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即將到來,高考網(wǎng)特意為各位考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考作文復習資料并隨時更新,歡迎考生同學們參考借鑒。高考網(wǎng)在此預祝大家都能考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高考作文難以獲得高分,令不少同學對作文望而生畏,似乎已成不爭的事實。然而,考量學生寫作的實際,不難發(fā)現(xiàn),得不到高分的真正原因乃是在日積月累的寫作訓練中,我們的同學始終沒有找到自身的“軟肋”,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寫作中存在的“痼疾”?!梆蠹病辈怀?,“肌體”難愈,甚而至于“病入膏肓”。在我們看來,目前普遍寄身于學生作文中的“痼疾”不外乎四個方面,即“內(nèi)容空洞,寡言少味”、“情感虛假,思想消極”、“漠視生活,事例陳舊”和“認識膚淺,狹隘片面”。有鑒于此,我們結合2012年高考作文中“失分案例”和“成功案例”,分別予以剖析、評點,給同學們一個清晰、直觀的認識,為同學們獲取作文高分助一臂之力。
突破高考作文四大痼疾(一)
——內(nèi)容空洞,寡言少味
江蘇省如皋中學 劉國良
【閱卷現(xiàn)場反饋】
從2012年高考閱卷情況看,考生在文章的內(nèi)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濫用排比,虛張聲勢。
部分考生以為在文章的開頭連用幾個排比句,能夠“嚇?!弊¢喚砝蠋?,殊不知這種濫用恰恰給人以“扔板斧”“拍磚”之嫌,虛張的聲勢自然是無法掩蓋內(nèi)容與思想的貧瘠的。
2.詞不達意,不知所云。
有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語,作者似乎是在說“囈語”“醉話”,讓讀者無從知曉所要表達的意思。
3.熱衷“概述”,泛泛而談。
考前積累的諸多素材一股腦全“概述”到文章中,不能就一兩件事深入地說下去,蜻蜓點水,泛泛而談,致使內(nèi)容空洞無味。
4.記敘凌亂,筆墨分散。
敘寫一件事不能緊扣中心有序組織,而是東一句西一句,凌亂不堪,讓人猜不透作者究竟要寫什么。
【失分案例】
案例1 華而不實,虛張聲勢
卷別:廣東卷
作文材料: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
作文題目:《那些年,如果我出生》
考場得分:35分
【作文片段】
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許我會站在西北大荒漠的孤城上,拿著酒杯,望著逐漸西下的夕陽,對著那慢慢升起的孤煙,與岑參同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那些年,如我出生,或許我會在涼亭上,喝個半醉,望著對面同時白發(fā)蒼蒼的蘇東坡,回顧自己的一生,感嘆一句“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那些年……
我真的希望我出生在那個才華橫溢的年代,那個充滿風流才子的年代。真希望能與太白在江上一起乘舟對飲,一起望月感嘆;真希望與摩詰一起領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真諦;真希望與杜甫在一起,感受到人世百味。
【點評】
除卻將王維的詩句張冠李戴用到了岑參頭上之外,這兩段文字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濫用排比句試圖造成一種嚇唬人的聲勢,但透過這種“浮夸”的表層,讀者根本不知道作者“那些年,如果我出生”之后究竟想干什么,是去孤城賞景,在涼亭喝酒,還是要跟才子們附庸風雅?這樣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只能使文章內(nèi)容空洞,造成“致命傷”。
案例2 泛泛而談,不知所云
卷別:北京卷
作文材料:老計巡視鐵路
作文題目:《孤獨的姿態(tài)》
考場得分:42分
【作文片段】
孤獨,是一種姿態(tài)——佇立山巔,卻不孤單。是的,高處不勝寒,而我們寧愿以這樣昂首立于山峰的姿態(tài)忘卻寒冷。這樣的姿態(tài)是“傲”。當我們傲然,就會靜居在瓦爾登湖畔,獨自思考浩大的人生;當我們傲然,就會在花下獨酌邀明月,舉杯澆愁盡歡歌;當我們傲然,就會愛戀撒哈拉沙漠而一生漂泊;當我們傲然,就會追尋那幸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點評】
作者說“孤獨”是一種“傲然”的姿態(tài),是可以成立的,但“傲然”了,怎么“就會靜居在瓦爾登湖畔,獨自思考浩大的人生”?怎么“就會在花下獨酌邀明月,舉杯澆愁盡歡歌”?甚至就能追尋“幸?!绷?拉了一堆名人,卻不知道作者在說什么,要說什么。泛泛而談,不知所云,只能使文章降一個檔次。
【成功案例】
案例1 用例典型,析例透徹
卷別:全國課標卷
作文材料:船工修補漏洞
作文題目:《小事之中的人性升華》
考場得分:59分
【作文片段】
小事之中有道德的升華。在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面對急速墜樓的小女孩伸出了雙手;在路上,“最美司機”吳斌緩緩地停下了滿載的客車;在東北,兩位七旬老人在被車軋碎的井蓋旁豎起了警示牌;在佛山,拾荒老人陳賢妹作為第19位路人抱起了小悅悅……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沒有轟轟烈烈,沒有豪言壯語,但他們的“伸出”,“停下”,“豎起”,“抱起”,卻為我們冷漠的心靈加了一筆絢麗,添了幾分溫暖。這便是小事的力量,它凝聚人心,它讓道德升華。
【點評】
首句是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句概敘四則典型事例,最后一句詳細分析,揭示了事例的共同點,使其聚焦于中心,且能做到首尾關合,結構縝密。這樣的文字用例典型,析例透徹,既充實了文章的內(nèi)容,也彰顯了小作者的情感價值取向,給人以真切的認同感。
案例2 筆墨集中,挖掘深刻
卷別:天津卷
作文材料:老魚與小魚的對話
作文題目:《著眼平常,關注簡單》
考場得分:58分
【作文片段】
心存高遠,意守平常。簡單與平常,表達著我們最濃重最真摯的情感。你看,不只是戰(zhàn)死沙場、殞身不恤是英雄氣概,也不只是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是民族大義,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世人頓悟:原來愛國還可以如此表達。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運用智慧,將普通的充饑之物變成了一個色香味縈繞的世界。它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訴說著一個民族對這片沃土的崇敬。那是山的味道,是風的味道,是陽光的味道,是時間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思鄉(xiāng)念親、勤勞堅守的信念融合在一起,承載著一個古老民族對這片土地和文化的深沉的愛。
愛,也許就是這樣簡單,無須豪言壯語,無須嘉言懿行。一碟小菜,一碗老湯,一捧稻谷,一杯陳釀,無不訴說著一種情感,而這些都和我們的生命彼此相融。這些最最平常、最最簡單的美食,飽含著最最濃烈、最最淳厚的大愛情懷。
【點評】
簡單與平常之中蘊藏著深沉的大愛情懷,這是小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但在行文之中并沒有試圖以超大信息量的所謂“集錦”去“晃瞎”讀者的眼球,而僅以中國美食為例,將筆墨集中于此,深挖其哲學意蘊,品味其文化魅力,表達自己的生命感悟,給人以多層面的美的享受。
案例3 生活場景,情有依托
卷別:江蘇卷
作文材料:憂與愛
作文題目:《憂與愛》
考場得分:68分
【作文片段】
因為愛之深,所以憂之遠。
昨晚和媽媽睡覺,黑暗中只有我們均勻的呼吸聲,媽媽握著我的手,輕輕地摩挲著,不說一句話,我卻能感受出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愛,是憂,不是簡單的擔憂,而是一種深沉的溫柔的感情。
這種含蓄的憂,在如今這直白的時代,又有幾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們都說愛要大聲說出來,愛很簡單,可掛在他們嘴邊脫口而出的,真正是愛嗎?沒有憂的愛,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軒的作品中總縈繞著淡淡的憂,像《草房子》、《紅瓦黑瓦》,他說孩子們需要這種略帶憂傷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極。的確,我在讀完他的作品后,雖為小說中的憂哭泣不止,可擦干淚水后滿心盈余的是對生活的愛,對生靈的悲憫,對生命的珍惜。
【點評】
節(jié)選的這幾段文字,闡述“因為愛之深,所以憂之遠”這樣一個分論點,但作者不是作空泛的議論或敘述,而是為抒情議論找到了一個可靠的“根基”,從而使文章遠離了虛浮與空洞。這個“根基”就是發(fā)生在小作者身上的一件很細小的事情——和媽媽睡覺。在這個過程中小作者感受到母親那種“含蓄的憂”,進而由此深發(fā)開去,拓展議論的深度。
?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