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衣食住行 美國與加拿大生活差異
在我認識的中國人中,從中國直接去加拿大和從歐洲去加拿大的人,一般都說加拿大好。而先到美國然后再到加拿大的人,一般都認為加拿大不如美國。我、我太太和我女兒是先到美國后到加拿大的,對加拿大也是常常抱怨。比如:
——加拿大學校不許學生跳級。對加拿大四年級的主要課程,我女兒已經學過了,也還得學。而在美國學校,學生確實成績太好,老師鼓勵學生跳級。
——加拿大的銀行要收服務費,取一次錢,收一次費,付一次支票,同樣收一次費。美國的銀行,和中國的銀行一樣,是不收服務費的。我太太第一次發(fā)現賬上被扣了錢去詢問時,被告之是扣的服務費,她都不敢相信,裝著聽不懂讓銀行職員再給解釋一遍。
——加拿大的公共車票太貴。多倫多,不管遠近,每張車票1.75加元,如果給現金要兩加元。月票也太貴,要85加元。上班的人買月票,如果只是上班用,休息日不用,比單買零票還要貴。而在美國波士頓,公共汽車票0.60美元,地鐵票0.85美元。地鐵月票不到30美元。
加拿大真是一個有些奇怪的國家。與美國互免簽證,兩國人可以自由往來。在美國的旅游點,可以看到停著加拿大牌照的汽車,在加拿大的旅游點,也可以看到美國牌照的汽車。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邊境城鎮(zhèn),無論是加拿大這一邊還是美國那一邊,都是既掛著美國國旗,也掛著加拿大國旗。加拿大的電視播放的幾乎全是美國的節(jié)目,兒童卡通片是美國的,偵探系列片、各類故事片也多是美國的,連談話節(jié)目美國貨也占了相當的數量。加拿大人用“北美”一詞,把加拿大和美國聯系起來,也用這個詞把美加與歐洲區(qū)別開來。多倫多大學的學生說,有北美的學位就比有歐洲的學位要優(yōu)越。只要有北美的學位,在美國和加拿大找工作都較容易。加拿大娛樂圈明星到好萊塢去發(fā)展很自然,《泰坦尼克號》主題歌的演唱者就是加拿大歌星。2000年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院長被聘為多倫多大學校長。美國主持的國際行動,加拿大也緊緊跟上,從朝鮮戰(zhàn)爭到轟炸南聯盟等等。從這些方面看來,加拿大好像成了美國的一個親密無間的小兄弟。
然而,在另一些方面,加拿大又特別要顯示出自己不同于美國。比如:
——在行政區(qū)的劃分上,美國叫“州”,加拿大偏要叫“省”。這還比較好辦,只要你在心里把“州”認作“省”就行了。
——在天氣上,美國用華氏溫度計量,加拿大偏用攝氏溫度。這樣加拿大人聽美國的天氣預報,就與也使用攝氏溫度計量的中國人,得換算一番。我到了美國近一年,也還不能準確地換算過來。同樣,美國人聽加拿大的天氣預報,大概也不很習慣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相關鏈接】
美國留學的日常生活
留學美國日常生活費用。美國大學的學校宿舍租金通常是比較貴的,如果你預算不足,可以考慮和朋友一起在外租房,能夠省不少錢。
一、學校宿舍:
住校的開銷大約為每年3000-7500美金。
一些學校要求學生住在學校宿舍,至少第一年是這樣。也有一些學校,學生可以走讀。走讀生比住校生省錢,但增加了交通費。學校設定的膳食是學校食堂提供的常規(guī)食物。宿舍費用是指明雙人合住一室,需要了解住宿費是否已包括床上用品(被子、枕頭、毯子)和基本的寢室服務。倘若您暑期住校,食宿費用的預算需增加三個月。
二、在外租房:
初來美國,如果你打定主意不住校的話,租房子就成了頭等大事,最方便的是請認識的中國學生和朋友幫你找。能夠和幾個已美國一段時間的中國人住在一起是比較方便的,優(yōu)點是:省心,生活方式相同,生活用品齊備,搭車購物方便;缺點是:沒有新鮮感,沒有機會練英語。
不過在剛去美國的時候,這是個好辦法,等了解了情況再另找地方租房也不遲。美國公寓房一般有1到5間不等的臥室,一個客廳,一個廚房,一到兩間衛(wèi)生間。提供基本的家具如床、書桌、沙發(fā)等等。
根據所租房屋的條件不同,價格也差距較大,每年約為3,600-7,200美金;一般來說大城市里地理位置比較好的、交通方便的(靠近地鐵)、精裝修的單間要500美金/月到700美金/月。
租房是需要經驗和技巧的,基本步驟是:網上或報紙上查找信息——打電話詢問——看房詳細了解——去租房協會查詢房東資料,了解該房所在區(qū)域的安全情況——綜合考慮后簽訂合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