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大金飲恨 千古一嘆

字號:


    在金朝亡國十三年之后的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時為藩王的忽必烈召見金朝遺老張德輝,并向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或云‘遼以釋廢,金以儒亡’。有諸?”張德輝回答說:“遼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親見。宰執(zhí)中雖用一二儒臣,馀則武弁世爵,若論軍國大計,又皆不預;其內(nèi)外雜職,以儒進者三十之一,不過閱簿書、聽訟理財而已。國之存亡,自有任其責者,儒何咎焉!”
    張德輝對“遼以釋廢,金以儒亡”的說法斷然加以否認。所謂“金以儒亡”,是說金朝因過分的漢化而喪失其民族傳統(tǒng),最終導致亡國,而不是說金朝亡于儒生之手。
    歷史記載表明,金朝之亡國,并不是由于君王的無道、政治的腐敗、吏治的衰弊。金朝的末代皇帝哀宗完顏守緒是一位勤勉有為、勵精圖治的政治家,在他亡國之后仍受到人們的普遍贊揚。劉祁在總結(jié)金朝亡國的原因時說:“末帝非有桀紂之惡,害不及民?!苯鹉┻M士、后仕元至翰林學士承旨的王鶚,在《汝南遺事》卷四“總論”中列舉了哀宗的許多德政,對他評價甚高。歷代亡國之君大都是遭人唾罵的,大概只有金哀宗和明崇禎皇帝才是例外。
    對于金末的國君和晚金的國政,元人是普遍予以贊許的,可見金朝之亡國,顯然不是因為內(nèi)政的緣故。在金朝亡國以后,社會上流傳著“金以儒亡”的說法。這就是說,當時已經(jīng)有人將金朝的亡國原因歸結(jié)為女真人的全盤漢化。這種說法基本上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女真人的漢化徹底改變了其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他們懶惰奢靡、耽于逸樂的生活作風,從而使這個一度生氣勃勃的民族最終走向衰落。女真人本以狩獵和農(nóng)耕為生,生活質(zhì)樸,不事奢華。但當他們遷入漢地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很快就發(fā)生了變化。到了金代后期,女真人奢侈懶惰的生活積習更是臻于極致,金源一朝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猛安謀克的盛衰,金朝后期的猛安謀克完全喪失了戰(zhàn)斗力,這對金的敗亡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生活在金源內(nèi)地的女真人也同樣染上了懶惰奢靡之風。留居金源內(nèi)地的女真人,理應能夠保存較多的民族傳統(tǒng),可就連他們也陷入了這種可悲的境地。
    女真人的漢化徹底銷蝕了其傳統(tǒng)的尚武精神,使得這個昔日強大無比的馬上民族在蒙古人的鐵蹄下變得不堪一擊。十二世紀初的女真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過一部神話般的歷史:僅以二千五百人起兵的完顏阿骨打,僅用了12年的時間,就將遼、宋兩大帝國徹底征服。當時的女真為何如此強大?《金史·兵志》這樣解釋說:“金興,用兵如神,戰(zhàn)勝攻取,無敵當世,曾未十年,遂定大業(yè)。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鷙勁,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將,部落保伍,技皆銳兵?!弊鳛橐粋€新興的馬上民族,女真人具有一種天然的尚武精神,這就是他們當時無敵于天下的主要原因。然而,僅僅三四十年之后,女真人就盡失其昔日的勇銳。陳亮謂金人一自南遷漢地,便“舍戎狄鞍馬之長,而從事中州浮靡之習”。據(jù)南宋歸正人說,海陵末年,金人在其最擅長的騎射方面已不如宋人,至世宗時,統(tǒng)治者開始清醒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大定八年(1168年),朝廷從猛安謀克中遴選侍衛(wèi)親軍,而“其中多不能弓矢”??梢娕嫒说娜遮呂娜趸呀?jīng)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從金代墓葬的變遷中也能看出女真尚武精神的蛻化。考古文物工作者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金初女真人有隨葬鞍馬的習俗,但到金朝中后期就很少見了,金墓與漢墓基本無異,鮮有自己的特征。
    女真人的漢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昔日的好戰(zhàn)精神和勇敢無畏的性格。
    金代中期,作為國家主要軍事力量的猛安謀克軍已經(jīng)日趨衰敗。大定十八年,朝廷臣僚向世宗指出當時軍政存在的嚴重問題:“軍政不修幾三十年,闕額不補者過半,其見存者皆疲老之馀,不堪戰(zhàn)陣。大定初已萬萬不如天會時,今沉溺宴安,消靡殆盡矣?!痹谂嫒松钌蠅櫬洹⒕裆先狈Χ分镜那闆r下,猛安謀克軍制必然要走向廢弛。
    金朝以兵立國,女真人從尚武到不武的轉(zhuǎn)變,給大金王朝的國運興衰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借用一句元人的話來說,就是“金以兵得國,亦以兵失國”。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