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元代著名的政治家

字號: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蒙古乃馬 真后三年(1243年),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成吉思汗時,長期 掌管文書;在窩闊臺汗時,官至中書令;為用兵西域,統(tǒng)一北方,出 謀劃策;引導蒙古走向漢化,建立各種規(guī)章制度,出過不少力,對蒙 古立國中原起過不少積極的作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歷 史上有很大貢獻的人物。
    北國臥龍 艱難時世
    金朝,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六月二十日,在首都燕京(今北京)西山,一個新的生命在尚書右丞耶律履的宰相府中誕生了。耶律履這年六十歲,得了這個孩子,當然非常高興。在這以前,耶律履雖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辨才和善才,這時都已長大成人,可是其才平平,尚未出仕,看來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因而對這個晚年所得的幼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常常對家人說:“這孩子是我們家的千里駒,將來必定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yè)。”可是,他仔細想一想,大金國昔日的威風雖然還勉強支撐著,但種種腐敗的跡象都已逐漸顯露出來了,國勢日微,這孩子的才干再大,恐怕也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古人不是說過“楚雖有材,晉實用之”嗎?金國既然沒有他施展才干的機會,就讓他到其他地方去干一番事業(yè)吧。于是給這孩子取了個寓意深遠的名字:楚材,字晉卿。這個名字,既寄托了當父親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那個時代艱難的形勢。
    耶律楚材出生的時代,確實是艱難的。大金國在北方的統(tǒng)治,從太宗天會五年(1127年)算起,到這時已經六十多年了,朝氣蓬勃的全盛時期已成過去,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出來,開始進入了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而且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了。從國際形勢看,偏安東南的宋王朝并未忘懷收復北方的失地,不時在淮河沿岸挑起武裝沖突;立國靈武的西夏,也趁機與南宋交結,在西部邊境進行侵擾;新起的蒙古,更是雄心勃勃,在北邊不斷發(fā)起進攻,難于應付。在這三面夾攻的形勢下,金朝統(tǒng)治者不得不加強戰(zhàn)備,訓練軍隊,防邊守關;這樣一來,不僅軍費開支與日俱增,加重了財政困難,而且人心惶惶,引起了社會的不安。同時,政府的財政由于政治腐敗,機構龐大,奢侈浪費驚人,開支不斷增加,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再加上黃河在這時多次決口,出現(xiàn)了三次大泛濫,大批農民死亡破產,流離失所,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稅收減少,財政狀況更加困難。統(tǒng)治者為了彌補財政上的虧空;便大量發(fā)行交鈔(紙幣),十貫百貫千貫萬貫,面額越來越大,價值越來越低,到后來一萬貫還買不到一個燒餅;不得已又發(fā)行寶貨(銀幣),與銅錢、交鈔.并行,比價經常變動,幣制十分紊亂,物價持續(xù)飛漲,廣大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也日益加劇,皇室之內、權臣之間,黨同伐異,爭奪不已,殺機四起。章宗時,殺了妄圖奪權的鄭王永蹈、鎬王水中;章宗死,衛(wèi)王即位,權臣胡沙虎發(fā)動政變將他殺死;宣宗即位,大將術虎高琪又將胡沙虎殺死。這種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爾虞我詐、互相殘殺,反映了政治局勢的不穩(wěn)。有材料說,金朝后期“疆土日益縮小,將帥乏人,士兵不能戰(zhàn)斗,地方官貪殘,百姓流亡,盜賊滋起,”病狀非常嚴重;能否對當時的政治,進行一些改革,謀求國勢的中興呢?不行。因為當時金國的統(tǒng)治已經腐朽,喪失再生的活力了?!盀樵讏?zhí)者往往無恢復之謀,上下同風,只以茍安目前為樂,凡有人言當改革,則必以生事抑之”,“宰執(zhí)用人必擇無鋒芒、軟熟易制者”。真正銳意改革,有點鋒芒的人物是出不來的??磥?,誰也挽救不了這個大廈將傾的局勢了。
    不僅金朝的國事令人心摧,不可聞問;而且耶律楚材的家事,也突然發(fā)生變故,有些不堪回首話當年了。耶律家族,本是契丹皇室的后裔,楚材的八世祖是遼太祖的長子東丹王突欲,七世祖婁國是遼國的燕京(今北京)留守,其后數(shù)代,任職將軍、太師者,頗不乏人。遼末,伯祖德元始歸金,被任命為興平軍(今河北盧龍)節(jié)度使;其子履,即楚材之父,博學多藝,受知于金世宗,歷官翰林待制、禮部侍郎;章宗即位,以定策功,升任禮部尚書;參知政事,不久又升為尚書右丞,成為有很大權力的宰相。耶律貴族之家的權勢,達到了頂點。然而,就在這時卻發(fā)生了突然的變化。紹熙二年(u91年)的六月,耶律楚材出生剛滿一歲,他的父親耶律履便生病去世了。耶律楚材的兩個哥哥也只二十歲,尚未出仕,家道中衰,已成必然的現(xiàn)實了。
    幼年喪父,耶律家的衰落,對耶律楚材的成長當然要發(fā)生很大的影響。耶律履雖然官居宰相之職,俸祿可能很優(yōu)厚,但他平時仗義疏財,樂善好施,受到人們的稱贊,“文獻陰功絕比倫,昆蟲草木盡承恩,”卻不善于置家,一旦去世,竟然沒有給家人留下一份可觀的遺產。后來,耶律楚材在自己的詩中回憶他的父親:“入仕三十年,廟堂為柱石,重義而疏財,后世遺清白;”不會完全是假話,“我考文獻公,清白遺四壁,”大概確實是沒有很多遺產的。盡管這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某種程度的拮據和不便,有時不免感嘆“余生嘆不辰,”但貧困的·生活也能磨練有志者的意志,“貧困志不渝,未肯忘平昔?!币沙谋硎緢詻Q要干出一番事業(yè)來。
    耶律楚材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自幼便在他的母親楊夫人的教育下,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學習,“繼夜誦詩書,廢時毋博奕”,學習非常用功,時間抓得很緊,每天晚上都讀書到深夜,決不為了貪玩賭棋而浪費時間。楊夫人“挑燈教子哦新句,冷淡生涯樂有余,”生活雖然清苦,看到孩子學習努力,可望成才,也自有一番樂趣。耶律氏族雖然出身契丹貴族,但很早就接受漢化,對傳統(tǒng)的漢族封建文化造詣頗深。耶律突欲自幼學習漢籍,精通漢文,能用漢文寫作,政治上積極主張采用漢法,反對力圖保持契丹舊制的母后,矛盾激化后被迫“載書浮?!?,逃到中原。耶律履更是“通六經百家之書”,漢文詩詞寫得很漂亮,五歲時就寫出過“臥看青天行白云”的詩句,及長,以文章行義受知于金世宗,歷任經史院編修官、翰林院修撰等職。到耶律楚材出生時,耶律氏早已是一個充分漢化的封建士大夫書香門第了。耶律楚材在父親去世后,經濟狀況雖然不太好,但學習的條件還是優(yōu)越的,經過他的艱苦努力,短短幾年中,竟然學到了不少知識。據說,他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shù)及釋老、醫(yī)卜之說。而且文思敏捷,下筆為文,奮筆直書,很少改動,好象頭一天就作好了似的。
    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耶律楚材十七歲,根據他學習的情況可以出仕了。按照當時的制度規(guī)定,宰相之子享有賜補政府機關佐武官的特權,可是耶律楚材寧可不要這個特權,希望參加正規(guī)的進士科考試。章宗認為舊的制度不應輕易更改,特別下了一道敕令要當面對他考試,親自詢問了幾件疑難案件的處理,同時參加考試的十七個人中,耶律楚材回答得最好,便正式任命他為某個政府部門的掾官(是協(xié)助長官,掌管文書,辦理日常行政事務的官)。權力雖然不大,但對一個十七歲的青年來說,初入仕途,鍛煉鍛煉,也是大有好處的。
    耶律楚材正式進入仕途了,然而這條道路并非十分通暢平坦的。當時,官場已經非常腐敗,真正有才干的人是很難得到重用的。耶律楚材在一首詩中曾經談到他的侄兒耶律正卿,“學書寫盡千林葉,習射能穿百步楊,”文武雙全,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曾陪劍佩待明昌”,當上了章宗的侍衛(wèi),可是仍然不被重用,結果還是“榮枯枕上夢黃粱。”耶律楚材自己當然也不會有更好的遭遇,盡管他工作得很努力,干了六七年,仍然只不過是一個開州同知,除了協(xié)助知州處理一些日常事務外,實際上沒有多少事情可干。這對一個志欲“輔翊英主”,精力旺盛的青年來說,當然會感到生不逢時,前途渺茫,心灰意冷了。
    金宣宗貞祜二年(1214年),為了逃避蒙古南下的威脅,把首都遷往南京(今開封),耶律楚材的全家也隨同南下,只有他本人被燕京留守完顏承暉留了下來,被任命為左右司員外郎。名義上的職務是分掌尚書省所屬六部的日常章奏,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寄祿官,并無實際職掌,還是白拿錢吃閑飯,不干事。不久,蒙古兵圍困燕京,形勢越來越緊張。耶律楚材被困城中,絕糧六十余日。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五月,城被攻陷。從此,耶律楚材便與金政權和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
    耶律楚材眼看金朝的大勢已去,國破家亡,前途渺茫得很,便“將功名之心束之高閣,”拜萬松老人(行秀)為師,學習佛理。他杜絕人跡,屏斥家務,專心一意,進行參禪,雖遇大寒大熱,也從不間斷,焚膏繼晷,廢寢忘餐,沒日沒夜的修煉了三年,終于參透了禪理,接受萬松老人授予的顯訣,成了燕京城中著名的佛教信徒。不過,遁世脫俗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致主澤民才是他的根本志向。他認為,“窮理盡性,莫尚佛法;濟世安民,無如儒教?!焙唵蔚恼f,就艱難的時世,磨練了耶律楚材,經過他自己的刻苦學習,不僅樹立了經邦治國的雄心壯志,而且作好了兩種準備;“否,則以簡易之道治一心;達,則以仁義之道治四海?!彼?,在等待著時局的發(fā)展,等待著機會。
    投軍蒙古 萬里西征
    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在南征北戰(zhàn)過程中,逐漸感到人才的重要。為了征服戰(zhàn)爭的繼續(xù)進行和擴大,他需要各種人才。這時,打聽到在他統(tǒng)治下的燕京城中,有個博學多藝的耶律楚材,便派專使前來禮聘,耶律楚材陷在燕京城中已經三年了,過著隱居式的生活,除了禮佛參禪而外,無事可干,這時得知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要召見他,感到是一個圖謀進取的好機會,不應輕易放過,便立即應召,跟隨來使欣然上道了。后來,他有一首詩講到這件事,“圣主得中原,明詔求王佐,胡然北海游,不得南陽臥。”心情是很愉快的。
    當時,成吉思汗正在準備西征,其行在遠在克魯倫河的上游與臣赫爾河合流之處,今屬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肯特省。耶律楚材于三月十六日從燕京出發(fā),過居庸(今居庸關),歷武川(今河北宣德),出云中(今山西大同),抵天山(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穿越浩瀚的大沙漠,于六月二十日左右到達行在。耶律楚材看見這里車帳如云,將士如雨,馬牛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真是一個千古少有的盛大場面,心中非常高興。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到了,馬上召見,看到這位身材修長,胡須長得很漂亮,聲音宏響的偉丈夫,說道,“遼金世仇,我為你報了仇?!币沙拇鸬溃骸澳鞘呛茉缫郧暗氖铝?。從我的祖父開始已經入侍金朝,既然作了臣下,怎敢與君為仇呢?”這幾句話講得非常得體,成吉思汗聽了很滿意,認為這個人值得信任,便讓他作自己的親隨,不離左右。耶律楚材很快便以其淵博的學識,受到成吉思汗的寵信。成吉思汗對他很親切,經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稱為“吾圖撒合里”,蒙古語就是“長胡子”的意思。耶律楚材終于在風云變幻的年代里,找到一個可以施展才干的機會了。
    然而,一個新來歸順的儒生,想在以武力取天下的軍事貴族中;取得充分的信任和鞏固的地位,是很不容易的。有個名叫常八斤的人,以善造弓,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因而非常矜驕。有一次竟然當著耶律楚材的面對成吉思汗說:“現(xiàn)在正是用武的時候,耶律楚材是個儒生,對打仗的事一竅不通,有什么用處?”耶律楚材聽了并不生氣,從容答道:“治弓尚且須用治弓匠,難道治天下就不須用治天下匠嗎?”成吉思汗聽了覺得有理,對耶律楚材更加親信重用了。
    從蒙古太祖十四年到二十年(1219—1225年),成吉思汗進行了著名的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是對中亞的花刺子模用兵。在整個戰(zhàn)爭過程中,耶律楚材一直跟隨在成吉思汗的身邊。這一時期,耶律楚材的主要工作和貢獻,有以下幾點。
    一是擔任成吉思汗的必閹赤,掌管文書。當時,蒙古立國未久,諸事草創(chuàng),各種規(guī)章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戰(zhàn)爭仍在激烈進行,來往文書甚多。由于民族復雜,文書大約有蒙文、漢文、波斯文三個系統(tǒng)。蒙文由怯烈哥主管,波斯文由鎮(zhèn)海主管,漢文即由耶律楚材主管。由于當時蒙古貴族多不識字,因而必閹赤的作用不應低估,他們常常可以利用方便的條件,按照自己的私意處理問題,具有一定的權勢。當時不少中原地區(qū)的官僚地主都慕名而來,通過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鉆營。耶律楚材是一個有高度封建文化修養(yǎng)的儒生,為人正直,把“行道澤民”作為自己的“素志”;雖然他自稱“備員翰墨,軍國之事,非所預議”,但必要時向成吉思汗提醒什么事該作,什么事不該作,還是非常方便的??隙ㄋ麜眠@個職務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二是在塔刺思城屯田。這個地方是古代中亞的名城,位于塔刺思河畔,為中西交通的要道。蒙古軍攻占此城后,即以此為基地繼續(xù)西進,陸續(xù)攻占了訛打刺城(阿里斯河注入錫爾河處附近),蒲華城(布哈拉)。最后攻占了花刺子模的首都尋思干(撒馬爾罕)。尋思干在西遼時稱為河中府,當?shù)赝恋胤署?,經濟繁榮,多豪民。蒙古軍入城之后,俘虜了三萬名工匠,送往蒙古分賞諸將為奴。同時,又遷徙了四百多名豪民子弟到塔刺思城屯田。這是一個削弱新征服地區(qū)反抗力量的措施,對恢復發(fā)展后方的社會經濟也有好處。耶律楚材奉命主持這一工作。大概這是他的主意。這對蒙古軍事貴族只知道打仗,掠奪財富,轉變到恢復發(fā)展社會經濟,是很有意義的。三是在司天臺擔任春官,用他的律歷星F、等方技之術,為成吉思汗服務。當時整個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很低,對天文、歷法、星象知識了解得很膚淺,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許多蒙古貴族都還非常迷信,每遇將兵出征的時候,都要耶律楚材預卜吉兇,借以增強將士的斗志,堅定勝利的信心。例如,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夏六月,成吉思汗決定出兵征討回回國,祭旗那天,忽然雨雪三尺。有人懷疑用兵是否有利,耶律楚材便說:“隆冬之氣,見于盛夏,是克敵取勝的好兆頭。”第二年的冬天,忽然大雷,有人間這又是什么兆頭呢?耶律楚材回答說:“回回國主快死了?!泵晒盘媸吣?1222年)的八月,天空的西方出現(xiàn)了一顆長長的彗星,耶律楚材說:“金宣宗快死了?!边@些預測雖然“后皆驗之”,但顯然是“猜”準了,并無科學的根據。另有一些事情,則表明耶律楚材確實具有相當高的科學水平。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年),西域的歷官說五月十五日夜將有月蝕,耶律楚材說不會有,結果沒有發(fā)生。次年十月,耶律楚材說將有月蝕,西域人說不會有,結果卻發(fā)生了。兩次都證明耶律楚材說對了,西域的歷法有問題。于是,耶律楚材將舊的歷書細加修訂,著成《庚午元歷》,上奏頒行,從此東西數(shù)萬里,天象不差,對軍事、生產和生活都有好處,耶律楚材的這一貢獻當然是應予肯定的。
    象耶律楚材這樣的人才,在當時是不多的,在西征中的表現(xiàn)也很不錯,因此成吉思汗對他的印象很好。有一次指著耶律楚材對窩闊臺說:“此人,天賜我家。爾后軍國庶政,可以全都委托給他?!庇纱丝梢?,耶律楚材已經用自己的知識為蒙古統(tǒng)治者服務,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取得了充分的信任。
    不過,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在整個西征過程中,成吉思汗進行戰(zhàn)爭的主要目的,仍然在于掠奪財富;他所需要耶律楚材為他服務的東西,只不過是一些舞文弄墨,醫(yī)I星象的方技之術而已。因此,在成吉思汗的眼中,耶律楚材的這點本領,比起兩軍對壘斬將攀旗的武功來,分量究竟要輕得多。同時,戎馬倥傯的時代,遐荒異域的環(huán)境,也使得他這個只懂得中原文化,意欲以儒治國的書生,一時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冷落感,在耶律楚材的思想深處,還有較多的存在,并且不時在自己的詩文中流露出來。“西征萬里扈鑾輿,高閣文章束石渠,”本想投筆從戎做出一番事業(yè),但現(xiàn)實的生活并不如預想的那么容易,許多美好的愿望都不能實現(xiàn),“醉里莫知身似蝶,夢中不覺我為魚?!薄笆炅实构卧?,三徑荒涼翠已寒?!焙茱@然,他對萬里西征,未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是很不滿意的。
    整肅燕京 定策劃制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的冬天,耶律楚材在經過長達十年之久的西征之后,又回到了燕京?!疤煅牧髀鋸奈髡鳌?、“十年淪落困邊城”、“贏得飄蕭雙鬢雪”、“今日龍種返帝京。”既有無限的感慨,也有未來的期望?!霸傩胁粦勶L沙惡”,“尚期晚節(jié)回天意”。還是想在未來的歲月里,做一番事業(yè)。
    這一年的七月,成吉思汗已經病逝。新主未立,暫由其四子拖雷監(jiān)國。這次,耶律楚材回到燕京,就是奉了拖雷之命,前往搜索經籍的。耶律楚材對圖書經籍,素來就很愛好。上一次蒙古軍攻下靈武(今屬寧夏),諸將爭相搶掠子女財幣,耶律楚材卻只收圖書和藥材,人們都以為無用。不久,軍中流行疾病,耶律楚材所收的藥材救活了幾萬人,人們又驚以為神。大概因此也引起蒙古貴族對圖書的重視。燕京是遼金兩朝的舊都,圖書經籍很多,又是耶律楚材的故鄉(xiāng)。派耶律楚材到燕京搜集圖書,是很恰當?shù)模@次任務可能完成礙很好。
    同時,耶律楚材在燕京又發(fā)現(xiàn)那里道教的勢力極度膨脹,好些佛寺都被改為道觀,思想上很不愉快。前面說過,耶律楚材原先在燕京時曾經學習過佛理,廢寢忘餐,三年不倦,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因而對以丘處機為首的道教徒非常不滿。他寫了一本《西游錄》,上半部敘述了他西征的經過,下半部便對道教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主要是揭露丘處機的欺騙和不法。當時風傳丘處機有長生不老的秘術,已經三百多歲了。成吉思汗知道后很感興趣,派人把他接往行在,細加詢問。當問到他究竟有多大歲數(shù)時,他竟然不肯老實回答,偽稱不知確數(shù)。當問到道教的極理時,故弄玄虛,用“出神入夢”、“提真性遨游異域”等假話騙取信任。他還違背詔旨,廣收徒眾,濫發(fā)符印,自出師號,擴大實力。又騙取軍用的牌符,懸牌躍馬,橫行諸州,招搖撞騙.。甚至以權謀私,當成吉思汗準許僧道修善之士皆免賦役后,竟然在執(zhí)行時只給道人免役,不及其他。特別不能容忍的是,竟然在許多地方折毀夫子廟和佛寺,改為道觀。所有。這些,耶律楚材認為都是小人之輩鼠竊狗盜的行為,是嚴重的違法亂紀,應該處以嚴刑。他最后表示,應該找一個積極的辦法,使“三圣人”之道,能夠象權衡一樣,不偏不倚,平等地共同發(fā)展,用佛教的產因果之誡化其心”,用道教的“慈儉自然之道化其跡”,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名教化其身”,太平之世就指日可待了。這當然只是耶律楚材追求的理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難做到的。他反對道教的努力,沒有收到顯著的效果。
    耶律楚材在燕京做的另一件事,則是比較現(xiàn)實,而且效果很好。當時,蒙古最高統(tǒng)治者忙于東征西討,來不及制訂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因此派往各州郡的長吏,便生殺任情,孥人妻女,掠取貨財,兼并田地,無所不為。其中,燕京留后長官石抹咸得卜尤為貪暴,殺人如麻,市場掛滿了示眾的人頭。耶律楚材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不覺凄然泣淚,立即入奏,發(fā)出禁令,各州郡如果沒有奉到蓋有皇帝玉璽的文書,不得擅自向人民征發(fā),囚犯需判死刑必須上報。違背這項命令的,其罪當死,決不輕貸。于是各地貪暴之風稍有收斂。
    當時,燕京城中社會秩序也很不好,每天傍晚,尚未天黑,就有一些盜賊駕著牛車闖入富家,搬取財物,如果反抗不與,則殺人劫貨而去,誰也不敢阻攔追究??磥磉@些盜賊決非一般普通人物,處理起來可能棘手。拖雷特派中使塔察兒偕同耶律楚材前往窮治。耶律楚材經過仔細察詢,了解到這些盜賊的姓名,原來都是留后的親屬和勢家子弟。耶律楚材毫不手軟,將他們一網打盡,投入監(jiān)獄。這些人的家屬賄賂中使,準備從輕發(fā)落。耶律楚材知道后,曉以利害禍福,中使害怕了,只得聽耶律楚材的意見,依法處理,最后結案,將十六個罪大惡極的首犯,綁赴刑場,斬首示眾。從此以后,巨盜絕跡,燕民始安,社會效果很好。
    耶律楚材回到燕京處理的這幾件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獲得了人們的好評。表明他確實是很有才干的,因而在蒙古最高統(tǒng)治集團中,更加增強了對他的信任。
    出任中丞 進行改革
    元太宗元年(1229年)秋,拖雷監(jiān)國已經兩年,決定召集宗親推舉大汗。當時,成吉思汗諸子皆從各自的駐地來到克魯倫河畔舉行大會。拖雷宣布成吉思汗的遺命,推舉窩闊臺承繼大位。窩闊臺則認為拖雷一直跟隨在成吉思汗的身邊,所受訓教較他人為多,大位應由拖雷繼承。推來推去,會議開了四十天,也未作出決定。
    耶律楚材覺得會議不能再這樣拖下去了,便對拖雷說:“推舉大汗,是宗社的大事,應該根據成吉思汗的遺命,早作決定,以免發(fā)生爭端?!蓖侠渍f:“意見尚未統(tǒng)一,能否再等幾天?!币沙恼f:“過了明天,就沒有吉利的日子了?!碑敃r,蒙古統(tǒng)治者還非常迷信,聽了這話便決定在第四十一日舉行登基大典。
    大典由耶律楚材擬訂儀式。耶律楚材為了使會議開得威嚴莊重,讓所有宗親都能恭敬順從,便事先對親王察合臺說:“你雖是大汗的兄長,但從職位上看仍然是臣,臣下對君按照禮節(jié)應當跪拜。只要你帶頭拜,其他的人就莫敢不拜了?!辈旌吓_認為他說得有理,在正式的即位大典上,便率領皇族及臣僚在帳下跪拜。會議進行得·很順利。會后,察合臺對耶律楚材說:“你真是社稷的功臣呵!”
    窩闊臺汗即位后,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準備對那些沒有按時前來朝拜的王公大臣處以死刑。耶律楚材知道后便對他說:“陛下新即位,應當力求安定,對犯錯誤的人,應當寬宥,否則矛盾擴大,政局反而不穩(wěn)?!备C闊臺采納了耶律楚材的意見,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從前不擁護他的人,后來都擁護他了,政權得到了鞏固和穩(wěn)定。
    耶律楚材日益獲得信任。當時,蒙古立國未久,諸事草創(chuàng),許多必要的制度尚未建立,應興應革的事太多了,耶律楚材選擇了一些急需辦理的,寫成《便宜十八事》一疏上奏。這封奏疏的內容很廣,包括了官吏設置、賦役征收、財政管理、刑法執(zhí)行等許多方面,并且特別指出當時官場上盛行的送禮之風,為害不小,希望.下令禁止。窩闊臺汗看了奏疏以后認為所奏各事,皆可聽從,唯有送禮一事難于禁絕,便對耶律楚材說:“如果是自愿饋贈的,可以不追究吧!”耶律楚材說:“這是蛀政害民的開頭呵!哪能聽任不管呢?”窩闊臺汗說:“凡你所奏,我都依從了,你就不能依從我這一件嗎?”
    耶律楚材的許多建議得到窩闊臺汗的首肯,作為詔令頒布施行,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天,根據耶律楚材建議設置的十路課稅使,送來了許多糧食布帛和金銀,陳列在宮廷中,數(shù)量很多。窩闊臺汗看了非常高興,笑著對耶律楚材說:“你沒有離開我的左右,但卻收來了這么多的財物,使國用充足,真有本領呵!在金國的臣僚中還有象你這樣的人才嗎?”耶律楚材答道:“現(xiàn)在南京(開封)的臣僚都比我好,我因為沒有什么本領,所以才留在燕京,結果被陛下所用了。”窩闊臺汗對耶律楚材的謙虛態(tài)度表示嘉賞,覺得確實是一個可以大用的人才,當即下令任命他作中書令,把典頒百官,會決庶務的大權交給他,事無巨細,都先向他報告,再由他轉請皇帝處理。
    耶律楚材擔任中書令,是輔佐天子的親信,位高權重,管理的事情很多。他寫過一篇《陳時務十策》,主要內容有:信賞罰,正名分,給俸祿,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選工匠,務農桑,定土貢,制漕運等。范圍確實是非常廣泛的,可以算得上一篇內容全面的施政綱領。
    恢復經濟 倡興文教
    蒙古原是草原游牧民族,正處于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轉化的發(fā)展時期。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萬事草創(chuàng),各種制度雖然初具規(guī)模,但是極不完善,在許多方面還很落后。隨著征服戰(zhàn)爭的勝利,統(tǒng)治地區(qū)的.擴大,原來的某些制度和作法,很難適應“漢化”地區(qū)高度發(fā)達的封建社會的需要,一場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窩闊臺汗是比較開明的,決心采用“漢法”。耶律楚材便成了他重要的參謀和助手。在進行政治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窩闊臺汗言聽計從,制訂出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其中最主要舶是:
    逐步革除屠城殺掠的習慣法,免難民、降俘之死,大大促進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勝利進行。蒙古統(tǒng)治者在初期的征服戰(zhàn)爭中,曾經下令:凡在攻城之時,敵人敢于武力抗拒者,城破之后,必加嚴厲懲處,殺之無赦。這種野蠻殘暴的屠城殺掠政策,固然對敵人有一種威懾的作用,使之不敢抗拒,早日迎降;然而在事實上威脅的作用非常有限,抗拒者還是很多。殘暴的殺掠政策不僅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濟,而且增加了抵抗者持續(xù)反抗的決心。元太宗三年(1231年),蒙古軍將征河南,耶律楚材便請求不要殘殺當?shù)鼐用?,可以把他們遷往山后之地,在那里開采金銀、栽種葡萄,既可貸其不死,又可提供皇室所需。窩闊臺汗說:卿言是也。采納了這個意見。次年春,大軍南征,陜洛秦虢等州的人民紛紛逃往山林洞穴躲避。窩闊臺汗下詔:“逃難之民,若迎軍來降,與免殺戮?!庇行┟晒刨F族反對這個詔令,他們說“逃民們急則降,緩則走,不把他們殺掉,終為敵人所用,還是不要寬宥,完全殺掉為好。”耶律楚材請求制旗數(shù)百面,發(fā)給逃民,讓他們回到蒙古軍控制的州郡去種田。據說,因此而活下來的逃民不可勝數(shù)。元太宗四年(1232年),蒙古軍大將速不臺攻打金國的南京開封府,即將攻下時,派人向窩闊臺汗奏請說:“此城抗拒持久,我軍死傷甚多,城破之后,應盡屠之,以示懲罰。”耶律楚材聽說后忙向窩闊臺汗說;“我軍將士在外征戰(zhàn)數(shù)十年,所想要得到的不過是土地和人民。如果得到了土地,卻沒有人民,又有什么用處呢?”窩闊臺汗聽了猶豫不決,耶律楚材又說:“制造弓矢甲仗、金玉器皿的能工巧匠,和官民富貴之家,都聚在這個城中,如果全都殺了,我們將一無所得,那這個仗就白打了?!备C闊臺汗點頭稱是,于是下了一道詔令:“除皇族完顏氏罪大不赦外,其余皆免罪不問。”據說當時因避兵亂居于城中的有一百四十七萬多人,都因此而免遭屠殺。從此以后蒙古對南宋用兵,攻取淮漢諸城,也都以此作為“定例”,不再“屠城”,只誅“首惡”。這當然是蒙古軍事政策的一大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耶律楚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自然也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
    二、諫阻“裂土分民”,建立軍、民、財分治的中央集權制。自成吉思汗建國以來,蒙古統(tǒng)治者就實行“裂土分民”的分封制。窩闊臺汗即位以后,也準備把新占領的中原地區(qū)分賜給親王和功臣。耶律楚材說:“裂土分民,容易引起彼此間的不滿和猜疑,使矛盾擴大化,產生尾大不掉的毛病,不如多給他們一些金帛。”窩闊臺汗說:“已經答應他們了,怎么辦呢?”耶律楚材說:“那就由政府派遣官吏到各州縣收稅,頒發(fā)諸王功臣,不讓他們擅自科征,把向地方征稅的權利收歸中央,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庇谑侵朴喠恕懊课鍛舫鼋z一斤以給諸王功臣”的政策,大大削弱了他們的實力。當時,諸路官吏均兼管軍民財三個方面的事宜,權力極大,往往肆為不法,驕橫異常,不僅生殺自專,而且各州郡地方之間,也常因爭權奪利,彼此相攻,有時連皇帝也無法統(tǒng)攝。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耶律楚材建議:各州郡置長吏專管民事,設萬戶府總領軍政,設課稅所管理錢谷。他們之間勢均力敵,不相統(tǒng)攝,力量有限,驕橫的氣焰就會受到遏止。窩闊臺汗采納了這個建議,制訂了地方官軍民財三權分立的制度。結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實力,壓制了地方勢力的滋長,避免了分裂因素的擴張。
    三、尊孔用儒,始興文治。蒙古帝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武功,因此在初期對文治是不夠重視的。窩闊臺即位后,耶律楚材對他說:“天下雖得之馬上,而不可以馬上治?!苯洺O蛩麄鳌爸芸字獭?,他認為很有道理,便要耶律楚材推薦一批文臣到政府部門任職,試行“漢法”。耶律楚材于是把當時著名儒士陳時可、劉中、周立和、呂振等人派往燕京、宣德等地征收課稅,后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蒙古統(tǒng)治者試用文臣治天下的開始,耶律楚材創(chuàng)議之功是不應忽視的。此后,耶律楚材繼續(xù)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最主要的有求孔子之后,得五十一代孫孔元措,奏請封為“衍圣公”,付給林廟地,世襲其位,以示尊崇。又下令招收因戰(zhàn)亂而散亡的禮樂人才;還接受著名學者元好問的請求,把許多淪為俘虜?shù)娜迳夥懦鰜矸峙溥m當?shù)墓ぷ鳌5皆诰拍?1237年),更以“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為由,建議“用儒術選士”,試圖恢復唐宋以來的科舉考試制度。這年八月,窩闊臺汗命令劉中等人在各地考試,計分經義、詞賦、論三科,儒人被俘為奴者也可參加考試,如果主人隱慝不遣,其罪當死。據說這次考試共得儒士四千余人。他們充實到各級政府機構中去,當然大大改善了官員的文化結構,對由武功向文治的轉變,是有重大意義的。
    四、立法執(zhí)法,制止貪暴。蒙古建國初期,法制極不完善,各地州郡長吏貪暴之風十分嚴重。他們生殺任情,孥人妻女,劫取貨財,兼并土地,胡作非為的事很多。耶律楚材針對這些情況請求窩闊臺汗頒布法令:“州縣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貿易借貸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鶻河西諸人,種地不納稅者死。監(jiān)主自盜官物者死。應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報,然后行刑?!边@些法令的頒布執(zhí)行,對制止不法官吏的貪暴之風,穩(wěn)定社會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為了使政府的法令得到認真貫徹執(zhí)行,耶律楚材常常挺身而出,維護法律的尊嚴,與權貴作斗爭。有一次,窩闊臺汗的寵臣楊惟中等人包庇殺人犯,耶律楚材得知便把他拘留起來加以審問。窩闊臺汗聽信讒言,一怒之下,不辨真假,反而把耶律楚材抓了起來,既而又感到不對,有些自悔,命人把耶律楚材放了;耶律楚材卻不肯罷休,說:“臣位至公卿,輔佐陛下處理國政。陛下下令逮捕我,認為我有罪,應當向百官宣布我的罪在哪里?,F(xiàn)在卻又釋放我,說明我沒有罪。這樣輕易反復地處理問題,有如兒戲。如果國家真遇到什么大事,能夠這樣處理嗎?”在場的大臣們不覺大驚失色,都為他這種“犯上”的語言捏一把汗。不過,窩闊臺汗畢竟不是一般昏庸的皇帝,他對耶律楚材的耿直是信得過的,不僅沒有發(fā)怒,反而溫言相勸,“我雖然貴為皇帝,難道就沒有一點過錯嗎!”這種君臣互相信賴的精神,是政治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耶律楚材“以儒治國”的思想,表現(xiàn)在經濟方面是促使蒙古統(tǒng)治者盡快適應中原地區(qū)高度發(fā)展的封建制度,恢復戰(zhàn)亂的破壞創(chuàng)傷,制止苛重的賦斂剝削,把封建經濟推向正常發(fā)展的軌道。他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阻止將農田辟為牧地的建議。窩闊臺即位之初,有個名叫別迭的蒙古貴族說:“中原地區(qū)的漢人不懂得畜牧業(yè)生產,對于我們沒有什么用處,不如把他們全都殺了,好在那里開辟牧地?!边@種變先進為落后的建議,反映了某些習慣草原生活的貴族的無知,這種人雖然可能只是個別的,然而如果不加阻止,一旦被采納作為政策,后果將不堪設想。耶律楚材非常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及時指出“天下是廣闊的,四海是富裕的,各地的人民都會勤勞生產,只要我們的政策好,他們就可提供大量的財富,怎么能說無用呢1”窩闊臺汗說:“如果真象你說的那樣好,國家收入增加了,又何必殺人呢!就按你的意見辦吧!”一場破壞中原農業(yè)經濟的災難被制止了。
    二、用課稅的方式代替軍事掠奪。蒙古立國之初,戰(zhàn)事頻繁,軍費所需,多屬“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赤裸裸的軍事掠奪,不僅給社會經濟造成不必要的破壞,而且來源也極不可靠,妨礙了戰(zhàn)事的順利進行,元太宗二年(1230年)耶律楚材向窩闊臺建議:“陛下即將南伐,軍需應該早日籌措,如果建立稅收制度,僅中原地區(qū)的地稅、商稅、以及酒醋鹽鐵山澤之利,每歲就可得銀五十萬兩,絹八萬匹,粟四十萬石,軍費就不成問題了?!备C闊臺汗同意試行,于是在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陽、真定、東平、北京、平州、濟南等十路設立課稅所,選派漢人儒者擔任其事。次年秋天,各路使者將征收到的糧倉簿籍和金帛實物進呈,窩闊臺汗見了,高興地對耶律楚材說:“你沒有離開我的左右,卻搞來這么多的錢糧,真了不起呵!”對他更加信任。不過,當時的稅制尚未定型,稅則稅率各地很不一致,大體上是蒙古以馬計,西域以丁計,漢人以戶計,難免混亂與不便,急需改進。兀太宗六年(1234年),大臣忽都虎等人主張按人丁多少征收賦稅,耶律楚材說:“自古以來,在中原都沒有實行過以丁收賦的辦法。如果強制執(zhí)行,人民必將逃散,賦稅就收不到了?!笨磥?,耶律楚材是想要減輕人民的負擔,但是不少入主張對人身課稅,以謀求財政收入的增加,結果未能作出最后的結論。到元太宗八年(1236年),耶律楚材終于奏請制訂了新的賦稅制度,(一)戶稅:每二戶出絲一斤交給國庫,每五戶出絲一斤交給諸王功臣。(二)地稅:上田每畝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五升。(三)商稅:三十分之一。有人認為這個稅率定得太輕了。耶律楚材說:“歷史的經驗證明,許多法最初定得輕,后來都變重了,如果開始就定得很重,后來的人民就無法過活了。”這種輕稅的思想,對恢復發(fā)展生產是有好處的。
    三、釋放俘虜,提高勞動者的地位。蒙古滅金后,大批百姓掠為俘虜,北返途中,逃亡者十有七八。窩闊臺汗下令嚴查:“停留逃民及資給飲食者,皆死。無問城郭保社,一家犯禁,余并連坐?!贝肆钜幌?,立即引起了廣大百姓的惶駭不安,雖是父子兄弟,一經俘虜也不敢相認,逃民無所寄食,多死于道路。耶律楚材對窩闊臺汗說:“十多年來,我們執(zhí)行存撫百姓的政策。因為百姓是很有用處呵!現(xiàn)在我們已經統(tǒng)一了中原,他們還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呢?豈能因為一個俘虜,便把數(shù)十百人連坐處死呢!”窩闊臺汗頓然醒悟,立即解除了這個禁令。不過,當時諸王大臣將校在戰(zhàn)爭過程中,仍然將大批人民掠為驅口,動以萬計。驅口的身份很低,任憑主人驅使買賣,毫無人身自由可言。這不僅是對勞動力的摧殘,而且也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耶律楚材于是奏請下令括戶口,凡屬驅口“并令為民,慝占者死”。大批驅口被釋為民,地位提高了,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當然是有好處的。
    四、抑制高利貸勢力,反對過分剝削。蒙古貴族為了獲取巨利,曾委托回回商人發(fā)放高利貸,年息百分之百,一錠銀十年后本利可達一千零二十四錠,時稱羊羔息,為之傾家破產的很多。耶律楚材奏請:“子母相侔,更不生息,”使高利貸勢力稍有抑制。當時政府官員為了增加財政收入,竟然允許商人“撲買”。商人們勾結權貴承包了全國的課稅、差發(fā),甚至連地基、水利、河泊、橋梁、渡口、豬雞也承包了。這種把國家財政經濟命脈全都交給商人的作法,是十分有害的。耶律楚材說:“這是貪利之徒,罔上虐下,想出來的惡主意,為害甚大,決不能干?!庇谑亲嗾埜C闊臺汗罷除了。此外,耶律楚材還在“衡量,給符印,立鈔法,定均輸,布遞傳,明驛券”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都是有關發(fā)展經濟的政策措施。由于這樣,“庶政略備,民稍蘇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極爭巧諫 大造中國
    耶律楚材作為窩闊臺汗的中書令,利用其有利的地位和權力,確實在促使蒙古統(tǒng)治者接受“漢法”,適應中原地區(qū)封建社會的要求,建立必要的政治經濟制度,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fā)展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史稱窩闊臺汗的統(tǒng)治,“量時度力,舉無過事,華夏富庶,羊馬成群,旅不赍糧,時稱治平”。其中當然應該有耶律楚材的功勞和貢獻。
    耶律楚材取得成功的道路,是并不平坦的。他的政治改革一開始就遭到守舊貴族的反對。例如,燕京留后長官石抹咸得卜竟以舊怨,誣告耶律楚材“率用舊親,必有二心”,務欲殺之而后快。窩闊臺汗對耶律楚材也不是全都言聽計從。有時耶律楚材發(fā)現(xiàn)某些事情做得不對,極力辯諫,聲色俱厲,言與淚下。窩闊臺汗不僅不體諒耶律楚材的好意,反而說什么“你想要打架嗎?”“你就知道為百姓哭鼻子尸有時甚至下令把耶律楚材捆綁起來,這都是不夠尊重與信任的表現(xiàn),因而大大妨礙了耶律楚材“以儒治國”理想的徹底實現(xiàn)。
    特別是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窩闊臺汗逝世后,乃馬真皇后稱制,寵信奧都刺合蠻,不少貴族畏懼其勢,爭往附之,耶律楚材更遭到排斥疏遠。耶律楚材眼見政事日亂,不忍心撒手不管,只要發(fā)現(xiàn)有“不便于民”的事,還是站出來仗義直言,更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一次,乃馬真皇后將蓋了御寶的空白紙,交給奧都刺合蠻,讓他自行填寫頒發(fā)。耶律楚材知道后說:“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自有憲章,必須遵守,不按憲章辦事,就亂了法,這樣的詔令我不敢奉行?!蹦笋R真皇后又下旨:“奧都刺合蠻提出的建議,令史如果不辦,斷其手?!币沙恼f:“國家大事,先帝全都委托老臣處理,令史沒有責任。事若合理,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還怕斷手嗎?”乃馬真皇后聽了很不愉快,耶律楚材仍然辯論不已,大聲說道:“老臣跟隨太祖太宗三十多年,沒有做過對不起國家的事,我是無罪的,你總不會把我殺掉?!蹦笋R真皇后聽了更加不滿,但終因他是先朝勛舊,不好輕易處理,便采取了敬而遠之的辦法,實際上是排擠他,不讓他掌權。耶律楚材得不到信任,眼見奸邪當?shù)?,政事日非,心中很不愉快,終于在太宗后乃馬真氏三年五月十四日“憤惋”而死。死的時候才五十五歲。
    耶律楚材對于蒙古立國中原,是很有貢獻的,因而在他死后,許多蒙古人痛哭流涕,如喪其親戚,接連幾天聽不到奏樂唱歌的聲音。全國各地的士大夫聽說耶律楚材死了,也莫不涕泣相吊。當時的人們對他的死都感到非常悲痛和惋惜。后來,許多評論家對他的一生也有很高的評價。元朝的宋子貞認為耶律楚材在那個“大亂之后,天綱絕,八理滅”的時代,“以一書生,孤立于廟堂之上,而欲行其所學”,確實是很困難的。但他終于發(fā)揮他的才干,取得蒙古統(tǒng)治者的信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廣泛的改革,使“天下之人固已均受其賜”,貢獻之大是非同一般的。明朝的張溥則認為他“相二帝,辟草昧,開基元德”,其功績可與周召二公相比。沈德符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認為他“功德塞天地”,是一個“大有造于中國”的人。清朝乾隆年間為了“褒賢勸忠”,在今北京西郊頤和園更為他建祠,題碑塑像,供人瞻仰。當然,歷代統(tǒng)治階級之所以褒揚耶律楚材,主要是因為他站在封建儒家道德的立場上,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我們今天評價耶律楚材,則是由于他提倡高度發(fā)達的漢族文化,在促進蒙古向封建制過渡的過程中,從而也是在中華民族的締造和形成上,起了積極的作用。他在我國多民族結合和前進的道路上,確實有過不小的貢獻,我們應該給他應有的歷史地位。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