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接觸到很多家長朋友們,他們找到我尋求幫助,多是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沉迷網(wǎng)絡(luò)、無法自拔,有的是古怪孤僻、郁郁寡歡。但無論這些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是什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從老師、家長口中經(jīng)常能聽到的一個詞:叛逆。
很多家長問我:“李老師,我知道我的孩子現(xiàn)在處于青春期,會叛逆,但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這一時期孩子會叛逆成這樣呢?”
今天我就來為各位家長揭開“青春期叛逆”的原因。這個原因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來源于青少年在這段時間自我認同的掙扎。
得到認同感是青少年成長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對認同感的渴望在兒童期表現(xiàn)不明顯,但到了發(fā)育成熟期,青少年的生理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情緒方面也會產(chǎn)生波動,這時,生理和情緒就成了一種沖擊,讓青少年對“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開始思考。如果在這段時期青少年有了自我認同感,那么他們就有了安定的感覺;但如果青少年沒有建立起對自我的認同,他們就會有種無所適從的挫折感,并且會過于在意別人對他的印象和評價。
青少年對自我認的類型:
1. 主觀的自我
這是青少年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的評估,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 客觀的自我
這是其他人對一個青少年的看法,是青少年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3. 社會的自我
這是一個青少年認為別人對他的看法,是他所認為的他人心目中的他。
4. 理想的自我
這是青少年想要成為的樣子,是他們的最高目標。
青少年為何會有自我認同的掙扎?
1. 身體的變化
青少年發(fā)育階段體內(nèi)生物化學(xué)物質(zhì)的變化可以造成他們的浮躁不安。男孩子變聲、長胡須、遺精;女孩子胸部發(fā)育、月經(jīng)來潮,都足以造成他們情緒上的波動。當荷爾蒙開始發(fā)生作用,很多平時很聽話很乖巧的孩子也會容易鬧起情緒,甚至表現(xiàn)出叛逆。
2. 性方面的變化
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時會擔心自己的性器官是不是太小或者為什么自己還沒有長胡須?他們和女孩子相處的時候有時會胡思亂想,甚至不知不覺有勃起的沖動。這時候他們也許會覺得很痛苦,認為自己犯了錯,不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而女孩子因為月經(jīng)帶來的身體不適,如:痛經(jīng)、頭痛、情緒起伏等等,也會認為月經(jīng)是一種詛咒。更有些女孩子會認為自己在經(jīng)期是不干凈的,骯臟的。
3. 人際交往的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和他人對青少年的期望值會提高,他們跟社會互動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到了青春期,特別是男孩子跟家長之間的親密感情會減少。這并不表示他們就不愛自己的家人,而是他們認為表達情感的方式需要有所改變而已,從而顯示出自己的成熟。
4. 道德觀的變化
在青春期這一過程中,青少年為了要成為一個大人,他們會用自己的道德觀取代兒童期時來自父母、老師所設(shè)立的種種規(guī)矩。當他們和不同家庭環(huán)境的同學(xué)在一起時,會領(lǐng)悟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是非標準。他們對待社會現(xiàn)象的觀念和看法也會經(jīng)常變化。
青少年如何尋求認同對象?
1. 通過外在表征
有些青少年想通過外在的表征來建立他們的地位。他們會追求名牌服飾、流行的發(fā)型、先進的手機等等。比如,一個青少年崇拜周杰倫,那么他會模仿周杰倫的穿著和舉止,以此來建立自己的自我認同。
2. 模仿大人
青少年內(nèi)心有一種很想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年人的強烈欲望。他們認為越表現(xiàn)的成熟,就越能引起同齡人的注意,從而他們就越能找到認同感。青少年往往會嘗試一些家長和老師告誡他們不能做的事情,如:吸煙、喝酒甚至是性行為。
3. 叛逆行為
叛逆行為是青少年嘗試解決思想上的矛盾以尋求自我認同的結(jié)果。叛逆的態(tài)度常伴隨一種理想主義,使得青少年想要脫離家庭、學(xué)校和社會的價值觀。
4. 偶像崇拜
很多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這是因為他們想通過鎖定某個偶像探索不同的生活層面。他們會把偶像的行為、態(tài)度嵌入自己的認同中。這也就是為什么公眾人物要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你可能會造就一批青少年,也可能害了他們。
5. 組織小團體
在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青少年也許會變得無法包容他人,因為一點點小事,例如他人的穿著、言行等等排斥他人。他們會通過組織小團體來加強自己的認同感,和與自己有相同觀點的人在一起以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歸屬。
青少年如何對待內(nèi)心的掙扎?
1. 悶在心里
有些青少年會試圖與情緒隔離。有時甚至表現(xiàn)出與內(nèi)心感受相反的情緒。比如:一個青少年在籃球隊選拔中落選了,他可能會說:“沒什么,我根本不在乎,只是來玩玩。”但其實他內(nèi)心已經(jīng)受到了傷害。
2. 發(fā)泄
發(fā)泄是通過沖動的行為來表達青少年內(nèi)心的感受,借此減輕他們的緊張情緒。比如:有些青少年面對考試不及格時,會通過曠課、頂撞老師的方式來緩解心里的壓力。還有些青少年會通過“否認”來發(fā)泄。他們拒絕接受事實,會通過整日游蕩、和朋友出去打架、喝酒來逃避自己的問題。
3. 渴望突破
有些青少年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會愿意承擔責任,想辦法尋求幫助,以至于能夠突破問題。但有時候這也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有些人會強加給自己太多的責任。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和過錯,他們都認為是自己不好,凡事都抱有罪惡感。
?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