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延伸閱讀:虞姬是我國最早的五言詩作者嗎?

字號:


    

    ?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收錄在《史記》中的項羽的這首《垓下歌》,唱盡了英雄末路的悲涼和無奈,千百年來,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同聲一嘆。而與此詩一起流傳至今的,還有《楚漢春秋》中記載的據(jù)說是虞姬“和之”的一首五言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边@首五言詩年代如此久遠,以至于有學者認為,這位虞美人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五言詩作者。
    霸王別姬的故事雖然凄美動人,然而真相卻很值得推敲。事實上,連《垓下歌》的作者是否就是項羽,至今也沒有成定論。有不少人懷疑這首詩歌的真正作者其實是司馬遷。清代的周亮工就曾經(jīng)質(zhì)疑說:項羽被重重圍困在垓下時已經(jīng)是四面楚歌,山窮水盡了,情況萬分危急,哪有閑暇和心思作詩?即使作了,那么后來虞姬自殺,項羽兵敗,身邊僅剩下的幾個隨從一個接一個地被殺,自己最后也自刎烏江,這些詩歌又是誰記錄下來的?由此看來,極有可能是司馬遷“代鑄偉詞”,也就是他在作《史記》時,結(jié)合當時的特定情境替項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種情況在《史記》中是有例可查的。如果項羽的這首《垓下歌》是司馬遷“捉刀”代筆的,那么所謂的虞姬以五言詩“和之”一說也就不存在了。而且,退一步講,即使項羽真的作了這首《垓下歌》,虞姬“和之”也應當是用形式與之對應的楚國的詩歌(最明顯的標志是用“兮”字),而不應該另起爐灶,用一首五言詩來唱和的。因此,把這首五言詩歸于虞姬名下,是沒有多少道理的。
    那么,這首詩是誰作的呢?它有可能是《楚漢春秋》的作者陸賈代寫的,或者是當時其他人的創(chuàng)作被陸賈記錄了下來。因為以項羽、虞姬這樣的英雄美人的傳奇性悲劇,極有可能引發(fā)一些好事之徒的興趣,從而給續(xù)上幾筆的。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