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打工消費概況
我不知道新加坡算不算是一個真正的發(fā)達國家,不過從我來這里的這一個月,已經(jīng)感受到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經(jīng)濟絕不是浪的。同時,也感慨國內(nèi)同胞們的生活啊。為了讓事情講得比較簡單明了,我以月收入2000塊來描述一下對比。2000RMB的收入,在成都不算高,但也不算太低;如果是2000新幣也同樣適合于新加坡。
先講一下一天的生活消費。在成都軟件園的一般生活:早餐(面包+盒裝牛奶)2.5元 中午(食堂)6~8元 晚上(打伙小炒)5元,一天公車費5塊左右,一共20塊左右。在新加坡的一般生活:早餐(餐包+牛奶)2.2元 中午(巴沙)2.5~3.5 晚上(巴沙)2.5~3.5元,一天的地鐵費3塊左右,一共10塊左右。(注:巴沙,英文其實是Market,就是一種很多小食品攤子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新加坡說實話,找不到一些像樣的小館子,只有這種市場一樣的聚集地。)
然后看看房租。在成都,四人合租一套一般的房子:電視、洗衣機、熱水器和一些家具,一共至少1000,每人250,不包水電氣,不包上網(wǎng),一起算來平均一個人300。在新加坡,四人合租一套一般的房子:電視、洗衣機、熱水器、外加冰箱、、電扇、空調(diào),熱水器、包括抽油煙機的全套廚具和起居家具、雙衛(wèi),包水電氣、包寬帶,大約只要1000,每個人250塊。
再看看其他一般生活。成都買一條12小包的“心相應”面紙,我不知道要多少,至少幾塊吧。這邊同樣的東西,只要9毛新幣。成都的農(nóng)夫山泉大瓶礦泉水,3塊多一瓶吧,這邊只要8毛5。成都一個夠得上裝食用水衛(wèi)生級別的的瓶子,至少也要8、9塊,在這邊同樣級別的杯子,韓國進口,只要9角到1.5塊。我記得曾喝過農(nóng)夫果園那種100%濃度的果汁,300ml不到,3.8塊,在這邊,從南非進口的100%濃度果汁,1升的才1.65塊。成都的火龍果,在8塊錢左右一斤,在這邊2.65元可以買三個,大約3斤。在成都其它進口水果也很貴,在這邊,我嘗遍了來自法國、加洲、新澤西、中國、南非、馬來的蘋果,基本上都是2塊多買5個,西瓜9毛一個,剝好的榴梿2塊一盒。不過,蔬菜相對成都貴。由于少有自己煮飯,沒有過問。不過海鮮比成都顯然便宜很多;且這邊最便宜的肉是雞肉。
談太多。再看看高端的消費品。在成都一臺原裝等離子電視,小一點的也在3萬左右,在這邊,同樣的東西只要4千塊左右。成都的高端IBM T43p,價格在2萬以上,在這邊同樣的配置,大約是在2千4左右。成都的諾基亞N70,現(xiàn)在4600左右,在這邊只要680左右,如果和新電簽兩年的消費合同,只要160塊。成都iPod nano 1G的,加配件,大概1600以上吧,這邊只要268塊。成都的名牌衣物,一般好幾百;鞋子如nike、add之類,成都一般500到1K以上,在這邊,各種名牌衣服少有超過60塊的,鞋子少有超過130的。
又談太多。還有國內(nèi)買不到的東西呢,比如O2的手機;ThinkPad T60/X60;來自各個國家的服裝品牌;各種風味的食品和蔬菜……
可能有我沒有講到的,但大體是這樣。所以,同是2000一個月的收,在成都,住房+生活伙食上就用掉8、9百,在這邊只用5、6百。在成都一年不吃不喝買不起一臺好本本,在這邊一季度輕松生活就可以隨便挑。在成都2000的收入買等離子,那是夢想,在這邊,那只是一年的消費計劃。在成都,買房后的按揭,住房公積金是可笑的,當安慰的,在這邊有的同事幾乎只用公積金就可以買房了。
再順便談點其它的。在成都考研,也許是一輩子都值得紀念的事,考研的同學相互稱為“戰(zhàn)友”,在這邊,高中讀完自然升本科,本科讀完愿意再讀,自然升研究生。即使想到歐洲、澳洲讀書也不難。國內(nèi)頂禮膜拜的清什么大學夠牛了吧,國際排名200+,新加坡國立大學全球牌名順位第25。
其它不必多說了。
朋友們,同是2000的收入,能做的事怕也差太多了吧。這是我的一個最大感觸。
【更多海外打工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guān)鏈接】
海外經(jīng)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
曾留德5年的葉豐,一直在海外關(guān)注著中國科研領(lǐng)域的發(fā)展狀況。“適逢國家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國內(nèi)科研領(lǐng)域的發(fā)展空間很大,對于科研人才來說,回國發(fā)展的機會非常多。”葉豐談道,德國的材料研究以基礎(chǔ)性研究為主體,而國內(nèi)材料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則是走向直接應用。“我所認識的從事金屬材料研究的留學人員,現(xiàn)在大部分都回來了。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覺得自己應該回來為國家貢獻點力量。”
海外經(jīng)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葉豐認為,首先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海外的研究經(jīng)歷給了我更廣闊的視野,對于科學研究的思考也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他指出,一個科研人員的學術(shù)水平不僅體現(xiàn)在實驗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xiàn)在對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上。因此,有志于回國從事科研工作的海歸,一方面要在專業(yè)技能上過硬,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