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備棺上書的南包公

字號:


    海瑞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的清官。字汝賢,自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省)人,出自小官僚家庭,家境貧寒。伏闕上《平黎策》,中為舉人。初任南平教諭,后升任浙江淳安知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戶部主事時,上疏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逮入獄,世宗死后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銳意改革,疏浚吳淞江、白茆河,推行一條鞭法,令徐階等退還民田。后被高拱、張居正先后排擠,在家閑居16年。萬歷十二年(1585年)再出,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僉都御史,時已72歲,還極力主張嚴懲貪污。兩年后病死任上。由于為官清廉,敢于鋤豪強撫窮弱,平反一些冤獄,所以深得民心,在民間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紅袍”、“生死牌”等傳說。有《海剛峰集》傳世。
    少年清苦 南平教諭
    海瑞,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祖籍福建,南宋時遷到廣東番禺,洪武初年又遷到海南島。海瑞的祖父海寬曾任福建松溪縣知縣,有子侄海澄、海瀾、海翰、海鵬、海邁五人,其中海澄官至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其他還有三人中過舉人。唯獨海瑞的父親海翰無所作為。
    海翰娶妻謝氏,生下海瑞4年后,海翰便死去了。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謝氏性格剛強,靠僅有的十多畝祖田,和她替人作些針線活,才能勉強維持生活。謝氏對海瑞要求很嚴格,在這位賢良母親的影響下,海瑞奮發(fā)讀書,年少有志,他發(fā)誓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個不謀取私利,不諂媚權(quán)貴,剛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號“剛峰”,取其做人要剛強正直,不畏邪惡的意思。綜觀他的一生是實踐了這個準則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赴鄉(xiāng)試時,以一篇《治黎策》的文章而中了舉人。海南島的五指山是黎族聚居的地方,為反對明政府的殘酷壓迫,黎民經(jīng)常起而反抗。海瑞親眼看到明政府對黎族人民的血腥鎮(zhèn)壓,也看到黎族百姓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他們并沒有因為明政府的鎮(zhèn)壓而屈服。于是,海瑞認識到,政府對黎族主要是個政策問題,就寫了《治黎策》??墒?,就在海瑞上《治黎策》這一年,明政府又派總兵陳圭、總督歐陽必率兵攻打黎峒,殺死黎族百姓五千余人。海瑞非常憤慨,認為政府對他的《治黎策》根本未加注意。他再次上了《平黎疏》,認為政府屢次興動干戈,不但沒有征服黎民,而且激起黎民更激烈的反抗。使居住在海南島的黎、漢兩族人民都不得安寧。因此,海瑞主張選派得力大員來負責治黎工作,如若選人有困難,他愿自薦擔此重任。其辦法是在海南島開辟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的大道,交通便利了,黎、漢兩族接觸多了,隔閡便會逐步消除。他還主張在黎民聚居的地方“設(shè)縣所城池”,并將黎民按甲編制起來,和漢人同等對待?!镀嚼枋琛穲詻Q反對政府實行武力征服,而提出一系列的治黎政策。第一次顯示出他理政的才能。但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對他的《平黎疏》從來就未加注意,更談不上會由他來擔負治黎事務(wù)了。海瑞感到非常失望。但是這兩篇政論卻反映了海瑞卓越的政治見識和憂國憂民的勤政精神。
    按照明朝科舉選士的規(guī)定,中了舉人之后,便可以被任命為教諭,如果有人舉薦,也可以被任命為知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一月,海瑞被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然而,這時他已經(jīng)年近四十。海瑞辦事認真,因材施教,按學(xué)生程度不同分成四級,把《四書》作為基礎(chǔ)課,每人必讀,成績較好的或加《五經(jīng)》,或加《通鑒》,或進行性理之學(xué)的研究。對學(xué)生的品行、成績進行了嚴格的記錄,以便考查。他反對學(xué)生寫文章照抄書本,應(yīng)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在他看來,如果文章盡是照抄書本,就無異于陳詞濫調(diào)。
    海瑞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陳規(guī)陋習(xí)從來不買帳。他寫了一篇《嚴師教戒》的文章,提出了一個做人的標準,大意是:人不要白活著,要照著圣人的話去做。不白活著的意思,并不是要你去中高科,做大官。而是指,你如果到縣府衙門去當官,那時弄錢很容易,有好房子,也有漂亮的女人,你會動心嗎?金錢誘惑,你挺得住嗎?或者只會說不會做,只會對人說空話充當好人,見到大官就想巴結(jié),有一點成績就驕傲起來,別人有什么好的事,你便去搶先,自己的毛病,卻盡量掩蓋起來,干什么事都存私心。至于國家的大事業(yè),則連想也不敢去想。海瑞以此教人,也以此律己,認為上面這些事,哪怕占有一條,就對不住自己,也對不住祖先。他說,“我海瑞要是犯了以上任何一條過錯,就不如死的好?!痹谀掀疆斀讨I時,海瑞認為教師有教師的尊嚴,不能隨便向上司磕頭。有一天,延平府知府率一班官員到縣學(xué)來視察,按習(xí)慣,縣學(xué)里從學(xué)生到教諭都要跪著迎接。而海瑞卻只作揖為禮,不肯下跪,站在他兩邊的訓(xùn)導(dǎo),自然沒有這個勇氣,早已跪下,三個人兩邊兩人都跪下,唯海瑞挺立著,很象是一個筆架。官員們對他不滿,又不好正面訓(xùn)斥他,便稱他是“山字筆架”,以后便有人以此為外號,稱他筆架博士。又一次,巡按御史來南平,海瑞率學(xué)生到城門前迎接,縣里的官員都跪下了,海瑞仍以作揖為禮,沒有跪下??h里許多官員都為海瑞捏了一把汗,他卻泰然自若地站在那邊。
    海瑞的剛勁抗顏,自然得罪了上司,他看到這些官員威風張揚,對他很不客氣,心里不高興,就要求辭去南平教諭的職務(wù)。延平府的一些官員對他也不滿,早就想把他趕走。就批準了他辭去了教諭職務(wù)。但當時的知府比較明達,認為海瑞并沒有錯,就把海瑞勸住了,沒有讓他走。后來朱衡任福建提學(xué)副使時,喜歡海瑞的剛直,就把他調(diào)到正陽書院修書。
    痛打衙內(nèi) 智斗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六月,海瑞被提升到浙江淳安縣任知縣。淳安山多地少,百姓十分窮困,稅役負擔很重,更不合理的,農(nóng)民沒地和少地,卻要負擔虛數(shù)的土地的稅役,而大地主有權(quán)有勢,雖有土地幾百畝,卻無“分厘之稅”,海瑞對這種不合理現(xiàn)象,十分不平,決定重新清丈土地,按實際土地征稅、征役,從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nóng)民的負擔,為淳安縣生產(chǎn)的恢復(fù)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海瑞在淳安任內(nèi),制定興革條例,在整頓社會治安,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政績?yōu)闀r人所稱許。但最使百姓稱快的有兩件事,一是搏擊權(quán)貴,二是斷案精細。
    當時海端的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是權(quán)相嚴嵩的羽黨,出巡時到處敲剝百姓。公開宣揚要節(jié)約驛費,減少百姓負擔。實為巧立名目敲詐勒索。他的兒子胡衙內(nèi)依仗父親的權(quán)勢,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人們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胡衙內(nèi)帶領(lǐng)隨從一行人路過淳安時,驛站招待過簡,胡衙內(nèi)竟吊打驛吏。海瑞一聽,氣得七竅生煙,想收拾一下這個惡棍,就想了一條妙計,命令部下將胡公子抓起來痛打一頓,沒收其敲剝來的全部銀兩。然后修書一封,連同胡衙內(nèi)一起送給胡宗憲,說此人冒充總督公子,招搖撞騙,敲詐勒索,違反了總督大人關(guān)于驛費從簡、體恤百姓的規(guī)定,敗壞大人的名聲。為維護大人的名節(jié),本縣已予寧懲治,現(xiàn)押送府上,聽憑大人發(fā)落。胡宗憲看了信自是哭笑不得,也不敢聲張。
    另一件事是,嚴嵩的另外一個黨羽鄢懋卿,奉命以都御史巡示鹽政,所過之處,百姓就慘遭一次浩劫。海瑞就將鄢懋卿牌告中的“素性儉樸,不喜承迎”一語摘錄出來,寫了一封信給這個都御史,指出“你所到之處,并不象牌告中規(guī)定的這樣儉樸,而是鋪張供應(yīng),怕是地方官員瞎張羅。我如照牌告辦事,怕有怠慢之罪,如鋪張招待,又怕違背你體恤民力的指示?!彼谛胖羞€問鄢懋卿該怎樣辦才好。鄢懋卿知道海瑞這個人很難對付,就決計不到嚴州府,繞道到別地去了。嚴州百姓因為有海瑞擋駕,免遭一場浩劫。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項被人稱頌的政績,就是重視刑獄,辦案注重調(diào)查研究。因為他斷判了許多冤案,在嚴州府屬縣頗負青天之名。因此,嚴州府各縣遇有疑難案件,也移到淳安縣處理。如《吳吉祥人命參語》所記錄的,就是建德縣吳吉祥在義父吳湘家做工,堂叔吳鑭上山偷砍木柴,和吳吉祥互相扯打,吳吉祥用木棍將吳鑭打死。建德知縣問了吳吉祥斬首罪,但甲首吳拱翠因與吳湘有隙,就買通吳吉祥,一口咬定是吳湘讓吳吉祥打死吳鑭的,推官復(fù)審時,擬改判吳湘犯“主使人毆打”罪,處以絞刑。海瑞受嚴州府之委托辦理此案時,對吳吉祥先承認是他打死吳鑭,后來又翻供,說是吳湘主使。便從吳拱翠和吳湘之間的矛盾入手,進行了認真分析和調(diào)查研究,斷為吳鑭系吳吉祥打死,問以斬罪,與吳湘無關(guān),案情大白。如是這種疑難案件,在淳安任內(nèi)還有《徐繼人命參語》、《邵守愚人命參語》、《胡勝榮人命參語》、《吳萬人命參語》等多件記錄,說明海瑞辦案十分認真,人命關(guān)天的案件,絕不敢疏忽從事。
    海瑞在淳安政績很好,為時人所稱贊。但他因為得罪了胡宗憲、鄢懋卿,原已調(diào)升嘉興通判的海瑞,還未上任,就被鄢懋卿的同黨袁淳捏造罪名彈劾而削去職務(wù)。后來經(jīng)原任福建提學(xué)副吏的朱衡(此時已在京任吏部尚書)力薦,才重新委派海瑞任興國知縣。在興國一年半時間,編制了治理興國的《興國八議》,又清丈田畝、裁減冗官,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政績卓著。
    備棺上疏 議論朝政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瑞被調(diào)入京城,擔任戶部主事。作為朝廷命官,海瑞不能不憂慮起國家大事。當時明王朝已趨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官吏貪污成風,百姓困苦不堪,軍備不整,俺答(韃靼族首領(lǐng))、倭寇不斷侵擾。然而,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熄,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以來就不上朝理事,他拜方士陶仲文為師,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國家興衰得失,全然不顧。
    明世宗服食最久的則是“紅鉛”,這是一種以處女第一次經(jīng)血煉制、再配以參茸等制成的丸藥。為收集少女經(jīng)血煉制這種“不死藥”,大量從民間征召少女入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從京師地區(qū)采選8至14歲少女300人入宮;嘉靖三十四年九月,又采選10歲以下的少女160人。兩個月后又從湖廣、承天府選民女20人。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又選錄宮女300人。在采集經(jīng)血的過程中,宮女們備受摧殘和侮辱。服食紅鉛,導(dǎo)致世宗更加縱欲,這那里是長生之術(shù)?分明是一條速死之道。自詡為一代英主的明世宗竟昏聵愚癡到如此地步。
    海瑞為使明王朝能長治久安,遂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寫下了歷史上著名的奏疏。名為《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亦稱《治安疏》。他上疏的目的一開始就作了交代,即“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彼诎阎旌裣ê蜌v代賢君進行一一對比之后,尖銳地指出,由于皇帝不理國政,賢愚不分,獎罰不明,造成“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的嚴重局面,而皇帝卻一點也沒有覺察到。海瑞指出:現(xiàn)在賦役比平時增加許多,加上皇帝信佛,到處營造宮殿,百姓被弄得十分貧困。全國百姓都在罵皇帝,說“嘉靖者,言家家皆凈無錢用也?!?BR>    海瑞在疏中對皇帝是非曲直不明,也提出尖銳批評:“目今朝廷官員,以皇上求得天桃天藥,相率進香,相率表賀,并在全國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工部極力經(jīng)營,取香進寶,戶部也派人四出尋找天桃天藥。陛下誤舉,諸臣誤順,幾乎沒有一人敢對你說真話的。許多大臣大都迎你所好,而阿諛奉承,昧著良心,來歌頌陛下,這樣下去還了得啊!”對于朱厚熄求長生不老,海瑞指出,陛下的錯誤太多了,但最大的錯誤是在于修醮,求長生不老。你想想,堯、舜、禹、湯、文、武都是古代圣賢,也未能久世不終。自漢、唐以來也沒有見到一個方士能活到現(xiàn)在。你所尊崇的陶仲文,是教你長生之術(shù)的,然而,陶仲文不也死了嗎,陶仲文既然不能長生,陛下到哪里去尋求長生不老呢?”海瑞對皇帝進行了激烈的批評之后,也提出不少具體建議,希望朱厚熄能潛心管理朝政,做到“敦本行以端士習(xí),止上納以清仕途;久任吏將,以責成功,練選軍士,以免招募?!本C觀全部疏文,海瑞對皇帝是赤膽忠心的。不過,在封建專制極權(quán)的制度下,這樣指責皇帝,在封建社會是很少見的。海瑞確實是有過人的膽量的,為了本階級的利益,他冒死上了《治安疏》。
    果然,皇帝看了這道疏文之后,十分生氣,把疏文丟在地上,表示對海瑞的憤慨。但想了一想,卻又撿了起來,覺得海瑞的言辭確是擊中了自己的要害,便嘆口氣說:“此人倒比得上比干,只是我并不是紂王啊!”但朱厚熄還是不能愿諒他,下令“趕快把海瑞抓起來,不要讓他跑掉!”宦官黃錦佩服海瑞的骨氣,想袒護他點,就告訴朱厚熄,說海瑞是書呆子,上疏之后,連棺材都買好了,看樣子是不會逃跑的。朱厚熄愣住了,雖然沒有立即把他抓起來,但過了幾天,還是命令把海瑞交錦衣衛(wèi)訊問,定了死罪?!吨伟彩琛房赡墚a(chǎn)生的后果,海瑞自然是清楚的。所以他在上疏之后,便將僅有的二十兩銀子送去給他的同鄉(xiāng)好友王宏誨,拜托辦理后事,回家以后,自己買了一口棺材,并把家中僮仆一一遣散。他知道,皇帝一定要治他死罪的。他曾經(jīng)感慨地對王宏誨說:現(xiàn)在醫(yī)國的只有一味甘草,處世的只是一味鄉(xiāng)愿。海瑞被判了死刑之后,朝中正直的大臣對他表以無限同情,但懾于封建帝王的淫威,誰也不敢公開出來打抱不平。當時有個廣西人何以尚在戶部當司務(wù),也算是海瑞的同事,上疏要求釋放海瑞,朱厚熄立即命令將他逮捕入獄,嚴刑逼供。徐階當時在京任首輔大臣,他比較正直,有時乘工作之便,也勸朱厚熄不要加罪海瑞,朱厚熄也明白海瑞的話雖然刻薄,但也不得不承認海瑞說的都對。在這種情況下,海瑞雖然判了死刑,朱厚熄卻始終沒有命令執(zhí)行。而掌握錦衣衛(wèi)的太監(jiān),因為海瑞上疏矛頭是對準方士,多少也有點同情海瑞?;实鄄幌铝钐帞睾H?,他們也絕不會去催辦。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冬天,朱厚熄病死了。獄吏知道海瑞不但要獲釋,而且還要當官的,就辦了酒席來請海瑞,并告訴他皇帝已死,海瑞聽了痛苦不已,把剛才吃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說明海瑞雖然罵皇帝卻是忠于皇帝的。不幾天,海瑞被釋放,復(fù)任戶部云南司主事,隨后又改任兵部武庫司主事,隆慶元年(1567年),調(diào)任專管皇帝璽印的尚寶司司丞,之后又調(diào)任大理寺寺丞,專管平反冤獄。這一年冬天,調(diào)任南京右通政。海瑞出獄后被很快提升,這和徐階、朱衡等的提攜是有關(guān)系的。
    應(yīng)天巡撫 鋤強撫弱
    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年)五月,海瑞升任應(yīng)天巡撫。應(yīng)天巡撫轄蘇州、常州、松江、鎮(zhèn)江、徽州、太平、寧國、安慶、池州、廣德等十府,為明王朝財賦之區(qū),號稱全國最富庶的地方。
    海瑞到任之前就發(fā)布一個通告,聲稱他上任以后決心“革黜貪官污吏,搏擊豪強,矯革浮淫,鱉正宿弊?!眰涔咨蠒暮H穑?nèi)外無人不知,百姓稱這位不怕死的“海主事”為“海青天”。他的嚴令一頒布,有如烈日秋霜,風物頓易。十府百姓拍手稱快,劣紳貪官則惶惶不可終日。有個顯赫的權(quán)貴,把自己的門第漆成紅色的,以示招搖,聽說海瑞要來了,一夜之間就改漆成黑色的;一個太監(jiān)任監(jiān)江南織造,歷來驕橫侈縱,地方上無人敢管。聽說海瑞要來了,遂將八抬大轎,改成四人肩輿,車馬隨從也減少了許多。有的甚至棄官解綬,遠逃外省避風。海瑞在應(yīng)天十府的官場中造成一種威懾的力量。海瑞到任后,吳淞江一帶正鬧水災(zāi),萬頃良田泡在水里,收成無望。應(yīng)天十府,所謂王朝財賦之區(qū)、全國富庶之地,已是名存實亡。由于貪官污吏的盤剝,加上連年受災(zāi),百姓糧、役負擔特重,家家窮得苦不堪言。
    面對著絕收的莊稼,海瑞深知上任后的當務(wù)之急:一是治水,二是救災(zāi)。
    海瑞親自赴災(zāi)區(qū)實地勘查。吳淞江是引太湖水經(jīng)黃埔江人海的。但由于多年來水利官員曠職不修,吳淞江河床泥沙大量淤積,太湖的水流不出來,奔涌回溢,便造成了巨害。而地處常熟縣境內(nèi)的白茆河,也因多年沒有疏浚,河床增高,以至水患不能流泄通過。他認為疏浚吳淞江、白茆河是“國計所需,民生所賴,修之舉之,不可一日之緩也。”
    海瑞同時看到,當?shù)仞嚸裆醵?,處于饑餓無食狀態(tài)。如果不修治江河,也不能看著百姓活活餓死,開倉賑濟勢所必然。于是他在奏疏中提出“興工之中,兼行賑濟”的以工代賑之策。
    海瑞的以工代賑收到預(yù)期的效果,一方面是所有費用“不取之民,不損之官”,只用本來就應(yīng)用作救濟的倉庫積儲就能解決;另一方面,也穩(wěn)定了饑民的情緒,海瑞說因為實行“興工之中,兼行賑濟,千萬饑民,稍安戢矣。”更重要的是由于吳淞江、白茆河的治理,在一個時期內(nèi)消除了三吳地區(qū)的水患。就連當時反對海瑞的大地主淞江人何良俊也不得不承認:“前年海剛峰任應(yīng)天巡撫,遂一力開浚吳淞江。隆慶四年(1570年)、五年(1571年)這個地區(qū)皆有大水,百姓沒有遭受水害,即開吳淞江之力也。如果沒有海瑞倡開吳淞江,怎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功呢?”就連海瑞的政敵,也不得不私下驚嘆曰:“萬世功被他成了?!?BR>    海瑞到任后,仍然按照舊制,每逢初二、十六這兩天放告。但每次放告,都有三四千人次之多。針對這種情況,海瑞提出嚴禁誣告,告狀必須有事實為據(jù)。同時也為告狀人提供方便,他宣布除初二、十六以外,凡屬人命、強盜、貪官案件隨時都可來告。海瑞還規(guī)定凡是鄉(xiāng)官、舉人、監(jiān)生到衙門拜見官員或派人投信投訴的,一律實行登記制度,以防止他們影響執(zhí)法、干擾辦案。海瑞從大量的案件中發(fā)現(xiàn),告狀內(nèi)容大多是告鄉(xiāng)官奪產(chǎn)。他上任當年的十二月份,僅華亭縣告鄉(xiāng)官侵占田產(chǎn)者就有幾千人。多年來地方官員對于百姓告狀,一直不敢受理,有的甚至偏袒保護。于是海瑞決定從逼鄉(xiāng)官退田入手。
    而當時華亭最著名的鄉(xiāng)官要算徐階和他的弟弟徐陟了,徐階歷官禮部尚書、建極殿大學(xué)士等職。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為高拱排擠,去首輔宰相之職,歸隱家鄉(xiāng)。他借“投獻”為名,大量兼并土地,其子弟橫行鄉(xiāng)里,無惡不作,極為當?shù)匕傩账春蕖?BR>    但如上所述,徐階對海瑞有深恩厚情。當年海瑞因上“治安疏”,在朝房等死之時,徐階曾設(shè)法救過海瑞。世宗死后,海瑞的復(fù)出、升遷,乃至海瑞的現(xiàn)職都與徐階的提攜不無關(guān)系。如果循私當不可追究徐家的所作所為。但是,如果那樣做,要在淞江實行均田均稅,也就成了空話。海瑞畢竟是個剛勁不阿的人,他不為個人恩情所左右,下令逼徐階退田,并將徐府成千名家奴遣散一大部分。對徐階的兒子徐潘、徐琨判罪充軍,三兒子徐瑛革職為民。徐階退田是被逼的,他看到海瑞鐵面無私,不退一點不行,就玩了一些花招,把一部分土地改記在兒子名下。海瑞一眼看穿了徐階的伎倆,他在《復(fù)徐存齋閣老》一信中說:“近閱退田冊,知盛德出人意表,但所退數(shù)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也。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須臾而散,公以父改子,無所不可?!毙艑懙每蜌?,有寬淆之意,但對其退數(shù)不多,卻十分不滿,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父改子”的事實,語氣柔中有剛,還是很嚴厲的。他在《復(fù)李石麓閣老》的另一封信中還說:“存翁近為群小所苦,產(chǎn)業(yè)之多,令人駭異,亦自取也。若不還之過半,民風刁險,可得而止耶。”在海瑞的計劃中,徐階至少必須退田一半。
    應(yīng)天巡撫任內(nèi),是海瑞政績最輝煌的時期。但是,好景不長,海瑞正在盡心施展抱負時,和應(yīng)天十府有關(guān)聯(lián)的朝野官員卻對海瑞群起而攻之。首起發(fā)難的是給事中舒化,以海瑞做事“不達政體”,應(yīng)召到南京任清閑之職。另外一個給事中戴風翔以海瑞“包庇奸民,魚肉措紳,沽名亂政”,彈劾海瑞。對此,海瑞十分憤慨,他在《被論自陳不職疏》中對戴鳳翔的誣蔑進行逐條反駁。指出:“鳳翔不考其初,據(jù)今日論,謂民為虎,鄉(xiāng)官為肉,不知鄉(xiāng)官二十余年為虎,小民二十余年為肉,今日鄉(xiāng)官之肉,乃小民原有之肉,先奪之,令還之,原非鄉(xiāng)官之肉,況先奪其十百,今償其一,所償無幾。臣竊恐鳳翔居鄉(xiāng),亦是此景鄉(xiāng)官也?!狈瘩g嚴詞義正。但是,海瑞還是被罷免應(yīng)天巡撫之職。應(yīng)天府百姓聽海瑞被解職都哭泣于道,大家不忍心讓他離去,家家繪制海瑞之像,年年祭之。然而,海瑞畢竟被趕走了,應(yīng)天十府一切都照舊的軌道復(fù)行。這一事實,說明當封建王朝在走下坡路時,盡管海瑞的改革是有利于明王朝長治久安的,但也得不到皇帝的支持,海瑞宏圖不能施展,心灰意亂地回到海南島偽瓊山老家。
    晚節(jié)不渝 兩袖清風
    海瑞被解職回鄉(xiāng)以后,很少和人交往,陪著年過古稀的老母過著清貧的生活。這對于海瑞來說,也是自得其樂。海瑞四歲喪父,靠謝氏撫養(yǎng)成人,他對老母十分孝順。剛到南平任教諭時,就把謝氏接到任上一起生活。據(jù)說,在淳安任上,有一天海瑞買了二斤肉,一下子買二斤肉在海瑞的生活中是少有的,人們很奇怪,經(jīng)一打聽才知道是為母親做生日,此事后來被浙督胡宗憲所知,笑其寒酸,被當笑話傳了出去。但這件小事,正好可以知道海瑞為官清廉,按照舊習(xí),知縣為母親祝壽,正可乘機發(fā)一筆大財,而海瑞卻因只買二斤肉而被譏笑傳聞。海瑞在瓊山的全部財產(chǎn)仍然是出仕之前的十幾畝祖業(yè)田,在海瑞手里沒有增加過半畝田地。當時有人告訴海瑞,瓊州府一帶有人借海瑞名義買田放債,海瑞很生氣,他在給瓊州知府的一封信中說:生自為官以來,“俸金所入,僅僅足用,余無分文可債可貸,田業(yè)止祖余糧一石二斗,外來增一畝一升,有以二事呼瑞進狀者,皆作偽也。乞臺下一查治之,勿少假貸?!?BR>    海瑞卸職后不久,老母謝氏就死了,夫人王氏和兒子也都相繼。病故,只有兩個年輕的侍妾陪伴著他生活。在孤寂中,海瑞度過了十六個年頭。由于沒有俸金收入,生活不濟,海瑞經(jīng)常替人寫應(yīng)酬文章,諸如《贈史方齋升浙藩大參序》、《贈李太守母七十壽誕序》、《賀屈之禮生子序》等等,不下幾十篇,獲取一點薄酬,以補生計之不足。
    自從海瑞退職還鄉(xiāng)以后,雖有朝中官員多次替海瑞說話,薦舉海瑞重新仕職。但是,當時權(quán)臣張居正和海瑞有矛盾。海瑞卸職時,張居正從中做了許多手腳,他自然不希望海瑞復(fù)職。張居正死后,萬歷十三年(1585年),明神宗朱翊鈞任命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后來又改南京吏部右侍郎;這時海瑞已經(jīng)七十二歲了。年紀雖大,但他的剛勁廉潔卻不減當年,
    按照明朝體制,南京是陪都,雖然也設(shè)五府、六部,但不能決定國家大事,是安排一些政治上失勢的高級官員的地方。但是,海瑞并沒有因為居職清閑,就無所作為。海瑞從瓊州來到南京是一無所有。不少人趁機給他送禮。但海端認為在朝廷做官和在家不一樣,各衙都不應(yīng)前來送禮,“此酬彼答,殊為虛偽?!辈岩呀?jīng)送來的禮物一一送回,同時發(fā)出布告,嚴禁向新任官員送禮。就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人敢來送禮了。與此同時,海瑞還明令禁止在京各衙門向百姓攤派物品。他說,這樣一個南京城,要百姓負責供給朝廷的成百成千官員的物品,百姓不是負擔太重了嗎。因此,他明確規(guī)定,除了原先規(guī)定必須供應(yīng)的之外,一分一文也不許多取,否則嚴懲不貸。但是,當時明政府官員已十分腐敗,貪污成風?海瑞認為要禁止貪污,就要實行朱元璋懲辦貪官的嚴刑峻法……這樣,就引起許多朝官的反對。反誣海瑞是以“清平之世,創(chuàng)聞此不祥之語”。提學(xué)御史房寰首起上書,彈劾海瑞,說海瑞本“一介寒士”,卻以圣人自許,并責問海瑞要把圣上置于何位。挑撥皇帝和海瑞的關(guān)系,好在這一次神宗朱翊鈞還沒有昏頭,他體念到海瑞的忠誠,撫慰挽留,對于海瑞辭職引退的請示沒有批準。
    萬歷十五年(1587年)十一月,海瑞在南京病故,死于任上。臨死前三日;兵部送來的薪俸中,多算了七錢銀子,海瑞即刻讓人給退回去了。所言之事,無一語及私。
    海瑞身后凄涼,他沒有兒子,喪事全由同僚為之操辦。清理他的全部家產(chǎn),只有銀子10余兩。同僚湊錢支付了喪葬費用。僉都御史王用汲吊喪時到他家一看,大為驚嘆。只見他家的床帷,都是用粗制的葛布縫的。箱籠破爛,不知用了多少年了。他感到連窮書生家里的東西都不如,不由得流下辛酸的眼淚。
    海瑞病故的消息發(fā)出后,整個南京城都為他悲痛。全市的生意和娛樂活動都自動地停了。當他的靈柩送到江面上時,穿白衣白帽送喪的人群擠滿了長江兩岸,沿江近百里為之哭泣,處處有人酹酒致祭。明神宗朱翊鈞聽到這些事,也很過意不去,下令替海瑞舉行隆重葬禮,追贈海瑞為太子太保,謚忠介。
    海瑞的一生,是反對貪官、主張節(jié)儉,和豪強地主進行了不屈斗爭的一生。他為官清廉,所在任內(nèi),清丈田畝,改革賦稅,興修水利,所有這些,對發(fā)展生產(chǎn)是有積極作用的。他的許多事跡,一直到今天還在民間廣泛流傳。他實事求是,敢說真話的精神,為歷代人民所稱頌。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