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中國帝王列傳 清圣祖(康熙)

字號:


    康熙皇帝——玄燁
    清圣祖,名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順治病死后繼位,為清入關后第二個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病死(另一說為大臣隆科多害死),終年69歲,葬于景陵(今河北省遵化縣西北)。
    
  康熙帝玄燁,生于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四日。玄燁的即位與其父不盡相同,應該說是一連串巧合的結果。玄燁六歲的時候,一次與其他皇子去給父皇請安,順治皇帝問他們長大要做什嗎,老二福全說要做一個好親王,輔佐皇帝治理天下;老三玄燁則說要做一個好皇帝,為百姓謀福,他的回答得到了順治皇帝的褒獎。但好景不長,順治皇帝深深地愛上了董鄂妃,而且,不久生下了皇四子,順治皇帝為表達對董鄂妃的一片真情,立即決定立皇四子為太子。就在這時,玄燁得了天花,在古代,天花是不治之癥,眼看玄燁就要死去,為了避免傳染,玄燁被移到了宮外救治。誰知,天花不知從何途徑傳染給了皇四子,雖經太醫(yī)的輪番診治,皇阿瑪,皇額娘的精心照顧,這個還沒來得及取名的小孩還是匆匆離開了人間。而不久,玄燁卻奇跡般的恢復了健康,失去了競爭對手,又得過天花得他,無疑成了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
    順治十八年(1661年),彌留之際的順治皇帝順理成章地將皇位傳給了玄燁,為大清王朝,也為黎民百姓選擇了一位好皇帝。如果說順治皇帝的即位是孝莊文皇后的英明決斷,是人力所為的話;那么康熙皇帝的即位就應該是上天的安排,是老天爺為黎民百姓選擇了一位好皇帝。
    康熙繼位時,年僅八歲,由鰲拜等四位大臣輔政。致使鰲拜結黨營私,嚴重危害了皇帝的統(tǒng)治??滴醢四?,年僅十六歲的康熙成功的翦除了專權鰲拜及其黨羽,隨后康熙作為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開始了其雄才大略的進取,其文治武功都值得稱道,使得康熙由守成之君變成了創(chuàng)業(yè)之君,締造了“康乾盛世”的輝煌。
    康熙的文治有許多可值得稱述的。他在位期間,重視農業(yè)生產,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廢除了原先滿人執(zhí)行的圈地制度,減少農民的賦稅,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農業(yè)的發(fā)展。康熙還修治大運河,使其全程暢通,溝通南北經濟的交流。在用人方面,康熙健全科舉取士,開博學鴻詞科,破格薦用人才;籠絡漢族地主階極,團結漢族部分知識分子;又開明史館,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書籍。
    唐熙還大力提倡自然科學,進行全國土地測量,完成《皇朝全覽圖》的繪制,在此基礎上進行稅制改革??滴跷迨荒?1712)頒布法令,規(guī)定人丁稅根據(jù)戶籍冊上現(xiàn)有的人數(shù)為準,以后額外增丁,不再多征??滴踉谖黄陂g還多次蠲免賦稅。粗略統(tǒng)計,康熙時期蠲免賦稅達五百多次。這些措施對鞏固和加強多民族的中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一個繁盛、統(tǒng)一的封建強國。
    作為一代雄主的康熙,他最大的建樹,還應該說是那赫赫的武功。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亂。所謂三藩是明朝的三個降清將領,三藩手握重兵,形成割據(jù)勢力??滴鯙榱思訌娊y(tǒng)一,于康熙十二年(1673)下令撤藩。三藩聯(lián)兵,聲勢浩大,舉起反清大旗,數(shù)月之間,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滴醯叟R危不懼,運籌帷幄,作出果斷的軍事反擊,同時采取政治攻勢,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滴醯倪@場勝利,也徹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遺民的反清之心,從此政治趨于穩(wěn)固。
    其次是降服了控制臺灣的鄭成功的孫子鄭克爽,使中國重新歸于統(tǒng)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挾平定三藩勝利之勢,命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軍進攻臺灣。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克爽投降。至此,在清初割據(jù)了四十年的臺灣重新回到了大陸的懷抱,維護了全國領土的完整。
    再次,康熙驅逐了入侵后盤據(jù)雅克薩的沙俄軍隊,遏制了沙俄帝國勢力的侵略。沙皇俄國乘清朝內部動蕩之機,入侵中國黑龍江省流域,并盤據(jù)雅克薩城??滴跖杀屩鹆吮P據(jù)黑龍江省流域雅克薩的沙俄勢力,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并設立黑龍江將軍,駐守北部邊疆。
    隨后康熙進兵新疆和西藏,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奠定了中國今日的疆域,這是康熙皇帝對于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的最大貢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帝年近七十,他為了表示敬老,曾將65歲以上的滿漢在職官員,以及告老還鄉(xiāng),得罪被遺送回原籍的舊官員,統(tǒng)統(tǒng)召入乾清宮,飲酒吟詩,直到黃昏才散席。參與盛會的有一千多人,故稱為“千叟會”。
    和康熙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滴豕灿腥鍌€兒子,諸子為了搶奪儲位,各自拉幫結派,明爭暗斗。他為挑選繼承人問題而費盡心血??滴跏哪?1675年),康熙立剛滿周歲的嫡長子允釢為皇太子,三年后感到不適當他廢掉。兩個月后,又重新立允釢為皇太子,二十四年后他感到太子權力過重,直接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同時生前過早地公開立儲君的弊端過多,所以他再次廢掉其長子,準備在臨終前留下傳位遺詔,暗立繼位人。他晚年最中意的是十四子允題,他特地任命允題為撫邊大將軍,派往邊陲去扭轉關系重大的西北戰(zhàn)局,以讓他建立功績,提高威望,為繼承皇位創(chuàng)造條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八日,康熙得了感冒,渾身發(fā)燒,經太醫(yī)醫(yī)治后好轉,就在暢春園靜養(yǎng)。據(jù)說,此時康熙親手寫了立允題為繼承人的遺詔。當時唯一能接近康熙的大臣,是負責京師警衛(wèi)的步軍統(tǒng)領隆科多。此人是皇四子胤禎的舅舅和親信,一心想讓胤禎繼位。然而康熙卻不中意于胤禎。隆科多趁機將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傳成“傳位于四子”。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突然死去,很可能為隆科多所害。
    有些學者認為,康熙在病危之際曾將諸子至面前,公開宣讀遺詔,除遠在西北的允題和被拘禁的允釢外,眾皇子大多在場,遺詔不可能被改纂改。并且遺詔用滿文寫就,纂改之事是子虛烏有。還有學者認為,康熙是突然死去,不可能留下遺詔。
    另有一說認為,皇四子胤禎素為康熙鐘愛,8歲時隨康熙出關北巡,10歲時出獵封為貝子,32歲時又晉封為親王,曾奉命掌管朝廷軍政、錢糧大權。當諸皇子露骨地為搶奪儲君而爭斗時,胤禎雖暗中培植勢力,表面上卻置于事外,博得了康熙的歡心,使康熙決意在皇十四子和皇四子之中選擇一個繼承人,最后選中了皇四子胤禎。
    康熙死后的廟號為圣祖仁皇帝,史稱康熙皇帝。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