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教育廳副廳長、省課改辦主任旦智塔解讀甘肅省“新高考方案”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歷經個3年頭,2013年首屆畢業(yè)生將進入高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專業(yè)性強,是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對接的最為敏感的焦點問題。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遵照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的《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對制定我省“新高考方案”提出的基本原則和明確要求,為適應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進程,省教育廳、省課改辦結合甘肅普通高中教育發(fā)展的實際,研究制定了《甘肅省新課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新高考方案”)。教育部于2012年10月8日批復,省政府辦公廳已于10月19日正式公布。為了幫助大家全面了解“新高考方案”的相關政策和考試改革,我從以下七個大的方面進行概述性的解讀。
一、甘肅新高考改革的背景
自本世紀初啟動實施的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從順應國際教育發(fā)展大趨勢及中華民族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做出的重要戰(zhàn)略決策,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基本國策的重要體現,是轉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大批創(chuàng)新人才、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
2004年我國啟動了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采取分批進入的策略推進。我省是于2010年秋季最后一批進入實驗的省份之一。甘肅的高中新課改雖然進入實驗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準備比較充分,省教育廳從2007年就開始超前謀劃,積極籌備,及時跟蹤了解先期進入省份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了大量比較研究工作。自2010年3月16日省政府召開全省高中新課改啟動會議以來,在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省教育廳、省課改辦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上對新課改工作的各項要求,始終堅持“積極、穩(wěn)妥、扎實、有效”的工作思路,在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種新課改工作機制的基礎上,抓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和落實,扎實推進全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初步形成了甘肅特色,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突出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推進機制。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建立了高中新課改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省普通高中新課改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縣區(qū)為主、學校實施、社會支持”的協調工作機制,省課改辦通過建立專題研討交流、課改聯系人、樣本校建設、重要工作通報、跟進調研和年度總結報告等工作機制,為推進我省高中新課改發(fā)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創(chuàng)新構建了新課程實驗的制度體系。省教育廳十分重視新課程管理制度的頂層設計,組織省內課程專家研究制定并下發(fā)了14個學科教學和課程管理兩大系列共36個配套文件。從課程設置、課程管理、學科教學、課程評價、教師培訓、資源開發(fā)、信息化建設、督導評估、樣本校建設等方面,構建起了比較完整的新的制度體系,使我省高中新課改有章可循、規(guī)范有序地向前推進。
(三)扎實有效的師資培訓為新課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根據教育部“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省教育廳、省課改辦按照國家級水平組織課程資源和培訓管理,持續(xù)三年組織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新課程培訓。從新課改政策與理念、課程方案解讀、課標解讀與教材教學指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塊教學指導、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使所有高中教師(包括管理人員),通過循環(huán)遞進方式,系統全面地進行了培訓,累計培訓師資達9萬多人次。各市州、縣區(qū)和學校積極組織跟進培訓和校本培訓,落實新課程師資專項培訓計劃,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四)持續(xù)開展督查調研促進了新課程有效實施。從2010年起持續(xù)三年組織開展了全省范圍的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跟進調研與督查工作,組織省級專家團隊分赴14個市(州),對近30個縣(區(qū))的60多所普通高中學校進行調研,深入了解新課程各項實驗的進展情況,發(fā)現新課改實施的特色和亮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及時以調研報告形式下發(fā)各市州,對深入推進高中新課改發(fā)揮了有力的指導作用。
(五)新課改樣本校逐步發(fā)揮引領、輻射作用。為了在學校層面建立“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機制,省教育廳確定50所普通高中作為新課程實驗樣省級本校實施重點建設,三年多來,通過組織主管校長到內地學校掛職學習、校長到華東師大培訓,開展校長論壇和現場觀摩研討等多種方式,加強樣本校的建設與管理,切實提高樣本校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特別是通過專項課題研究,為我省解決學校層面新課程實驗的重點、難點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部分省級樣本校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逐步得到了發(fā)揮。
總之,我省高中新課改穩(wěn)步推進,進展順利。全省各高中學校按照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標準實施教育教學,到2013年6月,高三年級的全體學生按照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完成高中學業(yè),與新課程改革相配套的新高考改革必須與之相銜接。為此,省教育廳、省高中課改辦在省政府的領導下,從甘肅實際出發(fā),以積極、穩(wěn)妥的態(tài)度,十分重視普通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深入細致地開展研究和論證工作,積極推進“新高考方案”的適時出臺。
二、甘肅新高考改革的法規(guī)政策依據
我省“新高考方案”的研制,以《國家中長期教育規(guī)劃綱要》、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甘肅省中長期教育規(guī)劃綱要》、《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試行)》為依據。
教育部于2008年1月出臺的《教育部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為高考改革明確了方向,是我省制定“新高考方案”的基本依據。該指導意見指出:“促進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相結合,促進國家統一考試改革與高中綜合評價改革相結合,促進考試改革與高校錄取模式改革相結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國家統一考試錄取基礎上的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和高等學校多樣化的選拔錄取制度。”將高考改革的主要內容明確為以下三項:
(一)建立和完善對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制度,并逐步納入高校招生選拔評價體系。要求各地加快建設在國家指導下由各省組織實施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并且切實做到可信可用,逐步發(fā)揮其對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管理和監(jiān)控,對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客觀評價,以及為高校招生選拔提供參考依據的作用。
(二)進一步深化統一考試內容改革??荚噧热莞母锸歉呖几母锏闹攸c,考試內容要實現與高中新課程內容的銜接,進一步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注重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三)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選拔錄取模式和方式改革。高校在招生錄取時要在高考成績基礎上逐步增加對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及綜合素質的考查。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要深化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在選拔綜合素質高、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潛質的人才方面,進一步探索高考、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與學校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選拔辦法;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和條件成熟的省市要進一步探索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規(guī)律和特點的人才選拔模式,可將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與學校組織的考試成績相結合作為錄取依據。我省出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核心內容,完全依照國家關于深化高考改革的上述要求,是與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相銜接的,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方面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三、甘肅“新高考方案”產生的過程
我省“新高考方案”的研制工作始終在省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由省課改辦領導牽頭,經過省級專家團隊歷時近兩年時間的共同努力,在對全國橫向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十易其稿,目前省政府已經印發(fā)的文本是各級黨政組織、全省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方案的研制經歷了以下過程。
(一)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部大力支持。省政府郝遠副省長十分關心和重視本方案的研制,多次給予重要指示和具體指導,進一步明確了高考改革的指導思想、方向目標和基本原則。2012年3月14日,“新高考方案”研制組有關人員到北京向教育部基教二司和考試中心進行專題匯報和政策咨詢。教育部基教二司領導高度重視,申繼亮副司長率有關處室同志召開座談會,對我省“新高考方案”予以充分肯定,并對有關問題進行指導,對我省制定“新高考方案”給予大力的支持。
(二)與新課改同步規(guī)劃,精心開展專題研究。新課改啟動伊始,為了加強課改專業(yè)支持力量,省教育廳和省課改辦成立了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專家指導組,設立了八個項目專家組,其中“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研究組”由省招辦和課程中心牽頭,組建專家團隊,制訂了《高考方案研制工作規(guī)劃》以及《高考方案研制工作實施流程》,細化工作分工,規(guī)范工作流程,專門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進行專項研究,為我省“新高考方案”的制定出臺奠定了基礎。
(三)吸納兄弟省市經驗,開展橫向比較研究?!靶赂呖挤桨浮毖兄茖<覉F隊廣泛收集先期進入新課改各省的新高考方案,并對各省市“新高考方案”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在借鑒兄弟省市經驗的基礎上,探索適合我省新課程發(fā)展的新高考改革模式。
(四)廣泛征求意見,系統調研論證?!靶赂呖挤桨浮背醺逍纬珊螅群笳匍_了8次研討和意見征求會議,經過反復的調研論證,在征求各個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于2012年2月初“新高考方案”基本成型,當月底省課改辦再次召集了《方案》評審會,形成了第十稿(送審稿)。經過2012年4月12日省教育廳廳務會研究,修改后上報省政府,省政府于5月8日上報教育部。
四、甘肅新高考改革的指導思想
甘肅省新課程改革后的高考改革的指導思想,概括的講為四個“有利于”:
(一)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高考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要為高校選拔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特別是要深化考試形式與內容改革,解決考什么、怎么考的問題。推進素質教育也不是不要考試,要通過改革,積極探索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的途徑。
(二)有利于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新高考改革基于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同時也是對考試與評價改革的深化。高考改革必須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相銜接,以引領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健康推進和全體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
(三)有利于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仍然是選拔性考試。新的高考不僅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知識文化素質的考查,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為高校選拔具有較大發(fā)展?jié)摿桶l(fā)展空間的學生。
(四)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高考事關全社會穩(wěn)定,它的社會影響之大、關注度高是有目共睹的。高考不改革不行、改得不穩(wěn)妥不行、改得不好更不行。因此,我省高考改革既要堅持走穩(wěn)步、又要改革不停步,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處理好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關系,在舊的模式基礎上進行漸進式的穩(wěn)步改革,確??荚囌猩ぷ鞴_公平、公正透明、規(guī)范有序,從而確保社會和諧穩(wěn)定。
同時,“新高考方案”立足省情,保持新舊高考模式平穩(wěn)過渡,確保新舊高考方案的順利銜接,強調了堅持“三個結合”的策略,即:堅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相結合、與高中綜合評價改革相結合、與錄取模式改革相結合。
五、甘肅新高考改革的特點
考試內容的改革是“新高考方案”的最大特點,也是與舊高考相比較最大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新高考的連續(xù)性。新高考堅持平穩(wěn)過渡的原則,實行新舊高考方案有機對接??傮w上,新高考保持了過去的模式,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的試題。目前,全國半數左右的省份實行高考自主命題,半數左右的省份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的試題??紤]到命題隊伍的組建難度和保證命題的質量,我省繼續(xù)采用后者。我省現行的高考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模式”,根據高考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我省“新高考方案”仍然保持這一模式,這也是近年來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如: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南、河北、山西、寧夏等)高考統考科目設置的主流模式。2010年與我省同步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四川、重慶、青海、貴州、云南五省,選擇2013年首次新高考改革采用的模式也與我省完全一致。一是保持了“三個不變”,即:命題不變、模式不變(“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模式”)、分值不變(各學科分值仍然和以往相同),保持高考政策的連續(xù)性。二是有四個新的變化,即:考試內容的變化(普通高中新課程)、試卷結構的變化(增加選答題)、外語增加聽力考試、建立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答卷的新高考,藏文與青海省同步;哈薩克文與新疆同步;蒙古文與內蒙古同步。
(二)考試命題依據的權威性。命題依據為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以及國家考試中心制定的高考考試大綱與考試說明。
(三)考試范圍的規(guī)范性??荚嚪秶鸀槠胀ǜ咧行碌恼n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及其說明中規(guī)定的考試內容,其中選修模塊考試內容限定在《甘肅省普通高中選修I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規(guī)定的限選模塊范圍內。
(四)考試形式的創(chuàng)新性。各科目考試結構的改革,設置必考題和選考題。各學科必修模塊必考,必考題考生必須全部作答。這里必考內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必考內容全部是必修模塊,如語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五個學科;另一種是必考內容為必修加部分選修模塊,如數學(文科)的必考內容為必修和選修模塊1-1、1-2;數學(理科)的必考內容為必修和選修模塊2-1、2-2、2-3;外語的必考內容為必修和選修模塊6、7、8;物理的必考內容為必修和選修模塊3-1、3-2;化學的必考內容為必修和選修模塊4-《化學反應原理》。部分選修模塊選考,選考題采取“超量給題、限量答題”的組卷方式供考生選答。
新的高考考試內容共涉及普通高中新課程14門學科中的9門學科,其中,思想政治和英語兩個學科只有必考題,沒有選考內容。
語文學科的選考內容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兩個選修模塊,考生從兩類中選擇一類作答即可。
數學(文科)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系列4的《幾何證明選講》、《坐標系與參數方程》和《不等式選講》,考生從三個專題中選擇一個作答。數學(理科)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系列4的《幾何證明選講》、《坐標系與參數方程》和《不等式選講》,考生從三個專題中選擇一個作答。
歷史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1《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3《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考生從四個模塊中選擇一個作答。
地理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3《旅游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和選修6《環(huán)境保護》,考生從三個模塊中選擇一個作答。
物理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3-3、選修3-4、選修3-5,考生從三個模塊中選擇一個作答。
化學學科的選考內容為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考生從三個模塊中選擇一個作答。
生物學科的選考內容: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和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考生從兩個模塊中選擇一個作答。同時,各學科被納入高考范圍的選修模塊都屬于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選修Ⅰ課程系列。
(五)考試導向的強化性。試題將更加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是探究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將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新的高考要增加英語聽力測試,根據全省普通高中辦學條件的差異性的實際,應該采取逐步過渡的計分辦法,穩(wěn)妥地進行,具體由省招辦制定考務細則并組織實施。因此,各地各學校要積極做好英語教學安排,做好備考復習指導工作。
六、甘肅新高考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亮點
我省新高考改革的亮點將會體現在招生錄取改革的過程中?!秶抑虚L期教育規(guī)劃綱要》指出:“按照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政府宏觀管理,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睋?,我省“新高考方案”在招生和錄取方面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改革。
(一)將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依據。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制度,這是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重要內容。要求從2010年入學的我省高一年級新生開始,建立以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的評價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內容包括: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基礎素質評價結果和學校三年總評。綜合素質評價由高中學校真實客觀地記錄所有高中學生在校三年發(fā)展狀況和綜合素質,通過電子化的方式提供給高等學校作為錄取時參考。
(二)鼓勵和支持普通高校招生多元化改革。方案提出三項舉措:第一,鼓勵招生高校對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優(yōu)秀、綜合素質評價獲得優(yōu)秀等級的普通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取;第二,支持具有保送生資格和自主選拔錄取試點資格的高校在我省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和破格錄取等;第三,鼓勵高水平大學在我省實行自主招生考試的基礎上,自行規(guī)定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等級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要求。
(三)逐步實行省內高職高專學校自主招生。逐步建立省內高職高專學校自主招生制度,是招生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新高考方案推出兩大舉措:一是允許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示范性高職學校,按當年招生計劃的10%進行自主招生,待條件成熟后逐步擴大招生比例和學校范圍;二是允許我省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yè)學校和省級重點中等職業(yè)學校按照當年畢業(yè)學生數的5%—10%的比例向省內高職高專院校推薦職業(yè)技能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經高職高專院校測試后錄取。
七、關于落實甘肅“新高考方案”的幾點要求和建議
截至2011年底,全省普通高中學校436所,在校生657086人,專任教師38593人,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近30萬人。我省“新高考方案”雖然基本做到了全面周密,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但是,其貫徹實施還需要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全省教育系統的不懈努力,要抓好以下環(huán)節(jié)重點工作的落實。
(一)省招辦要依據“新高考方案”盡快制訂2013年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要全面、深刻地領會和把握“新高考方案”的精神,切實加強考務管理,完善各項保障措施,特別是制定和建立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和應急預案,保證高考考試的安全。要周密安排部署,加強督查,落實細節(jié),全力做好高考英語聽力測試準備工作,確保2013年全面順利實施。同時,積極與相關省區(qū)溝通,穩(wěn)妥推進改革,確保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答卷的高考順利實施。
(二)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環(huán)境。要加強“新高考方案”的的相關政策和考試改革的宣傳,使“新高考方案”的精神家喻戶曉,贏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要強化教師培訓,不斷提高對新課程的執(zhí)行能力,增加學生的應變和適應能力,努力使高考取得良好成績。
(三)正確認識新課程與新高考的關系。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社會、國家和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只不過一個是育人,一個是選人,二者在本質上并不矛盾。建立與基礎教育新課程相適應的高考新機制,對于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新高考方案在反映高中新課程要求的同時,與現行高考方案相銜接,具有繼承性、延續(xù)性和可操作性。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考改革也會進一步走向深入,高考方案還將逐步修訂完善。
(四)要堅決制止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普通高中教育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及必須遵循的教育規(guī)律,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不能以高考結果作為評價學校教學質量、校長業(yè)績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要積極探索建立多元、綜合、發(fā)展性的評價機制,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充分發(fā)揮學校的能動性,按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規(guī)律辦學,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辦出特色和水平,引導普通高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五)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課程實驗縱深發(fā)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普通高中必須依法科學實施新課程,繼續(xù)抓好六個重點工作。
1.繼續(xù)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新課改理念,切實增強新課程意識,準確把握新課程實驗的核心和要義,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新課程實驗。
2.嚴格執(zhí)行國家新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規(guī)范辦學行為。要基于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之下組織教育教學工作,摒棄那種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不考的就不教或不認真教的片面思想。
3.認真貫徹省政府和省教育廳下發(fā)的36個配套文件,建立科學完善的學校課程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
4.要切實加強學分管理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保障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5.要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開足開齊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
6.要促進教育內涵發(fā)展,大力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準確把握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和難度,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我們正在努力朝著“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國家統一考試錄取基礎上的全面、綜合、多元化的考試評價制度和高等學校多樣化的選拔錄取制度”這一高考改革方向邁進。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唯分錄取”的堅冰將被打破,高考改革一定會在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和有利于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等基本原則下,逐步實現從單一考試向綜合評價的轉變,一定能構建起更加科學與公正的人才綜合評價體系和選拔機制。
以上解讀若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
甘肅高考語文試題 | 甘肅高考數學試題 | 甘肅高考英語試題 | 甘肅高考理綜試題 | 甘肅高考文綜試題 |
甘肅高考語文答案 | 甘肅高考數學答案 | 甘肅高考英語答案 | 甘肅高考理綜答案 | 甘肅高考文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