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成熟 感情成熟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發(fā)展任務,它包含兩項內容:一是感情自治,即作為一個人自己情感力量源泉的能力,而不是依靠雙親來提供舒服、安心和情感保障;二是行為自治,即一個人做出自己的決定、管理自己的事務和照顧個人的能力。這兩項自治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即完成心理上的斷乳過程。隨著感情的成熟,青少年逐漸擺脫“本我”的控制,知道并掌握由一定社會的文化所決定的感情表現(xiàn)規(guī)則,學會駕馭和控制自己的感情表達,讓理性原則而不是快樂原理左右自己的行為。感情成熟既是社會化的目的又是社會化的手段。感情成熟,特別是兒童和雙親之間的情感依戀具有重要的社會化功能。
人格健全 人格健全是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目標,它不僅包括要在弗洛伊德“本我”的基礎上發(fā)展出“自我”和“超我”;要順利渡過埃里克森所界定的生命危機,發(fā)展出信任、自主、首創(chuàng)、勤奮和認同等人格特質;而且還應包括奧爾波特的“發(fā)展人”所具有的人格成長要素,即身體感、自我認同、自我強化或自尊、自我擴展、自我形象、理性自我和作為客體的自我七個重疊的階段。奧爾波特認為,成熟人的動機不僅僅是追求快樂和減少痛苦,許多成人行為在功能上是自治的,即它追求在功能上獨立于原初動機的目標。因為功能自治有兩種,一是固有的功能自治,二是堅持的功能自治。固有的功能自治是功能自治的主要體系,像工作、吃飯、穿衣和睡眠等,它們涉及到與自我統(tǒng)一體有關的自我-維持功能,是最高層次的功能自治;而堅持的功能自治,像酒癮、煙癮和毒癮,它們并不是生理上的必需品,酒鬼繼續(xù)飲酒,雖然他們目前的動機在功能上是與原初的動機相脫離的。同時,奧爾波特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條標準:(1)非自我中心的自我延展和卷入;(2)自我和他人和睦相處;(3)感情保障或自我接納;(4)現(xiàn)實主義的知覺;(5)見識和幽默;(6)統(tǒng)一的生命哲學。
關系和諧 關系和諧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充分條件。對青少年來說,關系和諧主要是指家庭關系的和諧,即雙親之間關系的和諧和子女與雙親之間關系的和諧。無數(shù)事實證明,破裂家庭充滿更多的憤怒、仇恨和家庭暴力,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雙親與子女之間的敵對狀態(tài),往往是造成青少年心理變形和人格扭曲,乃至導致一些青少年走上殺親悲劇道路的重要原因。人際信任是人際關系和諧的潤滑劑,公開、透明和信任的社會環(huán)境是青少年關系和諧的客觀基礎。人際關系缺乏或孤立的青少年多表現(xiàn)為自我封閉和退縮不前,極易從事迪爾凱姆所說的“利己自殺”。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單位,關系和諧的主要責任不在青少年而在成人身上,因為成人掌握著機會和資源的分配大權以及標定青少年行為的話語霸權。從本質上說,青少年是無辜的,任何把青少年推向對立面的做法都是野蠻和愚蠢的。
行為穩(wěn)定 行為穩(wěn)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是身體健康、認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和關系和諧的綜合結果。行為穩(wěn)定是以行為與態(tài)度之間的一致性和行為之間的連貫性為特征的。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即使在成人中間有時也難免保證上述一致性和連貫性。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這是在外界環(huán)境壓力下的無奈之舉,并非心理不健康的癥候。但是,如果青少年也有這些言行不一、朝令夕改的行為表現(xiàn),那么不是青少年生長的客觀環(huán)境有問題,就是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健康有問題。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