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齊榕)今年,有條件的設區(qū)市轄區(qū)內所有高中面向隨遷子女開放招生;2014年起,符合條件的考生可在我省異地高考;2015年前,力爭轄區(qū)內所有高中面向隨遷子女開放招生。這是記者從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意見》中了解到的。該意見的出臺意味著我省異地中高考方案塵埃落定。
具體政策
中高考組合拳出臺
據了解,此次推出的異地升學政策是中高考組合拳。其中,中招方面的步驟是分兩步走,一是有條件的設區(qū)市從2013年起轄區(qū)內所有高中要面向隨遷子女開放招生;二是隨遷子女集中且高中資源較為緊缺的設區(qū)市,應積極擴大高中教育資源,力爭于2015年前轄區(qū)內所有高中面向隨遷子女開放招生。
不過因為目前各地的中招政策由各設區(qū)市自行制定。所以省教育廳要求各地隨遷子女中考中招工作方案應于2013年中考報名前出臺,并向社會公布。據透露,在制定方案時,各地會在現行隨遷子女中考中招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城市功能定位、產業(yè)結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的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xù)就學年限等情況,制訂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的具體政策。
在高招方面,我省表示,從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并有三年完整學習經歷的畢業(yè)生,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學的高中階段學校所在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允許參加本科、專科層次錄取,并與當地考生享受同等的錄取政策。該政策和本報此前報道的方案內容一樣。(內容詳見本報2012年5月29日A2)。
相比目前其他省份推出的異地高考政策,我省的政策設置的條件極其寬松。
政策影響
異地考生可連貫升學
這樣的政策出臺對于考生意味著什么?昨日,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政策意味著我省已經構建了異地考生連貫升學的一整套體系,異地學生只要符合條件今后完全可以在我省實現從小學到高中再到高考的一整個連貫的學習過程。
據了解,目前,我省的公辦小學對所有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隨遷人員子女全面放開,享受同等待遇,要達到的條件也非常簡單,以福州為例,只要符合三證(身份證、半年以上暫住證、勞動合同)即可進入公辦小學上學。在公辦小學上學之后,也對口劃片到初中。此前,在一些地方,因為異地中考政策沒有出臺,或者是有條件地推出,很多考生只能回到原戶籍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就算有部分考生通過了較為嚴格的條件在我省進入高中學習,也不能在我省參加高考。異地中高考的政策出臺之后,異地的考生就再也不用回到原來的戶籍地參加中高考了。
焦點解讀
焦點
1
會不會有中考移民等現象?
此前,有專家討論,因為各地的教育程度不一,會不會有人假借這樣的政策“暗度陳倉”。
對此,省教育廳表示,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聯(lián)合加強對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嚴格進行考生報考資格的審查,將采取政策防止假借隨遷子女名義空掛學籍、“中考移民”、“高考移民”等舞弊現象,禁止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發(fā)生。
例如目前,異地高考政策中規(guī)定,報名者必須具有我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并有三年完整學習經歷,這樣就可以杜絕異地考生臨時轉學到我省進行高考移民。
再比如福州2012年的試點異地考生的中招政策要求考生讀滿3年。同時,省教育廳還特別規(guī)定,在制定方案時,各地要根據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的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xù)就學年限做出具體的細則,這樣也可以杜絕中考移民的現象。
焦點
2
會不會影響本地考生的利益?
對此,四部門表示各地將提前摸清底數,準確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并加強對城區(qū)教育布局的整體科學規(guī)劃,擴大城區(qū)中小學辦學容量,適當增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進一步滿足隨遷子女教育需求。
同時,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此前也表示,從近幾年的錄取情況來看,我省的高招錄取率已經保持了較高的水平,高考松綁戶籍限制對我省考生影響不大。而且今后幾年,隨著適齡兒童的減少,我省高考的報名人數還將減少,目前招生計劃即便不增,也能保持原有水平。從招生總數上綜合考慮,高考松綁戶籍限制對我省的考生影響不大。
□鏈接
我省已有部分地區(qū)試水異地中考
據了解,此前,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泉州、廈門、福州進行了異地中考的試點。
例如,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泉州、廈門、福州的一般普通高中學校已全部對隨遷子女開放,泉州的所有一級達標校已對隨遷子女開放,廈門的大部分一級達標校已對隨遷子女開放,福州也有部分一級達標校招收隨遷子女就讀。
泉州晉江為幫助在當地就讀高中的隨遷子女將來能順利參加戶籍地高考,從2009年秋季起開設使用戶籍地教材的“川、渝、皖、贛”教學班,2011年秋季起又增設了“湘、鄂、貴”高中教學班,同時同步設立這六省一市的初中教學班,很好解決了教材不銜接的問題。據統(tǒng)計,在義務教育階段,全省90%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
在中等職業(yè)教育方面,隨遷子女在入學和免學費政策方面也享有同等權益。對一年級和二、三年級涉農專業(yè)免學費政策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我省已實現和當地戶籍學生一視同仁。
今年,高考方面,在我省開展的推薦優(yōu)秀中職應屆畢業(yè)生入讀高職院校和“高職單招”改革中,已首次允許外省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明確凡獲得職業(yè)資格證書且在我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習一年及以上的應、往屆畢業(yè)生均可報名參加我省“高職單招”。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有兩百多名外省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報名參加考試。
(原標題:外省籍考生明年起可在閩高考)
?
| 高考政策 | 高考改革 | 自主招生 | 異地高考 | 招生計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