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上古生活方式和今天大致相同

字號:


    初中時學中國上古史,我們的先祖從蠻荒時代站起身,抬手做出一件件陶器玉器,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從這些吉光片羽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童年時代,看到了這個民族對文化和藝術的天賦。最近讀了《休閑讀品·天下》2012年第3輯《恍若同世》一文,通過作者的實地踏勘心得我看到了上古人類的生活,想想幾千年前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和我們現(xiàn)在息息相通,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源遠流長”,再久遠的歷史,也有讓人感動的地方。
    古人類住所,無非三種:地面直接蓋屋、地穴和半地穴式、吊腳樓式(干欄式)。有臥室灶坑區(qū)域劃分,且南人睡床北人睡炕;飲食上,河姆渡有稻米遺存,青海喇家遺址出土過面條,可見南北米面之分幾千年前早已有之;河南賈湖遺址發(fā)現(xiàn)過8600年前釀酒遺存,我們的祖先用盈余的糧食果品,釀造著如今我們還在喝的瓊漿玉液;上古人在陶器、巖壁、玉石上刻畫,留下了他們眼里的日月星辰蟲魚鳥獸;他們做出了骨哨、陶塤,斯人已逝,余音卻繞梁,提醒著我們,那是一個艱險的時代,也是一個藝術萌芽的時代。
    對上古史感興趣的人并不算多,因為上古史年代久遠,史料匱乏,沒有文化高度發(fā)達之后那種璀璨之感,透過史料去看是模糊不清的。歷史研究就要去故地,去看歷史原件,這才是能引起人情感共鳴的東西,這樣了解得來的上古史,才能讓人體會到,我們的祖先在人類歷史的起點上篳路藍縷,燃起了黑夜里的火種,一路走下去,開創(chuàng)了華夏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明。這樣的一個民族,怎么不讓人驕傲。
    轉發(fā)龍騰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