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歐美國家學費高昂、路途遙遠等原因,近年來,同樣擁有歐美高等教學體系的香港高校開始受到內地考生青睞。2013年赴港求學有哪些新趨勢呢?
統(tǒng)招和自招成兩大主要留學途徑
從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公布的招生方案來看,香港中文大學、城市大學已納入國家統(tǒng)一招生范圍的提前批次,其余則為自主招生,6月底之前,考生可在相關網(wǎng)站上提交報名申請。
另外,除了香港大學從去年的363名降至300名之外,其余高校計劃額與往年大致持平。
“物美價廉”引領留學平民化浪潮
如果從2003年香港高校開始大規(guī)模招收內地學生算起,香港高校的“生源爭奪大戰(zhàn)”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十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選擇讀香港高校,以北京為例,近9年中,有21位高考狀元有11位報考港校,2011年甚至出現(xiàn)4位文理狀元全部報考港校現(xiàn)象。對于“港校熱”高溫不降的原因,與留學歐美等地區(qū)相比,留學香港“物美價廉”,尤其對于工薪階層來說,“香港高校正在引領留學平民化浪潮”。
家門口留學收獲國際化視野
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相較于歐美等熱門留學目的國,香港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可以說是家門口留學;相較于日韓、新加坡等鄰國,中國香港又有著濃厚的西方文化氛圍,香港不僅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是全英文授課,而且在課程方面也參照了歐美高等教育的教學體系。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2012年,留學香港的內地生源中,有60%的學生在香港找到工作,約有3%的人回到內地工作,剩下的則全部拿到獎學金出國讀書或在港校繼續(xù)深造。
高素質申請者更受院校青睞
“除了學科成績外,我們更看重考生的綜合素質。在挑選面試名額時,我們會核評考生的高考成績;面試時,以英語進行,通過小組討論或辯論形式,著重考察同學的英語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精神、領袖才能等綜合素質?!毕愀鄞髮W中國事務處表示,只有那些勇于接受挑戰(zhàn)、具有國際視野的同學,才能更快適應港大生活。
雖然幾乎所有的港校在招生時都強調高考成績或者英語成績,不過,凡事也有例外。曾經(jīng)有一位申請者,他的高考成績并不高,英語水平甚至一般,當他帶上自己的數(shù)項國家級發(fā)明成果、數(shù)篇學術論文向某著名港校提交申請時,很快被一位教授“相中”,最后被直接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