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學的活動策劃 國學活動內容實用(6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一
    天天好營養(yǎng),一生享健康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范圍:
    以20xx年111所監(jiān)測學校為重點,在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宣傳活動。
    四、活動內容:
    1. 宣傳“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宣傳欄、黑板報等等多種宣傳方式,走進校園、社區(qū)、家庭,廣泛宣傳“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實施的意義和效果。
    2. 普及學生營養(yǎng)知識,倡導健康的膳食行為。
    ⑴制作傳播材料。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印制將宣傳材料電子版和多媒體課件放在“xx疾控工作群”和“xx學生營養(yǎng)餐工作群”,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和各監(jiān)測學校自行下載制作。
    ⑵開展大講堂活動。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公共衛(wèi)生人員要圍繞“天天好營養(yǎng),一生享健康”的主題,針對好食物、好營養(yǎng),預防慢性病等多個方面,深入到學校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活動,可邀請學生家長和媒體參與,以引起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營養(yǎng)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3)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活動。各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主題班會、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宣傳活動。
    (4)開展現(xiàn)場活動?!?.20”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當天,縣營養(yǎng)辦、縣疾控中心選擇1所農村營養(yǎng)改善計劃監(jiān)測學校,開展以下活動:1、學校選擇1個班級組織召開1次“營養(yǎng)與健康”的`主題班會;2、針對學生、老師和學校食堂管理人員舉辦1期“營養(yǎng)與健康”的科普講座。
    五、總結:
    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和學校要結合當?shù)貙嶋H,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注意收集相關影像和文字資料,整理歸檔,并在活動結束后10日內撰寫活動總結,連同影像資料報縣營養(yǎng)辦和縣疾控中心。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lián)系人:
    丁龍 電話:xx
    郵箱:xx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二
    活動主題為“走近國學,更好地成長”。
    二、活動目的
    1、在暑假之際,通過國學知識講座,為國槐社區(qū)青少年在國學知識學習方面作出正確的引導、指導,以便大家更好地去學習國學。
    2、通過國學知識講座,在國槐社區(qū)范圍內,向國槐社區(qū)內青少年普及國學知識,為國槐社區(qū)青少年國學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受益于國學。
    3、以實際行動服務于國學的弘揚,努力為我社區(qū)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三、活動時間:
    待定
    四、活動方式:
    1、邀請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講,講座內容為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經(jīng)典國學書籍。
    2、以國槐社區(qū)青少年志愿聽國學講座的國學愛好者為聽眾主體;以國槐社區(qū)居民為第二主體;邀請其他社區(qū)的.負責人來聽講座;邀請成龍路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聽講座和指導工作。
    五、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為四次國學講座,以國槐社區(qū)內青少年為主要對象,講授青少年淺顯易懂的國學經(jīng)典。
    六、活動前工作安排
    1、宣傳。
    2、確定參與講座學員及人數(shù)。
    3、發(fā)放入場券。
    七、活動具體流程
    1、布置活動場所:
    ①場外歡迎標語、禁止入場時間提示語的布置;
    ④設場內場外總負責人各一名,以期能夠應變講師晚到、場內突發(fā)事情等,確保講座順利開展和進行。
    2、聽眾入場:
    活動前半小時,聽眾開始入場。
    3、開頭介紹:
    介紹講座相關信息,包括講師簡介、聽眾組成、注意事項、活動休息及結束時間、活動中互動環(huán)節(jié)等。
    4、講座前段
    5、中場休息(5分鐘
    6、講座后段
    7、終場互動15分鐘(時間視情況而定)
    8、結束語
    9、活動結束
    10、清理會場,送還設備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三
    品鑒經(jīng)典傳承文明
    院團委、學生會承辦:社團部
    學院全體在校生
    (一)淘汰賽:xx年9月29日
    (二)決賽:待定
    倉山校區(qū)
    (一)采取團體賽方式,各支部自由組隊,每隊3人。
    (二)各支部負責登記參賽隊員名單并確定后于9月28日前統(tǒng)一將報名表交至社團部吳文泉同學(1#516)處。
    (三)此次競賽共分兩輪:
    2、決賽:進入總決賽的代表隊以抽簽的方式?jīng)Q定決賽時的隊伍序號,決賽代表隊同時參加競賽,當場決出前三名獲獎代表隊。
    (一)各支部要高度重視國學知識競賽活動的開展,積極組織參加,及時關注學院關于此次活動的后續(xù)公告。
    (二)各支部限報一支隊伍參賽,確定參賽人員并發(fā)送報名表后不得擅自更換,否則將取消支部參賽資格。
    (三)此次競賽取前三名支部代表隊,由學院頒發(fā)獎狀。
    (四)本次若有未盡事宜,將及時完善并公布。競賽規(guī)程及報名表將另行通知,其最終解釋權歸主辦單位。
    楊茜
    策劃書:吳文泉
    附件:國學知識競賽報名表(各班團支書處領?。?BR>    xx年9月21日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四
    端午節(jié),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xx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端午節(jié)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jié)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jié)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一)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端午節(jié))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jié)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jié)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二)包粽子
    xx,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粽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粽葉、粽繩。
    方法:
    1、將粽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葉里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粽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粽葉包好后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
    (三)詩歌朗誦
    xx,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jié)也是什么節(jié)?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jié)也是詩人節(jié),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詩歌內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xx,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jié)賽龍舟不單是傳統(tǒng)慶?;顒樱彩且豁棁H體壇盛事!端午節(jié)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jié)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F(xiàn)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xx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五)吃粽子
    請評委根據(jù)粽子的樣式,口感評價。并且評出包粽子大王;吃的粽子;以及最會吃粽子大王。
    (六)領導講話:
    xx,今天的端午節(jié)過得很有意義。xx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jié),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2)曹娥尋父尸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jīng)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兩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鄉(xiāng)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zhàn),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并于于五月五日將尸體投入江中,此后人們于端午節(jié)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于端午節(jié)的各種習俗。)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五
    距離國慶節(jié)已經(jīng)沒有多少天了,為迎接這個盛大節(jié)日的到來,我校決定策劃一次國慶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
    通過本次慶?;顒?,體驗慶祝國慶的歡樂情緒,萌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少先隊員民族自豪感,調動每個孩子積極參與的熱情,真切感受經(jīng)典誦讀的快樂,營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文化氛圍。
    活動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活動對象:全體師生
    活動時間:20xx年9月29日——20xx年9月30日
    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畫主題、懸掛標語、氣球、彩帶若干
    1、出一期“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黑板報。請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開展“歌頌祖國、愛我中華”的經(jīng)典誦讀比賽。時間為9月30日下午兩點。
    3、評比標準:
    (1)儀態(tài)大方、著裝得體、動作適當。
    (2)所選詩歌內容必須是以歌頌祖國為主題。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3)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
    (4)讀出詩歌的`韻味,語氣、語調適當;重音、節(jié)奏恰當。
    (5)表達詩歌的情感準確自然。
    (6)現(xiàn)場演出效果好。
    1、以中隊為單位參加比賽,各年級段分別評獎,各中隊原則上要求全體隊員參加。本次活動將評出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4個,優(yōu)秀獎若干。一二等獎將設立獎金,以資鼓勵。
    2、誦讀內容積極向上,頌揚美德,崇尚感恩,傳誦經(jīng)典,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3、1—3年級可以選擇《經(jīng)典誦讀讀本》和童謠,4—6年級選擇歌頌祖國的詩歌或散文朗誦。
    4、活動主要負責人及分工:
    評委:xx
    統(tǒng)分員:xx
    會場布置:xxx
    所有人仍有序離場。
    國學的活動策劃國學活動內容實用篇六
    《全面、均衡、適量——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行為》。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各班班主任。
    活動內容、時間、人數(shù):
    1、充分利用校園黑板報、宣傳櫥窗、衛(wèi)生角等陣地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2、“食品安全我知道”主題班會。
    3、學生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宣傳資料發(fā)放。
    4、繪制營養(yǎng)健康小報。
    5、五月份請學校營養(yǎng)師進行水果營養(yǎng)講座,一月份邀請營養(yǎng)專家為家長進行講座。本次營養(yǎng)日活動培訓人數(shù)學生計xx人,教師計x人。x月份肥胖家長營養(yǎng)健康培訓參加人數(shù)xx人。
    6、營養(yǎng)日活動小結。
    (1)不吃檢疫部門所列出的問題食品。
    (2)認真對待“有效期”和“保質期”,不購買過期產品,發(fā)現(xiàn)過期產品應向商店經(jīng)營者報告。
    (3)如發(fā)現(xiàn)銷售假冒品牌,假冒標簽的.食品及被污染過的食品應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fā)。
    (4)將罐、瓶和包儲存在干燥涼爽的地方并防范昆蟲或鼠類等。
    (5)記住在準備食物和吃飯前一定洗手。
    (6)不到無證攤販處采購食品和就餐。
    (7)如果對水果和蔬菜等生鮮食品有懷疑,就應及時處理,不要再去食用。
    2、學校要求學生在飲食上注意以下幾點:
    (1)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經(jīng)常吃瘦肉,魚蝦等海產品和禽肉,蛋類,喝牛奶不習慣的同學可喝酸奶,多吃蔬菜,以預防營養(yǎng)不良和缺鐵性貧血。
    (2)堅持吃好早餐,吃好早餐對提高學習成績,增強身體耐力非常有利,一頓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應該包括4類食物:面類,動物性食物,奶制品或豆制品,新鮮蔬菜。
    (3)積極參加兩操活動,每天至少xx分鐘,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預防和減少疾病發(fā)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全食品,《全面、均衡、適量——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行為》是保障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教育活動,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