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外語學習焦慮”

字號:


    一、什么叫“外語學習焦慮”
    “焦慮”指心理異常或過渡渴望,它是個體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增加了失敗感和內(nèi)疚感,從而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巴庹Z學習焦慮”屬于語言焦慮,指外語學習中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可以呈現(xiàn)手心出汗、心跳加快、腹部疼痛、語音變調(diào)、健忘等等癥狀。
    二、“外語學習焦慮”給孩子英語學習帶來的阻礙
    美國著名學者克拉申在關于“語言習得論”中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設”(1983)認為:“情感過濾”是人的大腦阻礙人充分理解他所收到的有效信息的心理阻礙,當孩子缺乏自信,心情緊張、害怕,或他認為自己在學習上的弱點可能暴露時,這種阻礙就升值,從而影響孩子接受與處理信息的效果??死旮J為焦慮是增高情感過濾的重大因素,是影響 輸入效果的重要心理障礙。我們可以看出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了“情感過濾”,就會產(chǎn)生“焦慮感”,即處于一種異常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在我們的英語輔導中,常常遇到孩子產(chǎn)生“外語學習焦慮”。例如,孩子不愿主動回答問題,擔心回答錯了,老師、家長或其他孩子會嘲笑自己;有的孩子在老師、家長問題時就緊張,缺乏自信心,本來能回答起的問題,卻匆匆回答:“I’m sorry ”;有的孩子上聽力課時本來聚集會神地聽,能聽懂一些,卻認為自己聽力差,一句也不愿聽,導致他們在整堂課上“坐飛機”。產(chǎn)生“外語學習焦慮”的孩子大多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孩子,但基礎較好的孩子有時也產(chǎn)生此種異常心理?!巴庹Z學習焦慮”大大地阻礙了孩子學習英語。有“外語學習焦慮”的孩子英語水平不但不能提高,還可能下降。長期如此會喪失孩子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導致孩子對學習英語感到苦惱而厭學。在英語輔導中如何使孩子克服“外語學習焦慮”是擺在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
    三、產(chǎn)生“外語學習焦慮”的原因
    有“語言焦慮感”的孩子大多自信心不足?;蛟S由于曾在語言學習中受過挫折、失敗;或很少成功過,對自己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好,更不敢相信自己比別人做得好;或有的孩子懼怕家長,擔心做得不好、或不對,會受到家長的批評、責備;或有的認為英語學習枯燥無味,沒興趣而不愿動腦筋。而語言的學習主要靠實踐,即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語言水平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孩子害怕做,不愿做,不能正常地做,都會大大地阻礙他們的學習。
    四、如何使孩子在學習中克服“外語學習焦慮”
    1、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著名優(yōu)秀家長李鎮(zhèn)西在他的《愛心與教育》一書中指出“一個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無疑有助于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并且使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心理現(xiàn)象減少到最小程度”。家長應在家庭中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友好、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放松自己,積極大膽地說英語,把家長看作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當他們出了錯誤時,不至于感到難堪和自責,能夠愉快地改正錯誤,并加深記憶。處在這種氛圍中的孩子會變緊張為輕松,逐漸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
    2、融洽親子情感
    語言本身就是情感交流的工具,輔導的最高境界是家長和孩子情感的交流和升華。情感在人的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這輛心理“車”的發(fā)動機和能源。知識本身是一個無生命意義的符號系統(tǒng),單純的知識傳授會造成沉悶、乏味的局面。如果知識被賦予了人文的情感意義,就將充滿生命的活力。在輔導中,家長的情感無意中起著信號、感染和動力的作用,具有激發(fā)孩子求知欲以及心理催化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奧秘就是家長熱愛孩子?!奔议L對孩子充滿“愛心”,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孩子在“師愛”這種情感的沐浴下,才能愿學、樂學、上進。古人云:“親其人,信其道”。在輔導中亦然。如果孩子與家長縮短了心理距離,親近家長,與家長之間是一種相互信任,平等的關系,他就不會產(chǎn)生由于對家長有“恐懼”感到緊張,自然消除了不必要的鴻溝。
    3、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人們普遍認為,有了成功,才會有自信心。其實成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不一定英語成績好的孩子才算成功,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yōu)勢。關鍵在于家長是否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例如,有的孩子語音好,有的孩子書法好,有的孩子善于記憶單詞等。家長還應發(fā)現(xiàn)孩子微小的進步,并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少批評,少指責。家長的贊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激勵作用。丹麥教育家葉斯伯遜說過這樣一段話:“為什么小孩學習本族語學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點是,在學習過程中,小孩的每一個進步都受到成年人的贊揚,每一個試探也會受到關注與鼓勵。”心理學的研究與教育實踐證明,家長對孩子的肯定、贊揚和鼓勵,會使孩子上進的信心和決心。蘇霍姆林斯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對于每一位孩子尤其是學習困難生,我們家長應尊重他們,對他們的落后給予幫助,對進步則給予鼓勵,讓他們克服自卑感,自覺地,勇敢地抬起頭走路。相信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
    4、提高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愛因斯坦說:“把孩子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因此,家長應該不惜花時間研究如何激發(fā)、培養(yǎng)、發(fā)展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日常輔導中,家長應盡量以活潑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以靈活生動的形式進行講課和練習。在家庭中,家長把自己設在“導演”和“演員”的位置上?!皩А笔歉鶕?jù)教材的內(nèi)容編排輔導的程序,在引導孩子思維的過程中,家長始終把握啟發(fā)、指點、引路的程度,引孩子的思維上路,而不是包辦代替。在輔導過程中,家長一方面要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發(fā)揮不孩子的特長。在家庭輔導中,家長應結合教材內(nèi)容,設置情景,給孩子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就是要在“做”中學,在“做”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了興趣,孩子的學習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了。
    家長如果在輔導中力求做到了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用他們的愛心去激勵孩子的學習,孩子在英語學習中不但能逐漸消除“語言焦慮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而且還能使他們提高學習的興趣,取得較大的進步。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