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表示大學需了解全球化的各種變化

字號:

   大學存在的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在于,即便全社會已失去了理性,它依然能夠提供理性的思考與教育。在近日召開的北京論壇上,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博林格表示,大學對社會的影響,必須建立在理性的引導之上。
    博林格校長認為,全球化的社會變化非常快,但是,人們對此認識還不足,沒有認識到變化的規(guī)模之大,也沒有認識到它對各國政府和公民社會的影響之劇烈。 “我相信,大學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肩負更大的責任,來教育新一代,讓他們了解新的世界。”他說,“我們有義務向他們清晰地描述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全球化的社會。要想履行這樣的職責,大學必須要重新去反思我們研究和教學的課題。”
    李·博林格校長說,首先要承認,“大學”從本質(zhì)上來講是“靈活”的反義詞,有些人甚至說大學是非常遲鈍、反應遲緩的。“而整個世界在快速地調(diào)整方向,我們經(jīng)常會感覺力不從心,只能在時代的潮流后面拼命地去追趕”。
    哥倫比亞大學作為最具國際視野的一所大學,也在非常努力地了解全球化帶來的各種變化。據(jù)這位校長介紹,今年9月,該校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設立了第八個哥倫比亞全球中心。此前,該校在北京設立了東亞中心。目前,哥倫比亞大學的這種全球中心網(wǎng)絡已經(jīng)覆蓋了五大洲。這些中心希望在各地區(qū)發(fā)揮靈活的樞紐作用,促進哥倫比亞大學和兄弟院校的合作關系,同時,把各領域的學者、學生、官員、企業(yè)和創(chuàng)新人士聚集在一起。
    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的學習、教職員工的教學和學術專家的思考方式都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我們必須進行這樣的變化,否則無法在全球化的社會中進行教育。”李·博林格強調(diào)說,“我覺得全球的大學,都應該改變自己的體制,這樣才能保證學術的活力,從而不斷地追尋我們的使命。”記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