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衣食住行 美國高校新生如何選課
近日,國內(nèi)外大學開設的“潮課”相繼走紅,先是廈門大學的“爬樹課”引起人們的關注,接著又傳來桌游三國殺“殺”入大洋彼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課堂的消息……讓人眼花繚亂的課程擺在學生眼前,學校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在其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門呢?美國大學的一些做法也許值得借鑒。
讓學生“淘”無準備之“課”
美國大學的課程分為三種類型:核心課程、主修專業(yè)課程、任選課。主修專業(yè)課通常為三、四年級的學生開設;一、二年級的學生以接受通識教育,即學習核心課程為主,同時選修任選課,以拓寬視野,培養(yǎng)學科興趣。
讓新生提前了解大學提供的各類課程的“信息大餐”,是學校幫助新生“打有準備之仗”的選課策略之一。當新生報到后,學校就會為他們提供一本“選課手冊”,手冊對選課注意事項和學校提供哪些課程進行講解與介紹。
學校在向新生介紹各門課程時也動了點“小腦筋”,不僅盡量避免語言枯燥,有時還提出一些可探討的話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比如,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介紹“殖民主義的考古”這門課程時說:“我們將向非洲、澳大利亞、新幾內(nèi)亞和南美洲土著人民的非歷史圖像的考古發(fā)出挑戰(zhàn)!”而介紹“人類學視野中的性與性別”這門課程時則說:“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兩性的本質差異?男人總是具有自然侵略性,女人總是被動與順從嗎?本課程探討的就是性和性別的文化建設。”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即使完全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新生,也能了解課程主要傳授哪方面的知識。此外,學校還會列出課程的參考書目,讓新生從中了解將來要擴展的知識面以及可能承受的課程壓力,這樣他們選課時就能更加明確這門課的整體學科方向。
教授“擺攤”,化身“有問必答哥”
大家平時在網(wǎng)上購物時,只看店家提供的文字介紹和圖片展示就能完全放心付款了嗎?顯然對大部分商品來說這是不大可能的,消費者通常需要跟店家“私聊”,再細致打聽一下對所購物品最關注的信息。從這點上看,“淘課”和“淘寶”差不多,只不過學生可以把和“賣家”“私聊”的地點從網(wǎng)上改到“迎新周”(Week of Welcome)活動中。
美國的一些大學在“迎新周”上會舉行院系宣展會。每個系都由幾名教授坐鎮(zhèn),守住各自的“展臺”,派發(fā)課程手冊和傳單,宣傳本院系開設的課程。有些院系的展臺上還會擺出一架游輪模型或幾個昆蟲標本吸引學生參觀。教授們熱情洋溢地介紹本系的課程和研究成果,耐心解答新生們的問東問西,儼然化身“有問必答哥”。
如果這還不足以讓新生全面了解各門課程的話,他們還可以到院系辦公室索取查看每門課程整個學期的上課計劃進度表(Syllabus),上面詳盡列出課程目標、每次上課進度、評分標準以及書單等項目,有些學校也為學生提供在線查詢此類信息的平臺。這些都為新生選課提供了實際的參考。
學業(yè)導師幫助匹配最適合課程
通過對課程的全面介紹,也許可以讓新生選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課程。可是如何幫助新生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課程?
美國大學的新生通常在入校伊始就會配有一名學業(yè)導師。學業(yè)導師的選派往往是根據(jù)新生入學申請表上的專業(yè)志愿選定的。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學業(yè)導師不滿意或者兩人的專業(yè)興趣大相徑庭,學校會設法為學生重新安排。有的導師從學生入學到畢業(yè),一直都擔任他的學習顧問。有的則不會,比如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當學生有了專業(yè)方向之后(一般情況下,專業(yè)方向必須在大學二年級結束前確定下來),學校會為他們指定相關專業(yè)的教授作學習顧問,提供專業(yè)方面的具體指導。
新生選課前會與學業(yè)導師進行一次溝通,講述自己的興趣喜好、知識背景、學術能力以及選課計劃等。學業(yè)導師會根據(jù)每位新生的不同情況,同時考慮他四年里或更長時間的學業(yè)規(guī)劃和個人成長,給出更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建議,幫助新生選擇目前最適合自己的課程,減少選課的盲目性。如果在開學一周內(nèi)學生感到所選課程并不適合自己,也可以及時聯(lián)系導師進行調(diào)整。
學業(yè)導師通常不會建議新生在入校伊始就過早地限制了自己的選課和學業(yè)計劃,而是鼓勵他們多體驗一些不同的東西,嘗試挑戰(zhàn)不同的學科。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位助教就曾說,“如果你是個保守派,你可以試著選修馬克思主義哲學或婦女研究的課程;如果你是無神論者,可選修一門宗教課程;自由主義者可以選修保守派政治學。”勇敢地在未知領域“探險”,進行多元化學習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這也是大學提倡的“淘課”精神所在。
除此之外,一些學校還會安排新生家長與學業(yè)導師見面交流,討論孩子的學習計劃。有的大學歡迎家長選聽孩子的一堂課,親身體會課堂氛圍,等等。學校希望家長可以更明白學校的開課特點,再結合自己孩子的條件,從家長的角度向孩子提出學業(yè)上的建議。
“前輩”評價避免選課“走彎路”
不過,學業(yè)導師提出的畢竟只是建議,學生最終決定選修哪些課程,還得自己拿主意。而且如果在選課的過程中遇到“甜蜜的煩惱”——有兩位甚至三位教授都開設了自己心儀的課程時,又該如何選擇?可以翻翻選修過此課的“前輩”對這門課的評價。
為了方便學生選課,不少學校都制作了專門的選課網(wǎng)站。學生不僅可以在上面快速勾選要選的課程,也可以在每門課程的介紹下面看到曾經(jīng)選修過該課的學生的評價,據(jù)此再次判斷這門課程和授課的老師是否與自己的要求相符。比如當一門課程被評價為“課程內(nèi)容很好,可惜教授的印度口音太嚴重”時,對此介懷的學生可能就望而卻步了;如果有的學生不喜歡講課無聊的老師,也許他就不會選擇去聽一位性格古板的教授講一些令他昏昏欲睡的內(nèi)容;如果有學生發(fā)現(xiàn)他一學期選擇的10門課中有6門被評價為“課業(yè)繁重”,那他就要考慮是否要把其中的兩門課挪到下個學期再修,以便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鏈接】
美國留學的日常生活
留學美國日常生活費用。美國大學的學校宿舍租金通常是比較貴的,如果你預算不足,可以考慮和朋友一起在外租房,能夠省不少錢。
一、學校宿舍:
住校的開銷大約為每年3000-7500美金。
一些學校要求學生住在學校宿舍,至少第一年是這樣。也有一些學校,學生可以走讀。走讀生比住校生省錢,但增加了交通費。學校設定的膳食是學校食堂提供的常規(guī)食物。宿舍費用是指明雙人合住一室,需要了解住宿費是否已包括床上用品(被子、枕頭、毯子)和基本的寢室服務。倘若您暑期住校,食宿費用的預算需增加三個月。
二、在外租房:
初來美國,如果你打定主意不住校的話,租房子就成了頭等大事,最方便的是請認識的中國學生和朋友幫你找。能夠和幾個已美國一段時間的中國人住在一起是比較方便的,優(yōu)點是:省心,生活方式相同,生活用品齊備,搭車購物方便;缺點是:沒有新鮮感,沒有機會練英語。
不過在剛去美國的時候,這是個好辦法,等了解了情況再另找地方租房也不遲。美國公寓房一般有1到5間不等的臥室,一個客廳,一個廚房,一到兩間衛(wèi)生間。提供基本的家具如床、書桌、沙發(fā)等等。
根據(jù)所租房屋的條件不同,價格也差距較大,每年約為3,600-7,200美金;一般來說大城市里地理位置比較好的、交通方便的(靠近地鐵)、精裝修的單間要500美金/月到700美金/月。
租房是需要經(jīng)驗和技巧的,基本步驟是:網(wǎng)上或報紙上查找信息——打電話詢問——看房詳細了解——去租房協(xié)會查詢房東資料,了解該房所在區(qū)域的安全情況——綜合考慮后簽訂合約。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