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申請 留美真的是很容易的嗎?
障礙一、達不到美國大學的錄取要求
由于中國和美國的教育體制完全不同,中國大學錄取就是看考試成績,成績高,想不上清華[微博]北大都難。而美國的大學則是在參考考試成績的基礎之上,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基礎之上的個性特長,這種教育體制上的差異導致了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能符合美國大學的錄取要求,申請TOP50名校更是難上加難。
從美國名校的錄取標準來看,美國名校的錄取是在托福、SAT等成績基礎之上的,還看重綜合素質(zhì)之上的藝體或其他特長等。從這點看,光有好的托福、SAT成績并不能完全達到美國名校的錄取要求,在托福、SAT等成績的基礎上,還需要更多的活動及個性特長的背景,這樣才能做到符合美國名校的錄取要求。
障礙二、無法解決適應性難題
很多學生在國內(nèi)就沒有類似的語言環(huán)境,包括其學習方式、方法、文化、俚語等各方面都不能適應,在通過直接申請、雙錄取或社區(qū)學院赴美后,溝通成為一大難題。留學專家表示,因為學過的語言用不上,而在美國語言中心學習語言時也會感到壓力重重,遲遲不能通過讀語言的階段,導致連基本的大學都不能上,最后只能轉(zhuǎn)到社區(qū)學院。即使有一些學生英語基礎好一些,能夠通過語言階段的學習,但到了學習專業(yè)的階段,忽然發(fā)現(xiàn)上課的時候竟然有一半的課聽不懂。這是因為他們對美國大學老師的授課方式、口音、縮寫、俚語、文化等完全沒有接觸、最終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最后導致退學,留學失敗。
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有了好的托福和SAT成績赴美留學就沒有問題了,其實不然,即使學習成績好,通過直接申請或雙錄取赴美,也因為適應性問題而面臨困境,學生的英語高分數(shù)還不足以支撐日常交流,更談不上能聽懂專業(yè)課,文化不能融合。
還有一些學生基礎好卻因為勤奮和努力的方式不能融合到美國教育體系中來,導致不能適應,最終造成留學失敗。
障礙三、名校錄取難
由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達不到美國大學的錄取要求,而雙錄取、就讀社區(qū)學院被美國TOP50名校錄取的幾率非常小,因為學生各方面的層次達不到美國名校的要求。那些所謂的通過社區(qū)學院轉(zhuǎn)學的學生,如果短期內(nèi)適應不了在美國的學習,再沒有那種勤奮學習的精神和努力程度,轉(zhuǎn)學更是不可能。
況且,2011年以后多所美國頂尖名校已經(jīng)發(fā)出聲明,稱將降低社區(qū)學院學分轉(zhuǎn)換到該校的數(shù)量,這消息對于想通過先在社區(qū)學院學習兩年然后轉(zhuǎn)入美國頂尖大學的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還有不少學生聲稱有很多背景活動,但這些活動大多數(shù)都是學校特定組織的很官方的活動,缺少個性和自主性,此類官方活動或許可稱之為學校有意而包裝的活動,基本上不會被美國名校所認可,這點從2010年的北京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頂級名校所拒錄就可以看出。
教育體制的差異,學生背景的缺失,文化差異性,更讓中國學生難以跨越名校錄取難這座大山。
綜上所述,以上的信息是關(guān)于留美需要過的幾道坎,相信大家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guān)鏈接】
美國留學的擇校原則
每年美國中學生擇校來臨時刻,眾多學生和家長把目光投向該季出籠的美國最佳學校排行。盡管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學校,但美國逾3400所高等院校,至少為大家提供了多層次,廣角度,多元化的選擇。但是,在中國,由于大部分公眾無法得到詳盡的美國本科院校的資料,而各大學的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提供的信息也有限,提到選擇學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查排名。大家一致公認的最具有權(quán)威的美國大學排名榜,是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也就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USNEWS所主編的。
首先,我們來科普一下美國高等院校的排名。在美國,一個基本的共識是從簡單定量的角度評判一個大學,并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僅誤導學生,更有可能誤導學校,使他們專注于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而不是扎扎實實的辦學教學質(zhì)量。而且另外一方面講,每一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各有其長短,有其個性化的追求,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對課業(yè),社交,環(huán)境不同的需求。這些需求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大家更傾向于倡導“選擇最適合個人發(fā)展的學校”這一理念。
美國政府對大學并不做任何排名:“一個非常流行的大眾雜志出了一份報告,就叫做‘美國大學排名’,但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官方的排名。”馬蘭說,美國官方之外有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而每個排名的認證標準各不相同,所以全部放在一起比較,前100所的學校都不相同,而大學排名和大學下屬學院或者授課專業(yè),排名又不一樣。
光看大學排名,學生很有可能會錯失良機,她鼓勵學生在選擇學校時,多考慮學校的地理區(qū)域,可供選擇的優(yōu)勢專業(yè)、獎學金等實際因素。
擇校原則事實上包含了四層意思:
1)正確認識排名。
2)做好自己的功課,
3)端正態(tài)度,認識自我
4)理性判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