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中國帝王列傳 明成祖(朱棣)

字號:


    永樂皇帝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攻敗侄兒建文帝后奪取帝位,在位22年,親征漠北返師途中病死,終年65歲,葬于北京昌平天壽山下的長陵(今北京十三陵)。
    
  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chuàng)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手上沾滿了鮮血。不過正如舊史家所說:“高(朱元璋)成(朱棣)肇造,享國長久,六七十年間,倉廩贍足,生齒繁殖。”因此朱棣也和朱元璋一樣,是個值個肯定的人物。
    ?
    朱棣(近年來學者考證,他實為高麗人公妃所生,為爭奪皇位而自稱太祖嫡子)十一歲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并于二十一歲就藩于北京,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jīng)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并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寧,他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zhèn)而存在的。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wěn)固??烧l知就是這個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間,在眾多忠臣猛將的指導下,迅速成長為了一位出色的軍事統(tǒng)帥,公元1390年,朱棣出兵攻伐元朝殘余勢力乃兒不花而獲得全勝,得到朱元璋的嘉獎,命其節(jié)制北部邊境兵馬,使朱棣的軍事實力大大加強。并屢次統(tǒng)帥諸將出征,威名大振。到洪武末年已經(jīng)成為北方最強大的一鎮(zhèn)諸侯。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進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提議下開始削番。朱棣竭力反對,當建文帝的矛頭直指自己時。朱棣也立即采取行動,殺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駐守大臣,并援引《皇明祖訓》中“有敢更改祖制者,以奸臣論處,”的條文,以“誅齊黃、清君側(cè)”為名,起兵靖難。由于洪武時期的功臣已經(jīng)被朱元璋殺戮待盡,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輕將領掛帥。但由于朝廷的兵力強大,雙方還是處在一個僵持的形勢下。而此時建文帝的軟弱就暴露了出來,由于他的一些決策錯誤,加之朱棣直導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朱棣占領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在群臣的“勸說”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號永樂。
    朱棣即位后,為清除建文余黨采取了血腥的政策。他首先下令清宮三日,殺死了皇宮中大部分的宮人、女官和太監(jiān)。接著,大肆虐殺不肯降服的建文帝舊臣。齊泰、黃子澄先后被他活活磔死(即分裂肢體)。兵部尚書鐵鉉被捕后押到京城,見了朱棣毅然背立,抗辯不屈。朱棣大怒,命人割下他的耳鼻,煮熟后塞入他口中,問他滋味如何?鐵鉉厲聲說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朱棣又命人當場將他一刀一刀地割死。文學博士方孝孺穿上一身孝服,哭入宮中,被朱棣命人投入大牢。幾天后,朱棣命他為自己登極草擬詔書,方孝孺將筆扔在地上哭罵道:“要殺就殺,詔書我是絕不會寫的?!敝扉φf:“即使你不怕死,難道連你的九族也不顧了嗎?”方孝孺大聲說就是滅我十族,我也不怕。說完拾起筆寫了幾個大字,朱棣一看,竟是“燕賊篡位”,氣得下令將方孝孺磔殺,同時又搜捕方孝孺的宗族親友和門生共十族873人全部殺死。對于愿意降服的建文帝舊臣如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人,朱棣卻又能既往不咎,量才錄用。
    朱棣雖然對建文帝的削藩決定不滿,但他執(zhí)政后也認為藩王勢力太盛,尾大不掉,對中央集權構成威脅,也決定削藩。朱棣憑持重兵在手,將眾藩王或遷南方,或廢為庶人,分別解除了各藩王的兵權。鞏固了中央集權。朱棣又設置了奴兒干都指揮司,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烏弟河、庫頁島等地。使上述地區(qū)歸屬于明中央政府。
    太監(jiān)的勢力在永樂朝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朱棣設置東廠加強特務統(tǒng)治,重用宦官開始干預明朝政事,使許多太監(jiān)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也是明朝宦官專政的禍根。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掃除了禁海閉關的痼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因為當時有人傳說建文帝從海上逃跑了,朱棣擔心建文帝會卷土重來,就派自己的心腹太監(jiān)鄭和下西洋去尋找。另一個原因就是朱棣為人好大喜功,當時中國被認為是世界中心,四海都應該來朝賀,因此他派鄭和下西洋去接各國的國王來朝賀,以襯托盛世。
    同時朱棣營建北京城和建造紫禁城,重修萬里長城。當時北方還不安定,隨時都有戰(zhàn)爭的可能,南京距離較遠,指揮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準備遷都。1416年開始修建北京宮殿,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并重新修筑了萬里長城,我們今天所見的長城實際就是明代長城。朱棣在文治上也頗有建樹,《永樂大典》的編纂就足以證明?!队罉反蟮洹肥墙饪N等人組織編修的,被譽為古代類書之冠。與清代的《四庫全書〉相比,《永樂大典》更具價值,因為他對古代的書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類,并沒有大的改動。而《四庫全書》卻有很多內(nèi)容被編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壞。因此《永樂大典》無愧于古代類書之冠的稱號。
    永樂十年以后,朱棣開始了北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北爭的頻率越來越快。朱棣一生共發(fā)動了五次北爭,除前兩次有所斬獲外,其余多為勞民傷財,使得剛剛恢復的經(jīng)濟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過五次漠北親征也解除了元朝復辟勢力的威脅。
    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北征,雖然他已65歲,且久病風痹,但仍堅持親征于人煙稀少的荒漠中,不過此次并沒有尋找到韃靼軍的蹤影。只利返程。行至途中病情加重,7月病逝于榆木川(今內(nèi)蒙古多倫縣西北),死前召見英國公張輔囑咐后事,并命傳位于太子朱高熾。
    朱棣死后,被謚為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公元1538年,嘉靖帝將他的廟號改為成祖,歷史上又慣稱為永樂皇帝。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