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備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tǒng)一知識導引 1

字號:


    一、知識導引
    
 
    
 
    

    (一)表解知識點
     
    1.民族團結
    

    民族團
    
    
    

    民族
    
    區(qū)域
    
    自治
    
    的實
    
    
    

    民族數(shù)量
    

    56
    

    分布格局
    

    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提出建議
    

    中共在籌建新中國時提出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實施過程
    

    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qū)和許多自治州、自治縣。
    

    重大意義
    

    有利于祖國統(tǒng)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qū)發(fā)展,是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各民
    
    族共
    
    同發(fā)
    
    
    

    發(fā)展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政策。
    

    主要表現(xiàn)
    

    西藏地區(qū)完成民主改革;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的發(fā)展;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來,西部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開發(fā)、大發(fā)展的新氣象。
    

     
     
    2.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一國
    
    兩制”
    
    的構想
    

    形成背景
    

    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主要內容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的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重大意義
    

    指明前景,贏得好評。
    

    香港和
    
    澳門回
    
    歸祖國
    

    聯(lián)合聲明
    

    中英、中葡兩國政府簽署聯(lián)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分別于199771日、19991220日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勝利回歸
    

    199771香港回歸祖國。19991220日,澳門回歸祖國。
    

    重要意義
    

    洗雪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3.海峽兩岸的交往
    

    海峽兩岸的交往
    

    推進祖國
    
    統(tǒng)一大業(yè)
    

    基本方針
    

    解放初期,黨和政府明確指出要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定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改革開放后,確定了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在“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打破隔絕
    

    1987年,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打破兩岸同胞近38年的隔絕狀態(tài)。
    

     
    

     
    

    成立兩會
    

    中國臺灣、大陸分別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
    

     
    

     
    

    汪辜會談
    

    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1993年,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
    

     
    

     
    

    八項主張
    

    1995年,江澤民提出促進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
    

     
    

    日益密切
    
    的交往
    

    交往密切
    

    人員往來,經(jīng)濟文化交流蓬勃發(fā)展,兩岸經(jīng)濟上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