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歷史備考: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綜測

字號: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選項代號填入題后的括號內(nèi))
     
    1.古代文明都發(fā)源于大江大河或海洋,孕育中國夏商周文明的是(  )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黑龍江
     
    2.“鼎”在中國可作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鑄造不晚于(  )
     
    A.夏商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隋唐時期
     
    3.這是一張反映夏桀與民關系的圖畫,此圖說明了( ?。?/span>
     
    A.君民關系融洽  B.統(tǒng)治者很隨和
     
    C.老百姓愿意為桀提供服務  D.桀殘暴,不顧百姓死活
     
    觀察圖畫,回答46題。
     
     
     
    4.圖中的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5.這幅圖反映的主題是( ?。?/span>
     
    A.社會緊密團結、和諧  B.人員分工明確
     
    C.社會結構復雜  D.社會成員等級分層
     
    6.與此現(xiàn)象有直接關系的一項制度是( ?。?/span>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7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的成都平原發(fā)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震驚世界。被稱為( ?。?/span>
     
    A.“殷墟”文化  B.青銅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鐘鼓之樂”
     
    8.青銅不是純銅,而是幾種金屬的合金。青銅中的主要金屬是( ?。?/span>
     
    ①銅?、阼F?、坼a ④鉛?、蒌X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9.春秋諸侯爭霸的主要原因( ?。?/span>
     
    A.天子威信不高  B.諸侯勢力強大
     
    C.戰(zhàn)爭頻繁  D.生存環(huán)境惡化
     
    10.“尊王攘夷”的含義是(  )
     
    A.尊崇天子,以天子的影響號召諸侯,抵御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
     
    B.響應天子號令驅(qū)趕進擾的少數(shù)民族
     
    C.尊重大王,攻打諸侯國
     
    D.自稱天子,消滅敵人
     
    11.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役是(  )
     
    A.城濮之戰(zhàn)  B.牧野之戰(zhàn)  C.馬陵之戰(zhàn)  D.楚漢戰(zhàn)爭
     
    12.對春秋爭霸戰(zhàn)爭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span>
     
    A.戰(zhàn)爭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B.促進了軍事的發(fā)展
     
    C.從長遠來看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D.是歷史的倒退,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黑暗、漫長的歷史
     
    13.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各國統(tǒng)治者振興國家的有力舉措。但是變法遇到的阻力很大。圖中反映的正是一位變法者舌戰(zhàn)守舊群臣而獲得君王重用、支持的場景。這位變法者是(  )
      
    A.李悝
     
    B.吳起
     
    C.商鞅
     
    D.屈原
     
    14.對商鞅變法歷史作用的評價不準確的是( ?。?/span>
     
    A.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迅速發(fā)展
     
    B.軍隊戰(zhàn)斗力顯著提高
     
    C.秦國很快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
     
    D.使秦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15.中國人的名字寓意豐富,時代感往往也很強。“牛”“耕”等字出現(xiàn)在中國人的姓名中最早可能是(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戰(zhàn)國
     
    16.下面關于都江堰的正確說法是( ?。?/span>
     
    A.變水患為水利,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是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工程的典范
     
    B.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C.給成都平原帶來很多災難
     
    D.都江堰作為水利工程早已喪失了其功能
     
    17.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政治、經(jīng)濟、文化都非?;钴S的時期。其中推動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有( ?。?/span>
     
    ①各國積極變法?、阼F農(nóng)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術的推廣 ④重視水利建設?、莘饨ㄖ贫鹊拇_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
     
    18.中醫(yī)是我國的國粹,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治的歷史悠久,對此進行總結,使之流傳兩千多年的名醫(yī)是( ?。?/span>
     
    A.扁鵲  B.張仲景  C.華佗  D.李時珍
     
    19.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改革出現(xiàn)的決定性因素是( ?。?/span>
     
    A.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B.私田的出現(xiàn)和擴大
     
    C.封建地主的形成  D.各國君主的支持
     
    20.我國古代的私塾里,一般供奉著一位古代圣人的畫像和牌位,師生早晚都要跪拜行禮。他們跪拜的是( ?。?/span>
     
    
     
     
    A.孔子  B.老子  C.孫武  D.韓非
     
    21.有關“百家爭鳴”的看法不準確的是( ?。?/span>
     
    A.形成了一種學術繁榮的局面
     
    B.形成了一種民主的學術研究、辯論的氛圍
     
    C.因為社會的急劇發(fā)展,需要新的學說和理論來支撐
     
    D.當時社會比較發(fā)達,這些思想家有許多空閑時間去思考
     
    22.諸子百家中,持有保護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的思想家是( ?。?/span>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莊子
     
    23.對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提供理論基石的是( ?。?/span>
     
    A.韓非  B.荀子  C.孫武  D.莊子
     
    24.封建社會形成后,社會主要矛盾是(  )
     
    A.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  B.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階級的矛盾
     
    C.奴隸主階級與奴隸之間的矛盾  D.地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
     
    25.下面有關夏商周情況的說法錯誤的是( ?。?/span>
     
    A.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國家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時期
     
    B.這一時期有著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
     
    C.生產(chǎn)力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飛躍,促使了社會的大變革
     
    D.這是我國古代學說最貧乏的時期
     
    二、非選擇題
     
    26.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材料,編制一個簡單的夏商周大事年表,內(nèi)容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12)
     
    據(jù)傳,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破壞了民主推選的禪讓慣例,自己繼承父親的職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出現(xiàn)了“天下為家”的局面。夏朝奴隸主貴族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鎮(zhèn)壓奴隸和平民的反抗,設置了軍隊,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監(jiān)獄,建筑了城墻。公元前16世紀,夏朝最后一個王夏桀暴虐無道,奴隸們不斷反抗他的統(tǒng)治。居住在黃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領湯的率領下乘機起兵,向夏進攻,打敗了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商朝前期,因長時間的內(nèi)亂,都城也多次遷徙。至盤庚即位后,將國都遷往殷(今河南安陽),才穩(wěn)定了統(tǒng)治。但到商末紂王時,終因暴政而亡國。公元前11世紀中期,商朝屬國首領周武王,繼承了父親周文王的事業(yè),發(fā)動了討伐商紂的戰(zhàn)爭。周武王帶領一些部落,向商都進軍,在商都郊外的牧野展開激戰(zhàn)。商軍陣前紛紛倒戈,引導周軍攻入商都。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周朝在鎬京建都,歷史上稱為西周。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納貢,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西周通過分封諸侯,加強了統(tǒng)治,并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西周末年,社會一直動蕩不安,王室衰微,諸侯常常不來朝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遷都洛邑(即洛陽),歷史上稱為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
     
    27.看圖片資料,完成下列任務。
     
     
    
     
    (1)請給D、EF圖片中畫“  ”的字注音。(3)
     
    2)這是從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挑選的資料,請猜測這六種青銅器的用途,然后查資料加以印證。(10)
     
    A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B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C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D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E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F的用途猜想        ,實際用途        。
     
    3)你目前對我國青銅文化的初步認識是什么?如果我們進一步研究青銅文化,你想探究什么問題?(4)
     
    目前的認識:        
     
    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28.話題探討。
     
    秦孝公去世后,舊貴族挑撥秦惠王,以謀反罪名逮捕商鞅。商鞅得到消息,立即出逃。他來到一家客店準備住宿,店主向他索取有關憑證,商鞅沒有,于是店主說:商鞅定下規(guī)矩,留住沒有憑證的人,店主要受“連坐”的處罰。商鞅不得已,只好返回自己的封地。后商鞅被捕,遭“車裂”之刑而死。
     
    商鞅遭車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商鞅之死值得嗎?說明理由。(11)
     
    29.活動:仿刻甲骨文。(10)
     
    認真閱讀有關甲骨文的資料,然后利用一周時間仿刻教材出現(xiàn)過的甲骨文字23個。提示:注意材料、工具、方法,認真體驗這個過程,找機會與同學一塊交流。
     
     
    
     
     
    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選項代號填入題后的括號內(nèi))
     
    1.繼承父位,開始了“家天下”歷史的古代國王是( ?。?/span>
     
    A.啟  B.桀  C.湯  D.紂
     
    觀察下圖,完成23
     
     
    
     
    2.由于編者使用圖片編輯工具不當,導致圖名缺損,你根據(jù)圖片中提供的有關信息,判定這幅圖名應該是(  )
     
    A.牧野之戰(zhàn)  B.城濮之戰(zhàn)  C.桂陵之戰(zhàn)  D.長平之戰(zhàn)
     
    3.這場戰(zhàn)爭的結果是( ?。?/span>
     
    A.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B.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C.西周結束,東周開始  D.諸侯爭霸,戰(zhàn)火紛飛
     
    4.西周的建立者是( ?。?/span>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5.下面關于西周分封制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選項是( ?。?/span>
     
    A.分封的對象是全體臣民  B.分的是土地和平民、奴隸
     
    C.被封的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義務  D.開發(fā)了西周邊遠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
     
    6.這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青銅器,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青銅鑄造水平。該器物叫( ?。?/span>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銅立人  D.毛公鼎
     
    7.下面關于我國青銅文明的說法不準確的選項是(  )
     
    A.只有青銅鑄造技術  B.手工藝以青銅鑄造為主
     
    C.青銅鑄造技術高超  D.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共同繁榮
     
    8.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是( ?。?/span>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9.以“尊王攘夷”為旗號,發(fā)展強大的諸侯國是( ?。?/span>
     
    A.齊國  B.晉國  C.楚國  D.秦國
     
    10.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zhàn)爭是(  )
     
    A.城濮之戰(zhàn)  B.桂陵之戰(zhàn)  C.馬陵之戰(zhàn)  D.長平之戰(zhàn)
     
    11.為秦國滅六國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的一次戰(zhàn)爭是( ?。?/span>
     
    A.馬陵之戰(zhàn)  B.桂陵之戰(zhàn)  C.長平之戰(zhàn)  D.城濮之戰(zhàn)
     
    12.下面各項中屬于商鞅變法主要內(nèi)容的是( ?。?/span>
     
    ①重視教育 ②獎勵耕織和戰(zhàn)功,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 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④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葑⒅氐赖陆逃透谢、薇Wo貴族的特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動農(nóng)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是(  )
     
    A.青銅鑄造  B.鐵農(nóng)具的使用
     
    C.牛耕技術的推廣  D.興修水利工程
     
    14.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的( ?。?/span>
     
    A.原始社會時期  B.奴隸社會形成時期
     
    C.奴隸社會瓦解時期  D.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15.我國文字的發(fā)展演變順序是(  )
     
    A.甲骨文→金文→大篆→隸書  B.甲骨文→大篆→金文→隸書
     
    C.金文→甲骨文→大篆→隸書  D.隸書→金文→大篆→甲骨文
     
    16.下面關于我國古代天文歷法的成就不正確的是( ?。?/span>
     
    A.我國古書上曾經(jīng)記載過夏朝發(fā)生的日食
     
    B.商朝記載的很多日、月食都很可靠
     
    C.我們今天使用的農(nóng)歷,據(jù)說來源于商朝
     
    D.商朝的歷法中規(guī)定了閏月
     
    17.兩千多年來,人們始終以各種方式紀念屈原,主要因為他(  )
     
    A.愛國主義的情操  B.對楚文化的發(fā)揚光大
     
    C.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結合  D.清風瘦骨的形象和氣質(zhì)
     
    18.要查找孔子當初教育他弟子的具體情況,可以查閱(  )
     
    A.《離騷》  B.《論語》  C.《道德經(jīng)》  D.《春秋》
     
    19.以下關于甲骨文的表述正確的是( ?。?/span>
     
    ①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②甲骨文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③甲骨文已經(jīng)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④甲骨文是一種象形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0.提出“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21.下列主張最能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是( ?。?/span>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萬物虛無,禍福相倚
     
    C.兼愛非攻,提倡節(jié)儉  D.以法為教,今必勝昔
     
    22.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表現(xiàn)之一是各國變法。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span>
     
    A.吳起變法  B.李悝變法  C.商鞅變法  D.王安石變法
     
    23.“低淘灘,深作堰”是千百年來人們維修某工程的基本原則,因此該工程至今還在發(fā)揮功效。這處工程是(  )
     
    A.靈渠  B.都江堰  C.京杭大運河  D.長城
     
    24.暴君亡國,明君興國。下面君王中,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君王的是( ?。?/span>
     
    A.桀  B.湯  C.盤庚  D.周文王
     
    25.“百家爭鳴”的正確理解是(  )
     
    A.西周的天子組織了眾多的學派對時政發(fā)表看法,相互辯論,很活躍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上百家的學派著書立說對社會問題發(fā)表看法
     
    C.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眾多學派對社會發(fā)展理論進行論證,學術繁榮
     
    D.隨著社會的急劇變化,眾多學派對春秋戰(zhàn)國時政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相互辯論,形成的一種學術繁榮局面
     
    二、非選擇題
     
    26.識圖(10)
     
     
    
     
    1)下頁地圖圖名是示意圖(3)2)該工程修建于何時?何人負責?(4)
     
    3)人類的智慧在該工程上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3)
     
    27.識讀下列圖片,完成相關任務(12)
     
     
    
    A             ?。隆            。?BR>     
    
     
    D          ?。拧       。?BR>     
    (1) 圖片E中的物品的名稱是    ,圖片B中的物品位于    地區(qū),圖片D中物品叫    。
     
    2)圖片C中的人物是    ,他生活在    時期,圖片A與圖片F中的人物同屬于一個學術門派,其中F是百家爭鳴中的代表人物,他主要觀點是        。
     
    3)以上6幅圖片可以分為        兩大類歷史資料。其中你認為最值得我們驕傲的選項是    ,理由是    。
     
    28.請簡單畫一個本單元朝代的更替示意圖。(8)
     
    29.閱讀材料,完成表格(10)
     
    材料一 子曰:“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眾星共④之。”
     
    注釋: ①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tǒng)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tǒng)治,即“德治”。 ②北辰:北極星。③所:處所,位置。④共:同“拱”,環(huán)繞的意思。
     
    材料二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材料三 “他認為:法治比德治更適合于當時社會,因為社會發(fā)展變化了,一切事物也隨之變化,因此具體措施也應改變。”
     
    材料四“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材料序號
    

    觀點所屬學派
    

    學派代表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0.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火紛飛,殺戮不斷,同時社會出現(xiàn)深刻變化,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涌現(xiàn)出一大批思想家、改革家。你如何評價這一段歷史呢?請發(fā)表你的觀點。(10)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