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是危害青春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自卑感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自卑感是指個體在與他人進行比較后,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因而表現(xiàn)出無能、軟弱、猥瑣、精神不振等心理失衡狀態(tài),它是個體對自己的能力與品質作出偏低評價的一種自我意識。它對青少年的全部生活都將發(fā)生根本的影響。
一、自卑感的產生
每個人產生自卑感的根源并不一樣,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
(一)生理上的原因。一個人相貌、身材、體重、膚色等,都可能導致自卑感的產生。有些女學生常因為自己長相不夠漂亮,或者身材矮小、膚色黝黑而感苦惱、自卑;還有的女學生甚至會因為自己的汗毛重,或者臉上長有幾顆雀斑、一顆痣而感到自卑。男學生中,因為身材不夠高大、魁梧而感到自卑的也大有人在。至于那些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的人,如聾、啞、盲、肢殘等等,存在自卑感的現(xiàn)象就更普遍了。
(二)性格上的問題。有自卑心理的人,性格比較內向,自尊心較強,自信心不夠,容易因一時的失敗而灰心喪氣,甚至自暴自棄。有的人易煩躁、焦慮,無法安下心來學習做事,他們看到別的同學學習成績好,組織能力強,很羨慕,希望自己也能那樣,但性格與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為此他們自我煩惱,并深深自卑。
(三)成人的貶抑性評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因此,父母與教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貶抑性的評價:“太笨”、“腦瓜不開竅”、“飯桶”、“蠢驢”等等,都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產生自卑感。
(四)個人生活條件不盡如意。有的青少年因為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有的因為父母職業(yè)問題而感到自卑;有的因自己沒考上重點學?;虿皇侵攸c班的學生而感到低人幾等;有的因自己家住農村而從不在別人面前談論自己家庭情況。
(五)實踐中經(jīng)常遭受失敗和挫折。這是導致自卑感產生的根本原因。失敗和自卑,往往如影隨形,互為因果。失敗可以引起自卑,自卑又會增加失敗。所以,經(jīng)常遭受失敗和挫折的人,自信心會日益消蝕,而自卑感也日益嚴重。
(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他理想的自我和實際的自我。而實際的自我又有主觀的自我和客觀的自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就是主觀的自我,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則是一種客觀的自我。如果主觀的自我遠低于客觀的自我,那么這個人就是缺乏自信,他們往往自我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當某種能力與缺陷受到周圍人的輕視、嘲笑或侮辱,這種自卑感會大大加強,甚至以畸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自殺等。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