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一則新聞報道一名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因與老師發(fā)生矛盾,無法繼續(xù)學業(yè),最終回國;本月初,一則題為《在俄中國留學生現(xiàn)狀:心理健康需重視》的新聞又見諸報端。短短十天,連續(xù)出現(xiàn)兩則留學生不適應(yīng)的報道,引起留學生家長的擔憂。留學初期如何順利地適應(yīng)留學生活?留學前又應(yīng)怎樣未雨綢繆?過來人和專家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
留學障礙
課堂上總擔心被“點將”
Sam是法國一所大學建筑專業(yè)的大三學生。“其實我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一定的法語基礎(chǔ),但是到了法國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根本無法用法語和他們交流,只能用英語應(yīng)付日常交流。”Sam回憶說,“這一度讓我變得自閉起來,我不太愿意參加活動。”不過,Sam也明白,要想完成留學,就必須學好法語,于是他隨身攜帶電子詞典,看到不懂的,或者聽不明白的,就自己查字典。“但效果并不好,一個多月我的法語都沒有什么提高,我又著急又苦惱。”
對很多留學生而言,語言溝通障礙往往是適應(yīng)留學生活的最大障礙。由于語言不通,留學生難以與當?shù)厝藴贤?,就越發(fā)感到孤單和無助,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習,導(dǎo)致自信心不足,如此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對于今年6月底去加拿大讀語言課程的小林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克服孤單和想家的愁緒。“其實溫哥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這里有很多來自各個國家的留學生,當?shù)厝艘卜浅S焉疲幕弦埠馨?,但這里始終是外國的月亮,沒有家的感覺。”小林已經(jīng)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各種活動,盡量多和學生老師交流,但想家的感覺還在克服當中。在新西蘭留學的小劉表示,剛到新西蘭沒什么朋友,經(jīng)常會想念國內(nèi)的朋友,晚上就一直掛著網(wǎng)上找人聊天。
雖然英語基礎(chǔ)不錯,在日常交流方面沒有太多障礙,但應(yīng)付某些科目,特別是適應(yīng)國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還是讓去年赴美國哈特福德大學留學的小偉適應(yīng)了大半年時間。“學術(shù)英語畢竟和日常英語不同,很多專業(yè)課程剛開始真的感覺很難,總是覺得自己思維慢半拍;起初也不適應(yīng)老師經(jīng)常發(fā)問、經(jīng)常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總是提心吊膽,擔心自己被‘點將’。”小偉表示,文化觀念上的不同也需要適應(yīng),“我剛到的時候,想和室友搞好關(guān)系,于是一起吃快餐的時候,看到價格不太貴,就提出要請客,誰知室友們并不高興,臉上還露出奇怪的表情,我后來才知道,美國人不喜歡請客,更喜歡AA制。”
過來人說
“厚著臉皮”才能結(jié)識新朋友
“剛開始,最重要的是敢說。”2008年赴英留學,現(xiàn)在??巳卮髮W上大二的小譚坦言,為了融入當?shù)貙W生,曾變得“厚臉皮”,“第一步是要和室友拉近距離,比如多找機會和室友一起吃飯,多聊天;然后,就是要厚著臉皮去認識新同學。見到不認識的同學,我就會問他是哪里的,學什么專業(yè),其實聊一會兒就認識了。”小譚說,剛開始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一個月下來就適應(yīng)了,再認識新同學就變得很自然,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能夠主動和陌生人搭訕。
為克服想家的孤單感,小林一開始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學校每周五會組織我們?nèi)⒂^當?shù)氐奶厣?,還能吃特色小吃,這對我們?nèi)谌氘數(shù)厣詈苡泻锰帯?rdquo;小林表示,“其實當?shù)厝朔浅S焉?,你在路邊看地圖,就馬上有當?shù)厝诉^來問是否需要幫助。他們知道你是留學生,說話會放慢語速,所以不要害怕被笑話而不敢與人交流。”
啟德教育資深顧問張梅表示,學生初到異國,應(yīng)該開朗一點,有時間就盡量參加學校或者同學間組織的活動。“如果去了覺得自己不喜歡可以禮貌地告辭,但最好不要因為自己不了解該活動就一概拒絕參加,那樣會喪失很多開眼界的好機會,又不利于很好地融入當?shù)厣?。同時,如果老是無故拒絕同學的活動邀請,別人會誤會你不愿意跟他們交往,這樣很難結(jié)識到當?shù)嘏笥?,缺乏交流,語言能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
剛?cè)シ▏鴷r,室友邀請Sam去參加派對,sam總是不愿意參加。“一來覺得自己法語不行,怕出丑;二來,我對吵吵鬧鬧的派對真的不感興趣。”被拒絕的次數(shù)多了,室友后來不再邀請Sam了,他與人交流的機會就越來越少。Sam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主動提出和室友一起參加派對,“其實如果不感興趣,你可以找個人在一旁聊天,多參加幾次,就能適應(yīng)了。”
新通國際美加部主管曾曉敏表示,學生初到國外求學,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這時要懂得求助。“對于國際學生,學校會安排一個advisor來協(xié)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提前跟老師預(yù)約時間,獲得與老師單獨面談的機會。在美國,還可以找國際學生辦,這是每個美國學校常設(shè)的專門協(xié)助國際學生處理各種事務(wù)(包括錄取、簽證、打工、組織文娛交流等活動)的機構(gòu),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產(chǎn)生的一些疑問告知國際學生辦的老師,老師會幫忙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對于學習上的問題,小偉建議與老師主動溝通,找出自己學習的弱點,商量提高成績的方法,“不要等成績比較差了老師來找你,也不要只向父母訴苦,因為在學習上父母幫不到你,最好就是直接向老師求助。”
留學準備
提前培養(yǎng)自理自律能力
要想成功留學,僅僅為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奮斗是遠遠不夠的,還應(yīng)該在語言、心理素質(zhì)、生活自理能力、文化認識等多方面提前做準備。廣州留學人員服務(wù)管理中心資深加拿大顧問甘麗娜表示,首先,英語水平必須加強,必須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在生活、學習上才能適應(yīng)。其次,出國前要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出國后,親人不在身邊,大小事情都要自己獨立處理,因此對孩子的獨立能力要求很高,最好能夠提前讓孩子有住校經(jīng)歷。此外,孩子的自律性也很重要,要較早養(yǎng)成自覺自律的習慣。
“我初中就開始住校,生活自理能力還不錯,平時在家也會幫媽媽做飯,所以在生活上適應(yīng)得不錯。”小譚說,“國外的學習非常自由,老師上課也不會點名,也沒人監(jiān)督你,全靠自覺。”
“其實如果有一兩個興趣愛好,對于克服留學初期的孤獨感很有幫助,還能因此交到新朋友。”由于較早就考慮要出國讀大學,所以高中開始,小偉就特地學打網(wǎng)球,還參加學校的網(wǎng)球社團,“剛到美國時,孤獨無聊的時候,我就去打網(wǎng)球,后來漸漸認識了不少球友。”
出國后前半年的不適應(yīng),主要是因為兩個國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異造成的,所以留學前要做足功課,盡量詳細地了解對象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圖書館怎么用,公共汽車怎么坐等等,了解得越清楚,準備得越充足,心里就越有底,出國后的生活也就更加順利。
曾曉敏特別提醒在國內(nèi)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同學,不要總是拿國外的生活和國內(nèi)的生活來比較。畢竟出去讀書是一個歷練和獨立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
留學障礙
課堂上總擔心被“點將”
Sam是法國一所大學建筑專業(yè)的大三學生。“其實我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一定的法語基礎(chǔ),但是到了法國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根本無法用法語和他們交流,只能用英語應(yīng)付日常交流。”Sam回憶說,“這一度讓我變得自閉起來,我不太愿意參加活動。”不過,Sam也明白,要想完成留學,就必須學好法語,于是他隨身攜帶電子詞典,看到不懂的,或者聽不明白的,就自己查字典。“但效果并不好,一個多月我的法語都沒有什么提高,我又著急又苦惱。”
對很多留學生而言,語言溝通障礙往往是適應(yīng)留學生活的最大障礙。由于語言不通,留學生難以與當?shù)厝藴贤?,就越發(fā)感到孤單和無助,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習,導(dǎo)致自信心不足,如此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對于今年6月底去加拿大讀語言課程的小林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克服孤單和想家的愁緒。“其實溫哥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這里有很多來自各個國家的留學生,當?shù)厝艘卜浅S焉疲幕弦埠馨?,但這里始終是外國的月亮,沒有家的感覺。”小林已經(jīng)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各種活動,盡量多和學生老師交流,但想家的感覺還在克服當中。在新西蘭留學的小劉表示,剛到新西蘭沒什么朋友,經(jīng)常會想念國內(nèi)的朋友,晚上就一直掛著網(wǎng)上找人聊天。
雖然英語基礎(chǔ)不錯,在日常交流方面沒有太多障礙,但應(yīng)付某些科目,特別是適應(yīng)國外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還是讓去年赴美國哈特福德大學留學的小偉適應(yīng)了大半年時間。“學術(shù)英語畢竟和日常英語不同,很多專業(yè)課程剛開始真的感覺很難,總是覺得自己思維慢半拍;起初也不適應(yīng)老師經(jīng)常發(fā)問、經(jīng)常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總是提心吊膽,擔心自己被‘點將’。”小偉表示,文化觀念上的不同也需要適應(yīng),“我剛到的時候,想和室友搞好關(guān)系,于是一起吃快餐的時候,看到價格不太貴,就提出要請客,誰知室友們并不高興,臉上還露出奇怪的表情,我后來才知道,美國人不喜歡請客,更喜歡AA制。”
過來人說
“厚著臉皮”才能結(jié)識新朋友
“剛開始,最重要的是敢說。”2008年赴英留學,現(xiàn)在??巳卮髮W上大二的小譚坦言,為了融入當?shù)貙W生,曾變得“厚臉皮”,“第一步是要和室友拉近距離,比如多找機會和室友一起吃飯,多聊天;然后,就是要厚著臉皮去認識新同學。見到不認識的同學,我就會問他是哪里的,學什么專業(yè),其實聊一會兒就認識了。”小譚說,剛開始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一個月下來就適應(yīng)了,再認識新同學就變得很自然,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能夠主動和陌生人搭訕。
為克服想家的孤單感,小林一開始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學校每周五會組織我們?nèi)⒂^當?shù)氐奶厣?,還能吃特色小吃,這對我們?nèi)谌氘數(shù)厣詈苡泻锰帯?rdquo;小林表示,“其實當?shù)厝朔浅S焉?,你在路邊看地圖,就馬上有當?shù)厝诉^來問是否需要幫助。他們知道你是留學生,說話會放慢語速,所以不要害怕被笑話而不敢與人交流。”
啟德教育資深顧問張梅表示,學生初到異國,應(yīng)該開朗一點,有時間就盡量參加學校或者同學間組織的活動。“如果去了覺得自己不喜歡可以禮貌地告辭,但最好不要因為自己不了解該活動就一概拒絕參加,那樣會喪失很多開眼界的好機會,又不利于很好地融入當?shù)厣?。同時,如果老是無故拒絕同學的活動邀請,別人會誤會你不愿意跟他們交往,這樣很難結(jié)識到當?shù)嘏笥?,缺乏交流,語言能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
剛?cè)シ▏鴷r,室友邀請Sam去參加派對,sam總是不愿意參加。“一來覺得自己法語不行,怕出丑;二來,我對吵吵鬧鬧的派對真的不感興趣。”被拒絕的次數(shù)多了,室友后來不再邀請Sam了,他與人交流的機會就越來越少。Sam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主動提出和室友一起參加派對,“其實如果不感興趣,你可以找個人在一旁聊天,多參加幾次,就能適應(yīng)了。”
新通國際美加部主管曾曉敏表示,學生初到國外求學,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這時要懂得求助。“對于國際學生,學校會安排一個advisor來協(xié)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提前跟老師預(yù)約時間,獲得與老師單獨面談的機會。在美國,還可以找國際學生辦,這是每個美國學校常設(shè)的專門協(xié)助國際學生處理各種事務(wù)(包括錄取、簽證、打工、組織文娛交流等活動)的機構(gòu),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產(chǎn)生的一些疑問告知國際學生辦的老師,老師會幫忙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對于學習上的問題,小偉建議與老師主動溝通,找出自己學習的弱點,商量提高成績的方法,“不要等成績比較差了老師來找你,也不要只向父母訴苦,因為在學習上父母幫不到你,最好就是直接向老師求助。”
留學準備
提前培養(yǎng)自理自律能力
要想成功留學,僅僅為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而奮斗是遠遠不夠的,還應(yīng)該在語言、心理素質(zhì)、生活自理能力、文化認識等多方面提前做準備。廣州留學人員服務(wù)管理中心資深加拿大顧問甘麗娜表示,首先,英語水平必須加強,必須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在生活、學習上才能適應(yīng)。其次,出國前要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出國后,親人不在身邊,大小事情都要自己獨立處理,因此對孩子的獨立能力要求很高,最好能夠提前讓孩子有住校經(jīng)歷。此外,孩子的自律性也很重要,要較早養(yǎng)成自覺自律的習慣。
“我初中就開始住校,生活自理能力還不錯,平時在家也會幫媽媽做飯,所以在生活上適應(yīng)得不錯。”小譚說,“國外的學習非常自由,老師上課也不會點名,也沒人監(jiān)督你,全靠自覺。”
“其實如果有一兩個興趣愛好,對于克服留學初期的孤獨感很有幫助,還能因此交到新朋友。”由于較早就考慮要出國讀大學,所以高中開始,小偉就特地學打網(wǎng)球,還參加學校的網(wǎng)球社團,“剛到美國時,孤獨無聊的時候,我就去打網(wǎng)球,后來漸漸認識了不少球友。”
出國后前半年的不適應(yīng),主要是因為兩個國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異造成的,所以留學前要做足功課,盡量詳細地了解對象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圖書館怎么用,公共汽車怎么坐等等,了解得越清楚,準備得越充足,心里就越有底,出國后的生活也就更加順利。
曾曉敏特別提醒在國內(nèi)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同學,不要總是拿國外的生活和國內(nèi)的生活來比較。畢竟出去讀書是一個歷練和獨立的過程,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