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抗秦,縱橫捭闔的謀略家
蘇秦
蘇秦(?前337—前284),字季子,東周洛陽軒里人據(jù)(今洛陽東郊太平莊一帶),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芍^“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農(nóng)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xué)習(xí)縱橫捭闔之術(shù)多年。與趙秦陽君共謀,發(fā)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地,至樂毅破齊前夕,《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佚。帛書《戰(zhàn)國策》殘卷中,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與《史記》所載有出入。
蘇秦以合縱
蘇秦相傳為鬼谷子的徒弟。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提倡合縱(聯(lián)合其他國家對付秦國)。
蘇秦從鬼谷子學(xué)成之后,出游數(shù)載,一無所成,搞得“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碧K秦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蘇秦苦讀太公《陰符》之時,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錐自刺其股。這是成語“懸梁刺股”中之“刺股”的由來。蘇秦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勸說六國國君聯(lián)合,堪稱辭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國相印,進軍秦國,可是由于六國內(nèi)部的問題,輕而易舉就被秦國擊潰。
有說法認(rèn)為他和張儀兩人彼此呼應(yīng),共同達到個人的目的?!妒酚洝ぬK秦列傳》載:“是時周天子致文武之胙于秦惠王?;萃跏瓜坠ノ?,禽將龍賈,取魏之雕陰,且欲東兵。蘇秦恐秦兵之至趙也,乃激怒張儀,入之于秦?!?BR> 蘇秦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chǎn)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dān)子,一付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fā)憤讀書,鉆研"周書陰符",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在有所收獲后,重新出游。至秦,不被用。正好遇見燕昭王廣招開下賢士,蘇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蘇秦認(rèn)為,燕國欲報強齊之仇,必須先向齊表示屈服順從,將復(fù)仇的愿望掩飾,贏得振興燕國所需的時間。其次,要鼓動齊國不斷進攻其它國家,以防止齊國攻燕,并消耗其國力,為此,他勸說齊王伐宋,合縱攻秦。公元前285年,蘇秦到齊國,挑撥齊趙關(guān)系,取得齊愍王的信任,被任為齊相,暗地卻仍在為燕國謀劃。齊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蘇秦率兵抗御燕軍。齊燕之軍交戰(zhàn)時,蘇秦有意使齊軍失敗,五萬人死亡。他使齊國群臣不和,百姓離心,為樂毅五國聯(lián)軍攻破齊國奠定了基礎(chǔ)。之后,蘇秦又說服趙國聯(lián)合韓、魏、齊、楚、燕攻打秦,趙國國君很高興,賞給蘇秦很多寶物。 蘇秦得到趙國的幫助,又到韓,游說韓宣王;到魏,游說魏襄王;至齊,游說齊宣王;又往楚,游說楚威王。諸侯都贊周蘇秦之計劃,于是六國達成聯(lián)合的盟約,蘇秦為縱約長,并任六國相?;氐节w國后,趙王封他為武安君。秦知道這個消息后大吃一驚。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圖謀向函 谷關(guān)內(nèi)進攻。
蘇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動是,離間齊、趙關(guān)系,以減輕齊對燕的壓力。又和趙李兌共同聯(lián)合五國以攻秦,后來他又離燕至齊,受到愍王的重用,但蘇秦仍忠于燕,暗中為燕效勞。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勸齊攻宋,以轉(zhuǎn)移齊對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樂毅突然出兵以攻齊,齊因措手不及而敗于燕。蘇秦陰與燕謀齊的活動至此而敗露,齊處以車裂之刑,這在戰(zhàn)國晚期是轟動一時的事件,在許多當(dāng)時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東銀雀山出土的竹簡《孫子兵法·用間》,里面有“燕之興也,蘇秦在齊”的話,又如《呂氏春秋·知度》,說“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這些記載表明,戰(zhàn)國時人都知道蘇秦為燕而仕齊,最后使齊亡而興燕,但他自己也為燕而作出犧牲。蘇秦在戰(zhàn)國晚期名聲頗大,《荀子·臣道》把“齊之蘇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張儀”相提并論。西漢時,蘇秦仍受人稱道,如《史記·鄒陽傳》贊揚他能成為燕的忠臣?!痘茨献印芬捕嗵幪岬剿?,并肯定他有知權(quán)謀的長處。司馬遷以為蘇秦在“連六國從親”的過程中,顯示出他的才智過人。
說齊歸燕地
燕王晚年,讓位給大臣子之,引起太子平和將軍市被的叛亂。齊國趁機派兵攻燕,僅五十余天就占領(lǐng)燕國全境。燕國因此殘破。趙武靈王護送燕公子職回國,立為燕昭王。
燕昭王廣納賢士,積極準(zhǔn)備對齊國進行大規(guī)模的軍事報復(fù)行動。蘇秦在這時來到燕國。昭王派他到齊國交涉仍被齊占領(lǐng)的燕國土地。蘇秦到齊,對齊宣王說:“燕昭王是秦穆公的女婿,有強秦作后盾。齊占燕地,必然是燕和秦都不滿于齊。如果大王能把所占的燕國十城之地交還燕國,那么燕和秦反而會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即可以秦燕為支持,號令天下。天下亦莫敢不從,則齊國霸業(yè)可成?!毙醮笙?,歸還燕國舊地。蘇秦歸燕。受到燕昭王的重用。
勸齊愍王伐宋
蘇秦洞察了昭王想攻齊的意圖,獻計于昭王道:“我們雖然收回了被齊占的土地。然而當(dāng)年亡國之恨不可以不報。如果使齊西勞于宋,南疲于楚,我們即可趁機發(fā)動進攻,一舉滅齊。我請求到齊國說宣王攻宋?!毖嗾淹跛彀萏K秦為上卿,出使齊國。
秦國一向與宋國交好,齊伐宋就必須與秦絕交、恰好秦派人到齊國商議共同稱帝的事,蘇秦趁機勸說齊王:“齊秦并立為帝,天下人是尊齊還是尊秦?”齊王說:“當(dāng)然是尊秦了!”“那么齊放棄帝號,天下是愛齊呢,還是愛秦?”“當(dāng)然是愛齊了!”“兩帝并立,共約伐趙,與齊軍獨攻宋,哪一個更有利呢?”齊王回答:“當(dāng)然伐宋有利!”蘇秦接著勸齊王道:“如果我們同秦一樣稱帝,天下只尊秦國,如果我們放棄帝號,天下就愛齊而稱強秦,共約伐趙又不如單獨伐宋。所以,我主張放棄帝號以順應(yīng)天下?!?BR> 齊王聽從蘇秦建議,聯(lián)合趙國在阿地會盟,約定共同抗秦,秦齊關(guān)系惡化。蘇秦趁機勸齊王攻宋:“宋國國君荒淫無度,天下共憤,如果我們揮師西擊宋,正是奉天討罪的壯舉,大王必然賢名震于諸侯,且可得到實際的利益,使齊雄踞東方,成為中原諸侯之長?!?齊于是攻宋。燕為了取得齊的信任,派兵協(xié)助齊國。宋在聯(lián)軍攻擊下,割淮北地求和,而齊國實力也因戰(zhàn)而衰弱。
合縱攻強秦
蘇秦在齊國,繼續(xù)作削弱齊的工作。他勸齊王大興土木,縱情享樂,對外則大肆戰(zhàn)爭,廣樹仇敵。齊秦關(guān)系惡化,再加上齊攻宋國,秦王非常震怒。蘇秦勸齊王先采取軍事行動,以打擊遏制秦勢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想使齊的力量進一步被消耗。
齊王對燕懷有顧慮。蘇秦為燕辯解說:“燕國國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強齊,而齊之所以能號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這種友好關(guān)系是燕國人心所向,怎么會對齊有異心?”齊王釋然。于是,蘇秦出使,為齊王合縱攻秦而奔走。
蘇秦分別游說韓趙魏燕四國國君,各自出軍兵糧草,以攻秦國,推選趙國宰相奉陽君為合縱長,而齊國實際上卻是合縱的真正組織者和指揮者。齊國名義上合縱攻秦,其實不過是借齊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齊好再次攻宋。蘇秦極力主張強攻秦國,然而齊既不賣力,趙韓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讓而逡巡不進。因此聯(lián)軍始終未與秦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盡管如此,齊勞師襲遠(yuǎn),仍然大損國力。
合縱反攻齊
齊王發(fā)動攻秦的同時,展開了對宋的第二次進攻。這實際上使其他四國聯(lián)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既無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馬上撤兵回國。于是各國對齊都暗懷不滿。來蘇秦此時南下,明著合縱攻秦,暗中卻在積極為燕聯(lián)系反齊的同盟軍。蘇秦見各國離心,便暗中勸在魏國的孟嘗君:“昔日您在齊國時,為齊立下蓋世之功,而齊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離鄉(xiāng),遠(yuǎn)來歸魏。今又棄信義于不顧,玩弄聯(lián)軍各國。燕軍有攻齊意,趙國也早對齊懷恨,如果聯(lián)合起來東擊齊國,則中原勢大,魏和先生您也定會名動天下?!泵蠂L君答應(yīng)了蘇秦的建議。
蘇秦又勸說齊王同秦求和:“魏趙距秦近而齊地距秦遠(yuǎn),如果我們五國合縱不能擊敗秦,魏趙為了保存國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國家聯(lián)合,定會連橫來攻打齊。望大王早作準(zhǔn)備,先與秦談和,以免形勢被動?!饼R王以為蘇秦說的很有道理,便搶先與秦做出友好的表示,并打算用親秦的韓聶做宰相。
趙國奉陽君正忙于合縱攻秦,見齊王未商量就先與秦交好,大為惱怒,便聯(lián)合魏燕要對正忙于攻宋的齊國開戰(zhàn)。齊王慌忙從宋撤軍,并答應(yīng)送給奉陽君土地,奉陽君才停止了攻齊的行動。
蘇秦拘于趙
奉陽君得到齊王關(guān)于土地的許諾,與齊的關(guān)系又和好起來,而蘇秦在暗中進行的對燕趙關(guān)系的離間活動,也被奉陽君察覺。于是奉陽君把蘇秦拘留在趙國,限制其行動。
蘇秦向燕王求救,并打算繼續(xù)進行離間活動。燕王向趙奉陽君提出嚴(yán)重抗議,奉陽君釋放蘇秦,然而蘇秦卻再也不能找到機會在趙活動。他想去見齊派至趙的使臣,趙不許。蘇秦?zé)o奈,離開趙入齊。
自陳功與過
蘇秦入齊之后,燕昭王對他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他以時機未到為辭,幾次勸阻燕昭王對齊的進攻,于是昭王打算讓別人替換蘇秦回國。蘇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寫信申辯。這封信可以說是他對自己一生功過的一個評說。他說:燕和齊仇恨由來已久。我為燕齊的邦交奔走,來就難以獲得各方面的信任。齊是燕國的心腹大患,我在齊國,大可使齊不謀攻燕,小可使齊趙關(guān)系破裂,以此為大王的大事作準(zhǔn)備。五國伐秦,燕雖然出兵出糧,但一來免去齊稱帝燕稱臣的恥辱,二來沒有齊趙攻燕的禍患。后來奉陽君接受齊的封地,將我扣在趙國。大王救臣下出于水火,現(xiàn)在齊趙都不謀攻燕,燕得以修飭國力,我雖無功,但自以為可以免罪了。我作為燕臣,在齊國活動,來就會有流言蜚語。我如在齊顯貴,燕國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齊作賤,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齊王重用,燕大夫就會對我抱有希望,希望達不到又徒增埋怨。齊國如有不利于燕的地方,就把責(zé)任都?xì)w到我頭上,天下人不攻齊,就說我善于為齊謀劃。我的處境也可以說是夠危險的了。我不畏死報效于大王,大王卻懷疑怪罪于臣下,我實在感到恐懼。盡管我自以為可以列于天下公卿之中也無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賢人,我愿在齊與他認(rèn)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寬解大王的憂慮。燕昭王終于沒有撤換蘇秦。
生報死仇
燕易王的母親,是燕文侯的夫人。與蘇秦私通。燕易王知道這件事,卻對蘇秦的待遇更加優(yōu)厚。蘇秦恐怕被殺,就勸說燕王:“我留在燕國,不能使燕國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齊國,就一定能提高燕國的地位?!毖嗤跽f:“一切聽任先生去做吧?!庇谑牵K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齊國。齊宣王便任用他為客卿。
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位后,齊國大夫中有許多人和蘇秦爭奪國君的寵信,因而派人刺殺蘇秦,蘇秦當(dāng)時沒死,帶著致命的傷逃跑了。齊王派人捉拿兇手,然而沒有抓到。蘇秦將要死去,便對齊王說:“我馬上就要死了,請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馬分尸示眾,就說:‘蘇秦為了燕國在齊國謀亂 ’,這樣做,刺殺我的兇手一定可以抓到?!碑?dāng)時,齊王就按照他的話做了,那個刺殺蘇秦的兇手,為了邀功,果然自動出頭露面了,齊王因而就抓捕他殺了。燕王聽到這個消息說:“齊國為蘇先生報仇,作法也太過份啦。”
蘇秦死后不久,他為燕國破壞齊國的一些事實才泄露出來。
蕩蕩身后事
蘇秦為了惡化齊趙邦交,使齊廣樹仇敵,再勸齊王攻宋。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國力也漸漸疲衰。同時由于奉陽君向齊索要封邑,齊趙關(guān)系又出現(xiàn)裂隙。蘇秦頻繁的活動,終被齊王和齊大夫發(fā)覺。齊王將蘇秦車裂于市。蘇秦死時,年五十余歲。蘇秦死后,燕趙魏秦韓五國聯(lián)合,在燕將樂毅的帶領(lǐng)下大舉攻齊,連陷城池七十余座。齊王出逃,被殺。齊國后來雖然又奪回國土,國力卻大衰,從此一蹶不振。而燕趙魏秦四國之所以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蘇秦生前活動的緣故。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蘇子》三十一篇,當(dāng)是蘇秦作品或后人所記有關(guān)他的事跡的匯集,其中似也包括蘇代、蘇厲的一些游說之辭?!短K子》是縱橫家類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見從戰(zhàn)國到西漢,縱橫家中屬于蘇氏弟兄的作品或有關(guān)材料分量很多,流傳也最廣。漢以后該書已亡俠。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縱橫家書》,其中有十一篇蘇秦上燕王或趙王書,不見于《戰(zhàn)國策》、《史記》等傳世的古籍,另有兩篇其部分內(nèi)容見于《戰(zhàn)國策》,這十三篇是現(xiàn)在了解蘇秦事跡的重要新材料。六國合縱,來就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fā),所以根基不深。秦國派犀首出使齊國,魏國,一起征伐趙國,以此來破壞六國合縱,蘇秦離開趙國,合縱瓦解了。 齊國乘燕國新立易王,占領(lǐng)了十座城池,燕王讓蘇秦討還。蘇秦游說齊王:燕王是秦國的女婿,您奪取燕國領(lǐng)土,就是引來秦國的精兵么!所以齊王歸還了燕國的這些城池。 燕文侯死,易王立,蘇秦與文侯夫人有染,被易王發(fā)現(xiàn),蘇秦畏懼被誅,遂離開燕國到齊國去,受到齊宣王重用。其后,宣王死,湣王立,多有與蘇秦爭齊王寵信的大夫刺殺蘇秦,蘇秦傷重。齊王捉拿賊人,但不得。蘇秦將死時,要求齊王以蘇秦作亂為名,在他死后車裂他于市中,使賊人出現(xiàn)。齊王用其計,果得賊人,誅殺了賊人。后來,蘇秦為間諜在齊為燕做事泄露,齊國憎恨且憤怒燕國。
蘇秦墓位于淄川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南蘇村。墓冢封土高約5米,直徑20米,長約40米,占地約1000平方米,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南原有一橋,名曰蘇相橋,為古般陽二十四景之一。
明縣志按《史記》記載:“蘇秦為燕說齊,齊王用之,因與齊大夫爭寵刺殺之,乃葬于此”。
蘇秦戰(zhàn)國時東周洛陽人,著名縱橫家,東事師于齊而習(xí)之于鬼谷先生。戰(zhàn)國時期,諸侯紛爭,群雄爭霸。蘇秦連橫說秦惠王“書十上說而說不行”。憑著堅強毅力終于在燕國打動燕文候而一舉成名。促成了六國之王結(jié)盟于洹水,蘇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國相印的風(fēng)云人物,取得了榮華富貴。蘇秦的行為惹惱了齊國的大夫門,被齊國所收買的刺客刺殺,于是將此葬于此。
歷史考證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經(jīng)過整理后,定名為《戰(zhàn)國縱橫家書》,共27章,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十四章,是蘇秦的書信和談話,提供了有關(guān)他的信史料,可以由此辨別《戰(zhàn)國策》有關(guān)史料的真?zhèn)?,并糾正《史記.蘇秦列傳》的錯誤。
據(jù)考證,蘇秦的年代在張儀之后,即燕昭王的時代。與張儀的連橫同時對峙的為犀首,即公孫衍的合縱。蘇家五兄弟─蘇代、蘇厲、蘇辟、蘇鵠、蘇秦,蘇秦的年紀(jì)最小。他從師于齊,學(xué)習(xí)縱橫之術(shù)。并遍翻所有藏書,找到一“《太公陰符之謀》”,伏案苦讀多年,自認(rèn)其術(shù)己足游說當(dāng)世的君主。
燕昭王(前312年—前279年)即位后,以前國遭喪亂,為了圖強雪恥,大力招攬賢者。蘇秦在這時自周前往燕國。他為燕昭王建立的第一件功勞,是游說齊宣王歸還了因燕喪所奪取的十城。燕國送質(zhì)子到齊國,蘇秦為使,此時為齊湣王七年(前294年),齊國國政由田文主持。蘇秦在齊,頗受善待,與田文友好,后返回燕國。
前292年,齊、趙、秦三國鼎立,竭力爭奪宋國土地時,蘇秦向燕昭王獻策,企圖借助秦、趙之力攻破齊國,由他作為燕的特使派到齊國,以助齊攻宋為名,做間諜工作而達到破齊的目地。蘇秦向燕昭王保證自己“信如尾生”,保證自己按密約行事,守信到死。
后來蘇秦確實做到了這點,離間齊、趙關(guān)系,齊滅宋而國力大損,以至引起五國合縱伐齊。當(dāng)樂毅破齊之時,他就被齊湣王判以反間之罪而車裂于市。后來鄒陽就說:“蘇秦不信于天下而為燕尾生?!彼抉R遷也評論說:“蘇秦承擔(dān)著反間計的罪名被殺死,天下人都嘲笑他?!?BR> 《中國歷史大辭典》対《蘇秦》詞目是這様解釈的:
“蘇秦 戰(zhàn)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字季子。自稱“進取之臣”,“以不復(fù)其常為進者”(《戰(zhàn)國縱橫家書》五)。早年游說諸侯。后為燕昭王親信,受命使斉,從事反間活動,使斉疲于対外戰(zhàn)爭,以造成“弱燕敵強斉”的形勢。斉湣王末年任斉相,勸湣王勿與秦稱東西帝,使秦亦廃帝號。與趙奉陽君李兌共同約燕、斉、韓、趙、魏五國合縱攻秦。趙封為武安君。秦因而歸還所奪魏地溫(今河南溫縣西南)、軹(今河南済源市南)、高平(今河南済源市西一南),歸還所奪趙地王公、符逾。后燕將樂毅大舉攻斉,其反間活動暴露,被車裂而死?!稘h書?藝文志》縱橫家類著錄《蘇子》三十一篇,佚。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保存其書信和游說辭十六章?!稇?zhàn)國策》和《史記?蘇秦列傳》所記年代及事跡紊亂,僅可參考?!?BR> 《戰(zhàn)國策》記載張儀與蘇秦是相對立的一縱一橫,互相著文攻擊對方,這和史實不符。后來司馬遷受此影響,在《史記張儀列傳》中將張儀和蘇秦列為同時之人;甚至還說在蘇秦發(fā)跡后,張儀受蘇秦激勵而入秦,又記張儀之卒在蘇秦之后,也均與史實不符。據(jù)考證張儀在前,蘇秦在后,和張儀同時的是公孫衍、惠施、陳珍等人。蘇秦是張儀死后才在政壇上初露頭角的。在縱橫家中張儀顯然是蘇秦的前輩。《史記》記張儀的年代基正確,而把蘇秦的經(jīng)歷提早了約三十年。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受此影響,致使張儀事跡含混不清,因而另行為其作傳,實為必要。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