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備考(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

字號:


    2013年參加中考的同學已開始進入緊張而有序的備考階段,為幫助初三學生更全面,更及時的掌握中考歷史知識,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精心為大家匯總了中考歷史備考資料,可以供同學和家長們參考。
    ?
    
    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151.中美建交
    背景(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經過:1971年7月,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
    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意義: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52.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時間: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以上兩點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和美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排斥中國的政策失敗。
    153.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
    背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時間: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中國
    上海舉行。
    上海APEC會議的主題:“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會議內容:討論了全球和地區(qū)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APEC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江澤民宣讀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
    特點: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多邊外交活動。
    17、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
    154.“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衛(wèi)星)??? (兩彈元勛:鄧稼先。)
    ??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意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武器國家使用核武器。
    ?導彈:
    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試驗成功。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導彈點火發(fā)射,在預定的地點上空實現(xiàn)了核爆炸。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zhàn)的導彈。
    ?人造衛(wèi)星:
    1970年,我國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
    又陸續(xù)掌握一箭三星技術。
    1999年,成功發(fā)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成功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意義:表明中國在航天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方面,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55.袁隆平——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
    從20世紀60年代起進行水稻良種的培育,與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56.863計劃
    誕生:1986年月3日,四位老科學家聯(lián)合向中共中央提出了《關于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的建議》,提出面對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zhàn),中國應該不甘落后,要從現(xiàn)在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資金和人力跟蹤新技術的發(fā)展進程。3月5日,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組織下,100多位科學家研究制定了《863計劃綱要》。3
    研究領域: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及海洋高技術等八個領域,作為我國發(fā)展高技術的重點。
    目標: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選的高技術領域,瞄準世界前沿,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帶動相關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術人才,為未來形成高技術產業(yè)準備條件,為
    20世紀末特別是21世紀初我國經濟和社會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和國防安全創(chuàng)造條件。
    **?當今世界其它主要國家或地區(qū)發(fā)展科技的計劃:美國:星球大戰(zhàn)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日本:科技立國;西歐:“尤里卡”計劃。
    **認識:中國應積極吸收當今世界最新的科技成就;實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進行體制改革,促進科技發(fā)展;轉變觀念,積極探索科教興國的新途徑;加大科技投入等。
    ?
    [查看更多請點擊此處]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