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測評 一、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B |
A |
A |
B |
D |
B |
B |
B |
A |
B |
A |
B |
C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A |
A |
D |
B |
B |
D |
C |
A |
B |
C |
A |
D |
|
二、26. Ac Be Cf Db Ed Fa(6分) 27.(1)畢升。(2分) (2)發(fā)明活字印刷術(shù)。(2分) (3)活字印刷術(shù),既經(jīng)濟,又省時,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是我國對世界的卓越貢獻。(2分) (4)后來傳到朝鮮、日本和歐洲。比歐洲早400年。(2分) 28.(1)岳飛。(2分)秦檜。(2分) (2)說明此人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2分)此人是岳飛。(2分) (3)岳飛是保護人民利益的功臣,而秦檜是殺害功臣的罪人。岳飛率領(lǐng)“岳家軍”抗擊大舉進攻南宋的金軍,置個人生死安危于不顧,是在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愧他“精忠報國”的稱號。而秦檜是殺害英雄的劊子手。(4分) 29.(1)文天祥。(2分)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分)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名垂青史。(2分) 30.(1)《馬可·波羅行紀(jì)》。(2分)馬可·波羅。(2分)意大利人。(2分) (2)材料中的“此城”是指元大都。元大都是當(dāng)時世界聞名的商業(yè)大都市,大量商品進入大都,來自亞、非、歐各洲的商人和文化使節(jié)絡(luò)繹不絕。(4分) 31.此題可根據(jù)學(xué)生的描述酌情給分。(8分) 單元測試 一、選擇判斷(每空2分,共4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D |
D |
A |
C |
D |
A |
D |
A |
A |
C |
C |
C |
D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答案 |
C |
D |
D |
B |
A |
D |
D |
|
|
|
|
|
|
二、非選擇題:(每個選項1分,共12分) 21. ①A————f B————e C————a D————c E————b F————d ②A————c B————f C————d D————a E————e F————b 三、讀圖學(xué)史(12分) 22. ①岳飛。(2分)《滿江紅》,“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1分) 文天祥。(2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②岳飛:抗金。郾城大戰(zhàn)大敗金軍,收復(fù)許多失地。但被秦檜以“謀反”罪名殺害。(2分) 文天祥:堅持抗元斗爭,兵敗被俘,堅貞不屈,最后被殺害。(2分) ③提示:一心報效國家,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國家民族大義,堅貞不屈,肯于犧牲。(2分) 23. ①元朝。(2分) (1)元朝始有行省制度。 (2)從元朝開始西藏成為我國正式行政區(qū),受行政院管轄。 (3)大都為元朝都城。 (4)元朝統(tǒng)一全國,疆域空前遼闊。 (不必全部答出,能說明問題即可。) ②蒙古族。 成吉思汗(1分):統(tǒng)一蒙古,建立蒙古國。(1分) 忽必烈(1分):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統(tǒng)一全國。(1分) ③(1)統(tǒng)一全國,疆域比歷史上任何朝代都遼闊。(1分) (2)設(shè)立行省制度,對內(nèi)地和邊疆實行有效的管轄。(1分) (3)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的發(fā)展。(1分) (4)開鑿運河,開辟海運,社會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中外交往頻繁。(1分) 四、讀史探究(12分) 24. ①《澶淵之盟》。此和議是北宋在澶州打退遼軍后,雙方議和后簽訂的。 ②提示:他認為一方面用錢物來換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認為此和約對北宋來說是屈辱的。 他說得對。但更應(yīng)明確兩者相比較,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它結(jié)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zhàn)爭,雙方和平相處并開展頻繁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也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和統(tǒng)一。它比一個朝廷的面子或尊嚴(yán)更重要。 ③提示:春秋時期老子的辯證思想。 鼓勵學(xué)生結(jié)合身邊實際,正確認識事物的正反兩方面因素。例如:某位同學(xué)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課堂的紀(jì)律情況很好,但上課卻不愛發(fā)言,這在學(xué)習(xí)中就是一項弱點。 五、相關(guān)鏈接 25.(8分) 26.鼓勵學(xué)生探究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6分)
史學(xué)著作 |
作者 |
時代 |
體例 |
記述時期 |
成就 |
《史記》 |
司馬遷 |
|
紀(jì)傳體 |
|
后世紀(jì)傳體史書的典范 |
|
司馬光 |
北宋 |
編年體 |
從戰(zhàn)國到五代 |
|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