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用途;使學生初步理解化合反應;使學生了解氧化反應。
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在對已知反應的共性的歸納、總結(jié)中,初步建立化合反應及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
重點難點: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的建立。
教學方法:實驗、總結(jié)。
教學用具
儀器:集氣瓶、燃燒匙。
藥品:蠟燭、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問題引入]我們上次課介紹了氧氣的性質(zhì),請寫出碳、硫、磷、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碳+氧氣二氧化碳
硫+氧氣二氧化硫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復習舊知識
[問題討論]觀察上述變化的文字表達式,這些反應有哪些共同點?
化學反應種類繁多,為了便于研究,人們把它們分門別類,我們剛才提到的反應都屬于同一類型的反應:化合反應。
觀察、歸納,回答:反應物都是兩種,生成物都是一種。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
[板書]三、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
看書劃重點強化記憶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指導學生做課堂練習一做課堂練習一及時反饋
[問題討論]鹽加入水中得到鹽水是否為化合反應?為什么?
思考并回答:不是。因為鹽與水形成鹽水不屬于化學反應,而化合反應是化學反應的類型。
激疑、探索
[問題討論]上面討論過的反應,還有什么共同點?
從這些反應中都有參加反應,又要將這些反應歸為氧化反應。
觀察得出結(jié)論:1.都要點燃;2.都有氧氣(做反應物)(上述兩種答案均可出現(xiàn))。
[板書]四、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
反應。
閱讀、復述強化記憶
[問題討論]氧化反應的定義中提到物質(zhì)與氧的反應,那么在反應中氧氣應做為反應物還是生成物?應寫在方字表達式的哪一邊?
這是氧化反應的一種判斷方法。
思考并回答問題:反應特,應寫在文字表達式的左邊。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指導學生做課堂練習二做課堂練習二及時反饋
[問題討論]是否化合反應必為氧化反應?(像上述反應一樣)
比較兩個定義、思考激疑探索
[演示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1.將點燃的蠟燭伸入裝有氧氣的干燥的集氣瓶中。
2.在集氣瓶中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觀察并描述現(xiàn)象
1.劇烈燃燒,集氣瓶中壁上出現(xiàn)無色液滴。
2.石灰水變渾濁。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問題討論]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知蠟燭燃燒后生成什么物質(zhì)?
請同學寫出此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回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總結(jié)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板書]石蠟+氧氣 水+二氧化碳記筆記
[問題引入]此反應是否為化合反應?為什么?
此反應是否為氧化反應?為什么?
化合反應是否一定是氧化反應?為什么?
回答問題:不是,生成物一止一種。
是,是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
不是,兩種反應分類時強調(diào)的角度不同,前者強調(diào)的是生成物必為一種,后者則強調(diào)反應物要與氧反應。
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