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課本同步閱讀5(九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5 鄉(xiāng)愁詩兩首
    過印度洋
    周 無
    圓天蓋著大海,黑水托著孤舟。
    也看不見山,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那水上只有海鷗。
    那里是非洲?那里是歐洲?
    我美麗親愛的故鄉(xiāng)卻在腦后!
    怕回頭,怕回頭,
    一陣大風,雪浪上船頭,
    颼颼,吹散一天云霧一天愁。
    注:《過印度洋》選自《20世紀漢語詩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周無,字太玄,四川人。20世紀20年代為少年中國學會成員。
    鄉(xiāng)  愁
    李廣田
    在這座古城的靜夜里,
    聽到了在故鄉(xiāng)聽過的明笛,
    雖說是千山萬水的相隔吧,
    卻也有同樣憂傷的歌吹。
    偶然間憶到了心頭的,
    卻并非久別的父和母,
    只是故園旁邊的小池塘,
    蕭風中,池塘兩岸的蘆與荻。
    注:《鄉(xiāng)愁》選自《李廣田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過印度洋》寫的是詩人出國途中經(jīng)過印度洋時的所見所感。前三行詩寫海上航行所見實景?!皥A天”“大?!薄昂谒薄肮轮邸薄疤爝叀薄霸祁^”“水上”“海鷗”這些意象,飽含詩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后五行詩直接抒發(fā)鄉(xiāng)愁,而這種愁緒被一陣大風一時打斷,詩人思緒又回到現(xiàn)實。但鄉(xiāng)愁能被這大風吹走嗎?
    游子的鄉(xiāng)愁并非無時不在,它常常是在一個特定情境、由一個特殊事件引起的。李廣田的《鄉(xiāng)愁》一詩中,詩人的鄉(xiāng)愁就是由異鄉(xiāng)的“明笛”引起的,“同樣憂傷的歌吹”是喚起詩人鄉(xiāng)愁的具體媒介。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所謂鄉(xiāng)愁,讓人首先想到的是游子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而這首詩的第二節(jié),詩人在剎那間想起的并非自己久別的父母,而“只是故園旁邊的小池塘,/蕭風中,池塘兩岸的蘆與荻”,但其中又何嘗不暗含著思念父母的意思?
    朗讀這兩首詩,與同學討論一下,你對這兩首詩印象最深的分別是什么?
    〔有關資料〕
    《過印度洋》雖然是新詩,但還帶有相當濃重的舊詩詞的印痕。這不僅表現(xiàn)在它與古典詩詞一脈相承的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上,同時表現(xiàn)在它的語言上。此詩講究對偶,韻律和諧,詞的句法痕跡十分明顯。周無認為韻律是詩的“特有要素,只有進化改善,沒有根本除去的?!?《詩的將來》)《過印度洋》可視作他對舊詩詞韻律進行改善的一種嘗試。不過他跨的步子還不大。胡適認為《過印度洋》還“帶著詞調(diào)”,“很可表示這一半詞一半曲的過渡時代了”。(《論新詩》)(吳思敬)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