邊,這里指黃河邊的平地。③涔:積水。
    【參考譯文】
    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說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說但不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難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難做成又相當容易做壞的。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獨到的見解并且時刻留意。
    小事委曲、大事伸張,圣人是這樣的處事原則;小處可以彎曲,大處必須站直,圣人是這樣的行事原則。周公有殺害親兄弟管蔡的精神負擔,齊桓公有和公子糾爭奪國政的惡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義行為彌補了殺害兄弟的缺憾,齊桓公用稱霸天下的功績抵消了他的丑事惡名,所以兩位還都算是圣賢者。假使因為其人有些小的過失而抹殺了他的優(yōu)點,那么天下就再也難以有圣王和賢相了。所以,眼睛稍有疵點,但只要不妨礙看東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適,只要不妨礙呼吸,就不必鑿開喉管。黃河流域的平原地帶,盡管小土丘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但這一地帶仍不失平坦;水流急得會激起波浪,有時浪頭高達數(shù)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靜。過去曹沫為魯國帶兵打仗,屢戰(zhàn)屢敗,丟失國土數(shù)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長遠打算,不轉(zhuǎn)身往后撤退,拔劍刎頸自殺,那么他就永遠是個敗軍中的敗將。然而,曹沫并不為一時的失敗而害臊,他所感到的恥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績。于是他在后來的齊魯柯地會盟中,拿著三尺寶劍,逼著齊桓公歸還奪走的土地,這樣使他在多次戰(zhàn)爭中喪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間便收了回來。他的大智大勇也傳遍天下,并為魯國立下了功績。管仲輔佐公子糾并不成功,是不能說他聰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糾和小白爭權(quán)斗爭失敗后自顧逃命,不能為公子糾而敢于犧牲性命,這就不可以稱他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關(guān)押期間,并不感到這是恥辱,這就不能稱他為貞節(jié)的。有了這上述三種行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與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為臣子了。但管仲卻能使自己從牢獄中解放出來,并受到齊桓公的重用,執(zhí)掌了齊國大政,九次會合諸侯,一舉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當初身處絕境,身陷囹圄之時就獻出了生命,不從長計議,那就哪會有以后助桓公稱霸天下的功績!
    今天如果君王評價他的下屬,不考慮他的功績,不看到他的主要優(yōu)點,而只是計較他的小節(jié)問題,這便是失去賢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議計較他的小節(jié);如果有他的可稱贊的地方,就不必對他的不足之處吹毛求疵。牛蹄踩出來的水塘是長不出魚來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鵝蛋的,這說明狹小的東西是容不下大東西的。
    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有難成而易敗者 敗:毀壞 .
    B. 河上之丘冢不可勝數(shù),猶之為易也 易:平坦 .
    C. 三戰(zhàn)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這里指收回 .
    D. 不計其大功,總其略行 略:簡略.
    【答案】D
    【解析】略:指大節(jié)。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次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
    圣人之所獨見而留意也 .
    B. 昔者,曹子為魯將兵 .
    則終身為破軍擒將矣 .
    C. 使曹子計不顧后 .
    使管仲出死捐軀 .
    D.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
    今人君之論其臣也 .
    【答案】C
    【解析】A項,轉(zhuǎn)折/遞進;B項,介詞,替/是,表判斷;C項,連詞,假使;D項,動詞,當做臣子/臣子。
    8. 下列語句的括號中是補出詞語,補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目中有疵,不害于視,(則)不可灼也
    B. 喉中有病,(茍)無害于息,不可鑿也
    C. 水激興波,高下相臨,差以尋常,(而)猶之為平
    D. 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難,不可謂勇
    【答案】D
    【解析】D項大意是“管仲又在公子糾和小白爭權(quán)斗爭失敗后自顧逃命,不能為公子糾而敢于犧牲性命”,一、二兩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而非轉(zhuǎn)折關(guān)系,所以不能用“然”來連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世間之事是極為復雜多樣的,古代圣賢對此有獨到的見解并十分關(guān)注。
    B.代價與成功總是成正比,這在周公、齊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證。
    C.管仲雖稱不上智、勇、貞,但他仍為齊國的霸業(y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D.評價人物要著眼于大處和長遠,而不能僅看一時的成敗和小的污點。
    【答案】B
    【解析】文中用周公、齊桓、曹子三個例證是為了論證: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議計較他的小節(jié);如果人有可稱贊的地方,就不必對他的不足之處吹毛求疵。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guān)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云南高考語文試題 云南高考數(shù)學試題 云南高考英語試題 云南高考理綜試題 云南高考文綜試題
云南高考語文答案 云南高考數(shù)學答案 云南高考英語答案 云南高考理綜答案 云南高考文綜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