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如何擬題

字號:


    2013年高考即將開考,各位考生也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特意為大家匯總了大量的高考作文復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出國留學網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俗話說:“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這句話準確地闡明了作文題目的重要性,但任何一篇文章的題目都絕非信手拈來的,它都是作者深思熟慮的結晶。古人將擬題比作“畫龍點睛”,意思是說龍雖畫好,但是要讓它騰飛,必須有一雙“明眸善睞”的眼睛。特別是材料作文,醒目而新奇的題目能快速吸引閱卷教師的眼球,讓閱卷教師眼前一亮,從而讓文章脫穎而出、鶴立雞群……
    【材料作文擬題常見失誤】
    【仿真試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花農種了數百株郁金香,然而在附近學校上學的學童走過花園,見花便摘。
    一天他站在花園里,有個上學的學童問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嗎?”花農問:“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選了開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花農接著說:“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這里,它過多大會兒也不會謝?,F在采摘,只能活數小時。你把它怎么樣?”孩子想了一會兒說:“我要把花留在這里,過一會兒再來看它。”
    當天下午,有十多個孩子都在這里選擇他們的花,每個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園里,免得過早凋謝。那年春天,花農送出了整個花園的花,但一朵花都沒有糟蹋,反而是滿園春色。
    請全面理解材料,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含意范圍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襲。
    【寫作導引】
    該材料有兩個主要形象,一個是花農,一個是學童。花農種了很多花,學童愛花,想摘園中的花占為己有,花農因勢利導,學童明白,愛花,就應該將花留在園中。學童接受花農的建議,將花留下——學童留下“一朵花”就是留下了“一座花園”。所以考生可采用由果推因的方法來審題立意,構思立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從“學童”的角度:①愛要講究方式,②把愛留下,會有更美的風景……
    2.從“花農”的角度:①教育的藝術在于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②沒有“隨風潛入夜”的教育,很難收獲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會開得越發(fā)燦爛……
    3.從“花農”和“學童”關系的角度:①愛是感情共鳴的基礎、溝通的橋梁,②沒有愛的共鳴,也就沒有滿園的春色……
    【失誤題目】
    失誤一:“審材”失誤,擬出的題目與原材料背道而馳,離“材”萬里
    如:《位置與價值》《人生應該有個歸宿》《留在原點》……此類題目明顯是考生從“花”的角度擬寫的,但對于該材料,“花”根本就不是主要形象,因而也就不是寫作的角度??吹酱祟愵}目,閱卷教師會毫不猶豫地將此文判為跑題作文。
    失誤二:擬出的題目切入角度太大,屬于典型的“大”而“空”
    如:《學會變通》《智慧的力量》《換種思考方式》《人生要有智慧》……此類題目,明顯是考生從“花農”的角度擬寫的。材料中,花農“教育方式的轉變” 雖屬于“變通”“智慧”的范疇,但這兩個概念絕對不能等同。所以此類題目不能說跑題,但會被閱卷教師輕易地判為偏離題文。
    失誤三:題目中出現明顯的偏離材料“內涵”的關鍵詞
    如:《換位思考》(“換位”是交換位置,而材料體現的是換種處理問題的方式,故“換位”與“換種方式”二者不能等同)
    《放棄就是擁有》(“放棄”是不再擁有,而材料體現的是“放手”,“放手”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擁有,故“放棄”與“放手”二者不能等同,“放棄”屬典型的偏題作文甚至跑題作文)
    《分享》(“花”是花農的財產,花農的目的是既不傷害學童又不失去“花”。同時對于學童而言,花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財產,何談“分享”呢?)
    《愛的奉獻》(材料是談“愛的方式”,非倡導“奉獻”愛,屬典型偏題作文)
    失誤四:題目拖沓冗長,故弄玄虛,讓人不知所云
    如:《留著總比摘掉好》《選擇一種存在的方式》《美的風景》……
    此類題目拖沓冗長,故弄玄虛,把材料的結果,即一個現象作為題目,讓閱卷教師不知考生到底想說什么。
    失誤五: 題目平淡蒼白,毫無文學色彩和美感
    如:《生活要有愛》《愛不好會傷害》《舍了就是得》《要想進必須退》……此類題目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平淡蒼白,毫無新意,所以雖不偏題、跑題,但是也很難獲得高分。
    【經典題目】
    《錯誤的愛是一種傷害》《占有的愛,會讓愛窒息》《有一種愛叫放手》《轉換思維,也許別有洞天》《愛我、你就放開我》《讓愛播撒人間,讓世界更加美好》《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會開得越發(fā)燦爛》
    【材料作文擬題常用方法】
    下面以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的題目為例,淺談一下材料作文的擬題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保守擬題法
    這種擬題方法一般適用于帶有材料的“話題作文”和材料中明顯帶有“觀點句”或“關鍵詞”的材料作文及寫作角度特別明顯的“敘事類材料”作文,具體操作如下:
    1.用擴展或改造后的話題作題目(適用于帶有材料的話題作文)
    如2009年天津卷以“我說90后”為話題的材料作文,考生可將話題做如下變形:《90后,想說愛你不容易》《90后,新時代的靚麗旗幟》《90后,讓我歡喜讓我憂》……
    2.直接將材料中的關鍵詞當成題目的一部分(適用于帶有觀點句或關鍵詞的材料作文)
    如2011年大綱卷“代買彩票”材料,考生可以很輕易地提取出關鍵詞“誠信”,就此考生擬出以下題目:《為人格涂上誠信的色彩》《誠信的背囊豈能丟?》《回來吧,誠信》《利益誠可貴、誠信不可拋》……
    如2012年上海卷對“微光”的論述材料,考生可扣住這個關鍵詞擬出以下題目:《守護微光的天使》《堅守心中的微光》《點亮微光》……
    如2012年大綱卷“放下顧慮”的材料,考生可扣住這個關鍵詞擬出以下題目:《放下顧慮,成就自我》《放下顧慮,追尋成功》《放下顧慮,輕松前行》……
    3.題目要明確地告訴閱卷教師自己的寫作角度(適用于寫作角度特別明顯的敘事類材料作文)
    如2012年課程標準卷“修船工與船主的故事”材料,明顯有兩個角度可寫,故考生可擬出以下題目。
    修船工的角度:《小善固可為》《分外的小事》《舉手之勞,公德回歸》《勿以善小而不為》……
    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諧》《讓感恩之花開遍生活的每個角落》《懂得感恩,人格將更加高尚》……
    以上三種方法雖然顯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強,但它絕不會偏題,更不會跑題,因為這樣的擬題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詞語,并且在題目上準確地告訴了閱卷教師,幾乎等同于把論點當作了標題。
    (二)創(chuàng)新擬題法
    創(chuàng)新擬題法的實質就是充分利用各種修辭、引用、化用、反彈琵琶等手法來擬題,具體操作如下。
    1.擬題運用比喻,形象生動
    比喻就是用具體形象的事物來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來比方陌生的事物。運用它可以把陌生的東西變?yōu)槭煜さ臇|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如:以“堅守”為立意核心詞語(2012年北京卷)《堅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
    以“水”為立意核心詞語(2012年四川卷) 《水——生命的季節(jié)》
    以“責任”為立意核心詞語(2012年山東卷)《用生命點亮責任的明燈》
    2.標題運用比擬,情感細膩
    比擬可以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方式。簡單地說,擬人就是將物當成人來寫;而擬物,就是說將人當成物來寫。
    如:以“誠信”為立意核心的詞語(2011年大綱卷) 《與誠信同行》《誠信不會孤獨》《打撈誠信》......
    以“水的靈動 山的沉穩(wěn)”為立意核心的詞語(2008年浙江卷) 《山與水的對話》《讀水千遍》......
    3.標題運用對偶,整齊明了
    對偶就是用兩個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詞句來表達一個內容相對稱的意思。使用對偶可使題目一目了然,且富有節(jié)奏感。
    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2年課程標準卷)
    《拒絕冷漠、心便“融合”》 (2012年重慶卷)
    《活在當下、靜待花開》 (2012年廣東卷)
    《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 (2012年福建卷)
    《有限的生命、無限的征程》 (2012年福建卷)
    4.標題運用反問,發(fā)人深思
    在標題中設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運用一個反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讀者探求內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適用于時評類或漫畫類材料作文。
    如:以“淺閱讀”為立意核心詞語(2010年大綱卷)《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以“愛的方式”為立意核心詞語(2010年大綱卷) 《摔了一跤又何妨?》
    以“科技的利弊”為立意核心詞語(2012年湖北卷) 《傳統(tǒng),我們離你到底有多遠》
    以“英雄與平凡”為立意核心詞語(2012年浙江卷) 《不做英雄又何妨?》
    5.標題運用典故,內涵豐富
    在擬寫標題時,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詩詞、成語、流行歌曲、廣告語、書籍名等來增添文章的詩意、哲理。這樣標題不僅新穎、獨特,還讓文章充滿豐富的內涵。
    如:《閱讀深深深幾許》 (2010年大綱卷)
    《失信猛于虎》 (2011年大綱卷)
    《“無心”插柳柳成蔭》 (2012年課程標準卷)
    《大隱隱于“樂”》 (2012年遼寧卷)
    《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2年遼寧卷)
    《拿什么拯救你,傳統(tǒng)》 (2012年湖北卷)
    這種方法很有新意,值得推薦,但是一定要因人因題而異。而不能一看到材料的話題,就立即想出一些根本與話題不著邊際的題目。所以考生必須堅守一個原則,那就是無論題目有多新,一定要讓閱卷教師看了之后能明白題目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否則就很有可能被打入偏題類作文,從而得到一個很低的分數。也就是說如果考生在演草紙上擬出的標題無法與材料話題相聯系,最好還是采用保險擬題法,因為這樣一般不會偏題、跑題。
    【技法小結】
    由以上失誤題目及擬題方法我們可以看出,材料作文的擬題,考生必須堅守以下原則。
    1.吃透材料,準確立意,忌“離材”萬里;
    2.態(tài)度明確,觀點鮮明,忌故作高深;
    3.大題小做,以小見大,忌泛泛而談;
    4.高度概括,言簡意賅,忌拖沓冗長;
    5.含蓄生動,新穎獨特,忌平淡蒼白。
    如果考生做到了以上幾點,那么所擬出的題目就會如同“一支出墻的紅杏”,“蝶”不來,難矣!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