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xì)v史延伸閱讀:中國帝王列傳 魏明帝(曹叡)

字號:


    明帝,名曹叡(公元205~239年),字元仲。文帝長子。文帝死后繼位。在位13年,病死,終年35歲。葬于高平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大石山)。
    魏明帝曹叡,曾先后封為武德侯、齊公、平原王,文帝臨死前被立為太子。公元226年5月丁巳日文帝病死,他于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太和”。
    曹叡剛剛繼位,蜀漢丞相諸葛亮便率軍北伐曹魏,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天水(今甘肅甘谷東南)、安定(今甘肅鎮(zhèn)原東南)三郡都叛魏投蜀,一時(shí)震動(dòng)關(guān)中,使曹魏政權(quán)十分驚恐,曹叡急忙親自率軍西鎮(zhèn)長安,派大將張郃率軍阻止諸葛亮。張郃在街亭擊敗蜀將馬謖,諸葛亮被迫退兵。
    后來諸葛亮又?jǐn)?shù)次率軍北伐曹魏,曹叡任用司馬懿、郝昭、郭淮等人,與蜀軍對抗。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司馬懿堅(jiān)守不出,以逸待勞。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衣飾,意在羞辱司馬懿。魏軍將士得知主帥受辱,紛紛要求出戰(zhàn)。司馬懿上書曹叡,假意要求與蜀軍決戰(zhàn)。曹叡看完司馬懿的奏章,心領(lǐng)神會(huì),斷然拒絕出戰(zhàn),并派大臣辛毗為軍師,手持符節(jié),前往魏營加以壓制。
    這年五月,孫權(quán)應(yīng)蜀國之約,發(fā)兵分三路攻魏,曹叡果斷派軍,在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擊敗吳軍主力,導(dǎo)致吳軍全線撤退。使得蜀、吳夾擊的計(jì)劃落空。同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死于五丈原軍中,蜀國退兵。
    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曹叡命司馬懿率軍平定的遼東叛亂。
    但曹叡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留意玩飾,不過他也重視文士,征召來了安置在崇文館,鼓勵(lì)他們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這有利于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他能賦詩作文,擅長于作樂府詩,與曹操、曹丕并稱為曹魏“三祖”。清朝人曾將他的散文兩卷,樂府詩10余首編輯成冊。
    公元239年正月,曹叡病重,匆忙布置后事,立愛妃郭夫人為皇后;召回司馬懿托孤(即托付大臣扶立、輔佐嗣君)。丁亥日,司馬懿趕入內(nèi)宮,曹叡握著他的手說:“我不行了,后事托付你了?!敝钢玖⒃谝慌缘陌藲q的兒子曹芳說:“這就是嗣君,你要看清了,切勿誤事!”又命令曹芳上前抱住司馬懿的脖子。司馬懿頓首流涕,表示了忠誠后,曹叡寬慰地說:“這就好了,愿你和曹爽一起輔佐他。臨終前能當(dāng)面托付你這件事,我死也瞑目了。”又召皇族(曹操侄孫)曹爽入臥室,拜為大將軍,假節(jié)鉞,都督中外軍事,與司馬懿一起輔助嗣君。交代完畢,當(dāng)下就冊立曹芳為太子。同一天,曹叡病死于洛陽宮內(nèi)嘉福殿。
    曹叡死后謚號為明帝。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