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器宏識遠 功施社稷的元朝宰相

字號:


    脫脫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66年),元朝滅亡在即,監(jiān)察御史圣好、也先、撤都失里等人對當時的時局曾有這樣的評議:“奸佞小人設計陷害忠臣,導致在敵我交戰(zhàn)的緊要關頭更換將領,國政兵事從此一蹶不振,錢糧逐漸消耗,各地盜賊更加肆無忌憚,天下百姓生靈涂炭,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如果脫脫不死哪會出現(xiàn)這種混亂不堪的局面呢?”誠然歷史大勢所趨,既便脫脫不死,元末未必不亂亦未必不亡。盡管如此,在上面評議的字里行間,脫脫的賢明和聲望是不難想見的。
    脫脫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重要歷史角色呢?
    蒙古貴胄 少年得志
    脫脫(公元1314—1355年),字大用,他出身于蒙古貴族,出生時容貌奇特,非同常人。年幼時,他天性活潑好動,不喜雅靜沉郁。到了上學的年齡,父親特意為他拜請了浦江名人吳直方為師,意在將脫脫培植成國之棟梁,然而脫脫對讀書的興趣并不大,他對老師說:“先生讓我整天正襟危坐,攻讀圣賢之書,倒還不如給我多講一些有關古代名人如何成才就業(yè)的故事?!奔澳挲g稍長些,少年脫脫長得粗壯結實,加之喜好武藝,臂力過人,勇猛無比,十幾歲便能開一石重的弓。15歲那年,他便被征為皇太子侍從。天歷元年(公元1328年),脫脫被按成制授襲提舉司達魯花赤。次年,他奉詔入朝覲見皇上,文宗見脫脫氣質獨特,極口盛贊說:“這孩子將來必定大有可為!”于是,升遷脫脫為內宰司丞,兼任前職。五月,又任命脫脫為府正司丞。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親自授予他虎符,凋時升調他為忠翊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元統(tǒng)二年(公元1334年),又讓他兼管宣政院事務。五月,朝廷遷他為中政使,六月,又任命他溈知樞密院。從他進京起,不到六年時間,脫脫由于深得宣帝的信任,一連官升數(shù)級,成為朝廷省、部級大員。
    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唐其勢陰謀起事,事發(fā)被殺。其黨羽答里、刺刺等人見勢,忙起兵發(fā)難。脫脫親自挑選精兵強將討伐答里、刺刺部隊,最終將他們全部擒獲,押解大都聽候處置。因平叛有功,脫脫被拜為御史中丞、虎符親軍都指揮使,不久又被提升為左阿速衛(wèi)。至元四年,他被升遷為御史大夫,仍兼任前職,擔任御史大夫后,脫脫如魚得水,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
    當時,元朝已是日薄西山,朝政趨于腐敗,法度不行、官宦不廉。脫脫大膽改革、重振綱紀,朝廷內外一片肅然。一次,脫脫跟隨皇帝出巡,返回上都時路過雞鳴山、渾河,皇上準備在保安州畋獵,不料御馬失蹄跌倒,于是便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征兆。脫脫進諫說:“自古以來帝王正襟危坐于九重之上,每天與文武大臣們談論治國明理,至于那些飛鷹走狗般的邪門異說,是不值得理會的?!被噬险J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于是授予他金紫光祿大夫的職銜,同時兼任紹熙宣撫使。
    忠心不二 大義滅親
    脫脫的伯父伯顏是當時朝廷的重臣,任中書右丞相。他平日專斷跋扈、自以為是,平定唐其勢叛亂后,伯顏更是肆無忌憚,根本不把皇帝和其他官員放在眼里。他擅自提拔親信,對奸佞小人放任自流,且常常濫殺無辜。此外,他還把各衛(wèi)所的精兵收編為自己的部下,國家府庫錢帛,也聽任他自由支配。皇帝對伯顏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但終因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也不便將他怎么樣。朝中其他百官更是敢怒不敢言,奈何伯顏不得。脫脫自幼在伯父家長大,伯顏也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因此兩人先前關系親密,感情很深。及至脫脫在朝中任官,對伯父的行為極為擔憂,認為伯父所為將為整個家族招致麻煩。他多次婉言勸說伯父,但伯顏狂傲自大,不以為然,反而斥責脫脫不懂長幼之禮,辜負了伯父對他的期望。
    勸說伯父無效后,脫脫只得私下和父親商量,他說:“伯父驕狂放縱實在是太過分了,萬一天子震怒,我們所有的人都得受牽連,防患于未然,我們何不在事情還沒敗壞之前來尋找解決辦法呢?”父親認為脫脫說得有理,然而一直優(yōu)柔寡斷,反反復復,不能作出果斷的決定。脫脫又向老師吳直方請教,吳直方對脫脫說:“《春秋傳》有‘大義滅親’的典范,何不仿效之?大丈夫只知忠誠于君王,報效于國家,其他還有什么好顧及的呢?”當時,皇帝周圍都是伯顏的親信黨羽,只有世杰班、阿魯是皇帝的心腹,每天相伴在皇帝左右,脫脫于是與二人結為朋友,坦誠相待。另外,錢塘人楊禹曾經(jīng)在宮中侍奉過皇帝,當時任奎章閣廣成局副使,能夠出入皇宮,皇帝知道他忠誠可用,于是,每次與脫脫議事也都讓楊踽參加。
    至元五年(公元1340年)秋天,正值伯顏出使應昌,脫脫立即與世杰班、阿魯商量,準備把伯顏阻擋在東門外面,然后見機行事,后來因為考慮到成功的把握不是很大,最終取消了行動計劃。不久,趕上河南范孟假借圣旨斬殺省臣,被朝廷查處,案件牽連到廉訪使段輔。伯顏對漢人素有偏見,這次便乘機傳言說,漢人不能擔任廉訪使,并且命令御史大夫別兒怯不花定成制度公布于世。別兒怯不花害怕因此招致非議,稱病不出。伯顏幾次傳話給別兒怯不花,敦促他立即照辦。監(jiān)察御史把這件事告訴了脫脫,要他來替別兒怯不花辦理此事。脫脫當然極不滿意伯父的這種做法。他回復監(jiān)察御史說:“別兒怯不花位高于我,而且掌握著大印,他不同意,我自然更加不敢擅作主張?!眲e兒怯不花懼怕伯顏對自己進行打擊報復,最后只得起草章程,準備上交皇上。脫脫不能制止,于是又向吳直方請教,吳直方說:“任用漢人為官,這是祖宗定下來的法度,決不能輕易廢除,否則國家將失去統(tǒng)治中原的基礎。既然伯顏企圖改變祖宗的法度,你何不去直接向皇上說明此事呢?”于是,脫脫依吳直方之盲,直接向皇上遞交奏章,彈劾伯顏擅權。伯顏知道是脫脫在與自己過不去,大怒,對皇上說道;“脫脫雖然是我的侄子,但他一心偏袒漢人,應當對他嚴懲?!被实刍卮鹫f:“這都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脫脫的罪過?!?BR>    不久,伯顏又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擅自貶斥宣讓、威順兩位王爺?;实劢K于忍無可忍,決定將伯顏逐出朝廷,但又害怕伯顏借機反叛,所以也不敢貿然采取行動。一天,皇帝一邊哭泣,一邊對脫脫訴說他的苦衷,并喻意脫脫相助,脫脫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回家后,脫脫就開始與吳直方商議計策,吳直方說:“這件事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須當機立斷為好,而且在具體部署時,要絕對保密。你們謀劃時,周圍都有些什么人?”脫脫回答說:“當時只有阿魯和脫脫木兒在場。”吳直方說:“伯顏是你的親伯父,他憑借自己的特殊地位,挾持拉攏親信,有些人迷戀富貴,貪圖享樂,萬一泄露機密,恐怕后果不堪設想,看來還是周密一些為好。”脫脫于是把阿魯和脫脫木兒二人延請到家里,擺好酒席,并用舞樂相伴,日夜商議對付伯顏之事,準備在宮門內外安置重兵,等伯顏上朝時將其擒獲。不料此事被伯顏及早發(fā)覺,他大驚失色,急忙召見脫脫,嚴厲斥責他無情無義。脫脫絲毫不驚慌,義正辭嚴回。答道:“天子的居所,當然得嚴加防范?!睆拇艘院螅伇汩_始意識到脫脫要對他采取行動,于是增加大量衛(wèi)兵,加強自衛(wèi)。
    一次,伯顏帶領自己的親兵,恭請皇上同他出獵。脫脫意識到伯顏可能用心不軌,勸說皇上,讓他稱病推辭。伯顏一定要請皇上同往,脫脫便要派皇太子燕帖古思代替皇上陪同伯顏出獵柳林。值此時機,脫脫又立即與阿魯?shù)热松塘?,決定用他們手中掌握的軍隊和宿衛(wèi)士來對付伯顏。脫脫等人先命令士兵控制通向京城的城門,然后在城門下布滿親信,專等伯顏回城。當夜,皇帝親御玉德殿,先后召見近臣汪家奴、沙剌班以及省院各大臣,讓他們在午門聽命。同時又召見楊禹和江西范匯進殿草擬詔書,歷數(shù)伯顏的種種罪狀。第二天清晨伯顏派遣親信到城門下觀察動靜,脫脫高高坐在城門之上,大聲宣讀:“皇上詔書決定,罷黜伯顏的丞相職務,其余所有官員和隨從都不受牽連,可各就其職。”伯顏所率各衛(wèi)所士兵聽到傳達的圣旨后,各自逃散,伯顏也只得孤軍南下,途中經(jīng)過真定時,當?shù)匕傩障虿伨淳妻o行。伯顏傷心地對他們說;“你們曾經(jīng)見過兒子殺父親的事情嗎?真是大逆不道!”百姓回答說:“兒子殺父親的事情倒沒見過,只是聽說有臣子弒君王的現(xiàn)象!”伯顏當下低頭不語,面帶愧色。
    變革舊習 勵精圖治
    伯顏事定后,皇上下詔任命脫脫之父馬扎兒臺為中書右丞相,脫脫主持樞密院事務,以前所授職位不變,同時命他兼任詔熙等處軍民宣撫都總使、宣忠兀羅思護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昭功萬戶府都總使。同時詔令:“脫脫之外,諸侯王不得懸?guī)Ч碍h(huán)刀輒人內府?!?BR>    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皇上任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掌管全部軍國大事。就任后,脫脫大膽變更伯顏時期的舊制度,恢復科舉取士,重新啟用太廟四季祭祀的制度,為郯王微徽禿昭雪平反,同時召還宣讓、威順二王,讓他們居住在原來的藩地。正親王阿魯圖在伯顏當政時期,因事得罪伯顏,被貶為平民,脫脫也將阿魯圖接回京城,恢復原職。
    伯顏任宰相時,為了自己聚斂財富,無故增加各種賦稅,百姓不堪忍受,怨聲載道。脫脫立即調整政策,減除鹽稅,蠲免負逋。脫脫還開馬禁,恢復先前經(jīng)筵講學的制度,遴選儒生學士治經(jīng)講學,并且自己親自掌領經(jīng)筵講學的具體事宜。脫脫頒行的一系列恢復社會經(jīng)濟的政策和大刀闊斧的改革,贏得了朝廷上下仕人及普通百姓的好評和稱贊,人人都稱他為賢相。
    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元朝廷開始著手編寫宋、金、遼史,但因為當時學者為宋、金、遼三朝誰為正統(tǒng)的問題爭論不休,所以也就一直未能撰成。直至至正三年,脫脫以都總裁右丞相的身份領銜主修三史,他斷然裁定:“三國各與正統(tǒng),各系其年號,以此為三史之義例?!庇谑谴文耆凡诺靡哉阶?,脫脫主修三史雖因急于求成,無暇細心綜合浩繁資料加以分析,加之修史諸人又并非什么“吏才”,所以蕪陋之處很多,但三史卷帙眾多,對后人研究宋、金、遼的史籍極具參考價值。
    史書修完后,脫脫又請修《至正條格》,頒布天下,以正法度?;实劢?jīng)常親臨宣文閣,一次,脫脫向皇上進言:“陛下繼位以來,天下平安無事,現(xiàn)在應該多多關心圣學,以教化天下臣民。臣聽說有不少人阻撓這件事,陛下應該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如果一個國家連教化臣民的經(jīng)典史書都不夠,那還談什么恩澤九州?先前世祖皇帝在這方面是很注重的?!闭f到這兒,脫脫命秘書監(jiān)取出世祖時期制定和頒布的經(jīng)書,進獻給皇上?;噬险J為脫脫所言極是,心中十分高興,當下命令脫脫從速辦理。
    脫脫雖不好讀書,然而忠君孝義的觀念卻是根深蒂固。一次,皇上出行云州,正好遇上狂風發(fā)作,暴雨滂沱。咆哮的洪水像瘋狂的野獸一般,迅速向出行隊伍猛沖過來。車馬人獸來不及躲避,全部被水沖散,慌亂之中,脫脫緊緊抱住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飛身上馬,單騎向旁邊的山頂沖去,皇太子得以幸免于難。自此以后,太子長至6歲才回到皇宮。在此期間,每逢太子生病,喂藥時,脫脫必先嘗其冷熱,再端給太子?;噬辖?jīng)常感激脫脫對皇太子的救命之恩:“汝之勤勞,朕不忘也?!绷硗?,脫脫還用自己的財錢在健德門外修造大壽元忠國寺,祝愿皇太子平安無事,健康成人。工程所花費用共計銀鈔十二萬二千錠。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閏月,脫脫主持宣政院事務。各名山僧侶主持請求脫脫復設僧司,重振佛教,他們向脫脫進言說:“郡縣所苦,如坐地獄?!泵撁摶卮鹫f:“如果復設僧司,不是在地獄中再設地獄嗎?”最終不設僧司。
    至正七年,別兒怯不花擔任右丞相,因過去與脫脫的父親馬扎兒臺有宿怨,便利用手中特權誣陷馬扎兒臺,并將他貶謫甘肅,脫脫生性孝道仁慈,不忍心讓年邁父親忍受痛苦,于是便向朝廷請求與父親同行。馬扎兒臺在西域死后,左丞相太平和哈麻向朝廷請求,想讓脫脫將父親的棺木運回京師。但朝中許多人作難反對。在太平、哈麻的堅決請求和不斷努力下,脫脫才得返回京師,加上皇帝也念及脫脫的功勞,便同意他回京任職。
    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朝廷擢升脫脫為太傅,隨即提調宮傅,總理東宮之事。第二年,朵兒只、太平都被罷相,重新啟用脫脫為中書右丞相,賞賜上尊、名馬、襲衣、玉帶無數(shù)。脫脫第二次人相后,又開始重新整頓朝政,先是開設端本堂,供皇太子專門學習,并親自管理端本堂的事情。脫脫大膽提拔烏古孫良楨、龔伯遂、汝中柏、伯帖木兒等人為僚屬,共同商議朝政。
    當時正值大水,黃河白茅堤段、金堤段決口,決口長達數(shù)百里,兩岸人民深受其害,連續(xù)五年都不能徹底堵住決口。脫脫采用賈魯?shù)姆桨付陆貨Q口,并親自擔任總指揮,同時布告天下:“皇上心憂天下百姓,我們臣民應該替陛下分擔憂愁。只是天下有些事情很難辦,就像有的病很難治好一樣,自古黃河水患遺害無窮,是難治之疾,現(xiàn)在我一定要盡全力治理黃河,消除水患?!碑攬龊芏嗳硕颊f長道短,大談治理黃河之難,然而脫脫毫不在乎,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治理好黃河水患。于是他奏請皇上,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總理治河的一切事務。黃河南北兩岸17萬民工經(jīng)過數(shù)月時間的努力,終于補筑決口,讓黃河恢復了故道。整個工程歷時共八個月?;噬蠟榱思为劽撁摚p賜他世襲答刺罕的稱號,同時,“又敕儒臣歐陽玄制《河平碑》以載其功”,把淮安路賜給脫脫當作食邑,郡邑大小官吏都聽從脫脫的命令。
    遇饞招貶 殞命南疆
    元末,由于階級矛盾的激化,各地農(nóng)民起義時有發(fā)生,尤其是汝、穎之間的紅巾軍聲勢和影響最大,不久。襄、樊、唐、鄧各地的起義軍也紛紛響應,勢力范圍涉及中國大部分地區(qū)。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脫脫極力向朝廷推舉弟弟也先帖木兒,令其率領各衛(wèi)所士兵Io萬余眾,浩浩蕩蕩討伐劉福通的紅巾軍,也先帖木兒出師首戰(zhàn)告捷,上蔡很快被攻克,不久又進軍沙河,不料晚上因流星引起夜驚,元營潰不成軍。也先帖木兒害怕引起兵變,慌亂中逃奔汴梁,隨后收集散兵游勇,屯兵朱仙鎮(zhèn)。朝廷認為也先帖木兒不諳兵事,下詔讓他返京,其軍事統(tǒng)帥一職也由他人取而代之。
    弟弟討代起義軍的失利,令脫脫感到格外不安,畢竟弟弟由自己親自舉薦。為將功補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脫脫上書奏請親自征討徐州芝麻李的紅巾軍?;噬媳揪唾p識脫脫的軍事才干,自然欣然準奏。于是脫脫任命逯魯曾為淮南宣慰使,招募鹽丁以及城中游民共2萬人,與自己所率正規(guī)部隊一齊向徐州進發(fā)。九月,元軍到達徐州,脫脫集中兵力進攻西門。芝麻李出城應戰(zhàn),搭箭拉弓,嗖的一聲,一支鐵翎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中脫脫的馬首。脫脫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隈R背上,毫不驚慌,指揮軍隊奮力沖殺,最后大敗芝麻李的部隊,并且占據(jù)徐州的外城。第二天,脫脫集中全部兵力進攻,內城農(nóng)民軍抵擋不住,內城很快被攻破,芝麻李率領殘余部隊逃出徐州,徐州一役,脫脫獲軍資器械無數(shù),令將其積聚城中,全部燒毀,并派兵追趕芝麻李,將擒拿的農(nóng)民軍全部殺掉。皇帝派中書平章政事普化為欽差大臣,任命脫脫為太師,仍領右丞相職務。脫脫回京后,風光至極,首先是皇上重賞脫脫,賜上尊、珠衣、白金、寶鞍。然后皇太子又特意在家中設宴向脫脫表示慶賀。為了永遠紀念脫脫的功績,“詔改徐州為武安州,而立碑以著其績”。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三月,脫脫采用左丞相烏古孫良楨和右丞相悟良哈臺的建議,在京畿地區(qū)屯田,并讓他們兩人兼任大司農(nóng)卿,自己統(tǒng)領大司農(nóng)事務,屯田范圍西至西山,東到迂民鎮(zhèn),南抵保定、河間,北及檀、順州,引渠灌溉,立法佃種,年終收成極佳,京畿百姓對脫脫無不交口稱頌。
    脫脫回京師不久,南方張士誠占據(jù)高郵。朝廷多次招諭,總是拒不投降,只得重新詔令脫脫統(tǒng)領各路軍馬征討張士誠。此期間,脫脫去掉一切政務,專門指揮軍隊作戰(zhàn),所到省臺院部各司,得遴選官屬,聽命脫脫的調遣和節(jié)制。西域、西番等地也派兵前來助戰(zhàn),旌旗連綿,戰(zhàn)鼓陣陣,“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部隊駐扎在濟寧后,脫脫特地派人到闕地祭祀孔子,到鄒縣祭祀孟子。十一月份,大隊人馬行至高郵,脫脫采用分兵合擊的戰(zhàn)術,連續(xù)幾次戰(zhàn)爭都取得勝利。隨后又派小部軍隊平定了六合,農(nóng)民軍的情勢十分緊迫,脫脫正準備對農(nóng)民軍采取最后行動,不料朝廷突然下詔以勞民傷財?shù)淖锩麆儕Z了他的兵權,削除一切官職,貶居淮安,聽候處置。全部兵馬由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書平章政事月闊察兒、知樞密院事雪雪代為統(tǒng)領。
    脫脫突然被貶,并非事出蹊蹺,原來別兒怯不花一直與脫脫有私怨,先前誣告脫脫的父親馬扎兒臺,并將他流放甘肅,就是報復打擊脫脫父子。脫脫隨父西行,別兒怯不花也曾企圖趁機將他置于死地。后因哈麻、太平等人多次向皇上進言,才得以重返京城,為此脫脫一直對哈麻、太平等人很感激?;謴吐毼缓?,脫脫便將哈麻提升為中書右丞相。然而,脫脫在用人方面也有過失誤,比如說汝中柏就格外受脫脫提攜,事無大小,脫脫都常與汝中柏商議,而且讓他主持左司郎中參議中書省事務。汝中柏憑借脫脫的特殊地位,目中無人,凡事獨斷專行。雖然平章以下的官員都不敢對汝中柏的所作所為有任何異議,但哈麻并不屈服于汝中柏,且時常與他對立。汝中柏在脫脫面前誣告哈麻狂妄自大,脫脫聽信了汝中柏的饞言,并提升汝中柏為宣政院使,位居第三。哈麻由此對脫脫、汝中柏深懷怨恨,哈麻曾和脫脫商議授予皇太子冊寶典禮的事情,脫脫每次都推辭,所以此事一直拖延沒辦。脫脫領兵征討農(nóng)民軍期間,任命汝中柏為治書侍御史,讓他輔佐也先帖木兒總理政務。汝中柏一直把哈麻當作自己的眼中釘,認為如果不及時除掉他,必將后患無窮,于是慫恿脫脫對哈麻采取行動。脫脫認為哈麻對自己有恩,不忍下手,便交給弟弟也先帖木兒處理,也先帖木兒也感激哈麻曾經(jīng)照顧自己,沒有聽從汝中柏的意見。哈麻聽到消息后,連忙在皇太子和皇后奇氏面前中傷誣告脫脫。當時正好也先帖木兒在家養(yǎng)病,對朝中發(fā)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監(jiān)察御史袁賽因不花等人也趁機迎合哈麻,在皇上面前彈劾脫脫,開始皇上不為所動,袁賽因不花等人上奏三次后,皇上才同意貶斥脫脫,收回脫脫的御史臺印章。重新任命汪家奴為御史大夫,脫脫于是有了他生命歷程中的淮安之貶。
    十二月,朝廷圣旨下達軍中,參議龔伯遂對脫脫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丞相領兵出師時,曾有皇上親御的密圣,現(xiàn)在可以奉密旨進軍叛賊。至于詔書,先不要打開,如果先拆開,那么大事將功虧一簣?!泵撁摲磳φf:“天子下令我如果不聽從,是與天子背道而馳,君臣之義何在?”最終沒有聽從龔伯遂的意見。聽詔接旨,頓首拜謝:“臣愚昧無能,承蒙陛下恩寵,委以軍國重任,日夜憂慮,唯恐不能擔此大任,現(xiàn)在陛下讓我卸任,這是對我的負責和關心。,’隨即叮囑部屬將領務必服從月洞察兒、雪雪等人的調令和差遣。客省副使哈刺答悲壯地對脫脫說:“丞相此行,我們一定會死于他人之手,與其受他人侮辱,不如今天死在丞相面前?!闭f完,拔刀刎頸而死。在場官兵無不泣淚痛哭。脫脫開始被安置在淮安,不久又轉至亦集乃路。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脫脫案件提至中央御史臺。起初,臺臣都仰慕脫脫的功勛,盡力輕判,但因哈麻一直追究,而且皇上也支持哈麻,所以最終還是列數(shù)脫脫兄弟所謂的罪狀,將脫脫兄弟分別流放于云南大理宣慰司鎮(zhèn)西路和四川碉門。脫脫長子哈刺章、次子三寶奴也分別謫居肅州和藍州。家產(chǎn)簿錄全部入官充公。-在行至大理騰沖時,知府高惠想用女兒來侍奉脫脫,遭到脫脫斷然拒絕:“我是朝廷罪人,怎么還敢有這種荒唐的想法呢?”九月,朝廷又下詔將脫脫移貶到阿輕乞。高惠因為脫脫先前不肯接受他的女兒,對脫脫百般刁難。十二月,哈麻假借圣旨,派使者鴆殺脫脫。朝廷聽到訃告后,派尚舍卿(官名)七十六(人名)赴阿輕乞,“易棺衣以殮”。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監(jiān)察御史張沖等人上奏朝廷,替脫脫平冤昭雪。不久,皇帝下詔恢復脫脫官爵,并發(fā)還已被沒收的全部家產(chǎn)。同時召脫脫的兒子哈刺章、三寶奴回京都,并授予哈刺章中書平章政事官職,晉封申國公,三寶奴則擔任樞密院事職務。
    大凡亡國之相,多為奸佞昏聵之輩,脫脫則不然??v觀脫脫短暫的一生(年僅42歲),堪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人格影響和歷史功績都是有口皆碑的。正如《元史·脫脫列傳》所說:“脫脫儀狀雄偉,欣然出于千百人中,而器宏識遠,莫測其蘊。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極人臣而不驕,輕貨財,遠聲色,好賢禮士,皆出于天性……”脫脫終于死于政敵之手,除私人恩怨外,其握有重兵和重權,使元帝不能放心,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