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課本同步閱讀44(八上)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42 動物王國里的“貴”和“賤”
    選自《青年文摘》精華本A卷(1987年4月出版)。
    錢星博在動物世界中,不僅有“結(jié)幫”現(xiàn)象,而且等級制度也是夠森嚴的。比起人類來,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狼群中的等級制度
    美國的大衛(wèi) 米克是世界上惟一靠研究狼的習性而獲得博士學位的生物學家。他在加拿大的羅亦爾島和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灌木林中,和狼群一起“生活”了近20年;根據(jù)他的觀察,狼是一種有著嚴格“等級制度”和喜歡“結(jié)幫”的動物。
    在一窩最典型的狼群中,一定有一對大狼和一群小狼。大公狼是狼群中的首領(lǐng),大母狼位居其次,幼狼是從屬于大狼的,但小狼中同樣也存在著決定它們“身份”的等級制度。
    決定小狼“社會地位”的主要因素,往往取決于它們在游戲時的打斗。小狼長到一個月時,看起來雖然還有些像玩具熊,但它們已熱衷于打架了。只要兩只小狼一碰到,它們就會用剛長出來的乳牙和爪子來廝打,勝者常用腳踏在敗者的身上,并翹起小尾巴,非常得意;而敗者則躺在地上,一面搖尾一面喘氣地向勝利者乞求“寬恕”,顯出一副可憐相。不到兩個星期,小狼中的“社會地位”已經(jīng)決定了。打斗時的常勝將軍,變成了下一代的一號狼,亞軍為二號狼,依次類推。狼群中的任何成員企圖改變它們的“社會地位”而進行反叛時,整窩小狼就會群起而攻之。咬得它遍體鱗傷,迫使它離開狼群而變成獨狼。
    在狼群中,獨狼是最下層的“賤民”。產(chǎn)生獨狼的根源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上述由于不安于等級制度中的低微地位在“造反”中失敗的外,另一個原因是一窩狼群中的小狼過多:當一窩小狼有8只到10只時,常常會發(fā)生食物短缺現(xiàn)象。這時候病狼、弱狼或者平時喜歡惹是生非的小狼,往往會遭到其他小狼的驅(qū)逐而變成獨狼。還有些小狼在成熟后,不甘心大狼對它們的約束和雙親卵翼下的生活,離開狼群去另闖出路,結(jié)果就變成了獨狼。
    在一個沒有人類干擾的狼類生活的天然環(huán)境中,所有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被狼群占據(jù)了;每一窩狼都有自己的領(lǐng)地,它們憑借嚎叫聲和臭跡來辨別彼此間的“邊界線”,很少與鄰近的狼群發(fā)生糾葛,但獨狼沒有自己的地盤。狼群不允許獨狼在它們所占據(jù)的地盤內(nèi)捕捉食物,每當獨狼餓得無可奈何,迫不得已闖入狼群的“定居點”捕捉獵物時,就會遭到狼群的圍攻并變成其口中之物。獨狼是永無止息的流浪者,它們得時刻提防同類中“高貴者”的襲擊,它們中間的絕大多數(shù)一輩子過著到處躲避狼群的游獵生活,因此死亡率是極高的。每當狼群遭到人類的捕殺或狂犬病之類的自然災害時,獨狼的地位便會突然變得高貴起來。這時候它們會偷偷地去占領(lǐng)遭災狼群的“領(lǐng)地”,在那里,如果遇到異性獨狼便會配對、定居,組成新狼群。
    喜歡“結(jié)幫”的猴子和龜類
    猴子是天生喜歡“結(jié)幫”的動物。加拿大著名的生物學家布萊克博士,曾經(jīng)把300只猴子運到一個小島進行過一次有趣的實驗。這個小島是一個地盤寬闊,長滿各種果樹的島嶼;除了鳥類外,島上并無其他動物棲息。令人遺憾的是,一個月后布萊克博士再次去島上時,他發(fā)現(xiàn)300只猴子已經(jīng)分成幾十個“幫派”,各有各的“勢力范圍”,防衛(wèi)森嚴,互不交往。凡不屬于“本集團”的猴子越“境”,守衛(wèi)在邊境的“哨兵”就會轉(zhuǎn)身連連發(fā)出尖叫聲。聽到“警報”后,這個集團的首領(lǐng)便會“率領(lǐng)”部下沖過來撲打“越境者”,直到它抱頭鼠竄逃逸而去。
    根據(jù)我國到西沙群島去研究生物動態(tài)的科學家的報道,龜類也是一種“結(jié)幫”的動物,小的龜群一群大約有七八只,大的龜群一群可多達二三十只。不同“幫派”的龜是從來不一起進食、睡眠和活動的。任何一只龜在“結(jié)幫”過程中錯過了機會,都會變成類似獨狼那樣“地位卑微”的“孤獨龜”。當這只“孤獨龜”爬進一群自恃“高傲”的同類時,它們便會憤然離去。
    天山的白額羊王
    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生物學家曾在天山,對羊群的習性和生活習慣進行過長期的考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羊的社會是一種等級森嚴的“結(jié)幫”社會。當時他們拍下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天山羊王》一片。在影片中人們可以看到:羊群中雄羊的地位是由它們的雙角來決定的。當一個羊群中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公羊時,就非得以“決斗”的形式來決出它們在群體中的地位不可。羊是一種不甘心失敗的動物,一次斗輸后,就暫時偃旗息鼓,等到時機有利時,它就會乘著勝利者不防備,從側(cè)面發(fā)起進攻以平反敗局。因此,它們的“地位”往往要經(jīng)過好幾次甚至幾十次“決斗”才能決定。但當屢戰(zhàn)屢敗的羊一旦服輸后就再也不敢與勝利者一決雌雄了,一看到它就退避三舍,遠遠地離開了。當人們看到一只公羊昂著頭,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旁邊簇擁著一群雌羊時,就可以斷定這一伙羊中的“族長”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在奔跑時,“族長”總是跑在羊群的最前面,因此人們就稱它為“帶頭羊”。在“決斗”時被打敗的公羊總是灰溜溜地跟在羊群的后面,沒有一只雌羊會去理睬它。
    當兩群羊在狹路相逢時,彼此都是不肯讓路的。這時候雙方的“帶頭羊”就會挺身而出,在狹道上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頂撞,直到其中一只被頂?shù)脧膽已虑捅谏蠞L下去。這時候失敗的羊群會四散躲避,勝利的羊群就可順利地通過狹道。有時失敗的“帶頭羊”傷勢過重,它的羊群會拖曳著它,跟在勝利一方的隊伍后面前進。所謂“天山羊王”就是在多次“集團戰(zhàn)爭”中的絕對勝利者,它被羊群奉為“共主”,每當它出現(xiàn)在羊群前,所有的羊都閃過一旁為它讓路,有的還對著它頻頻點頭以示尊敬。天山頂上有一塊大巖石,它是羊王的寶座,羊王習慣于站在巖石上俯視它的“臣民”,從來沒有哪一只羊膽敢登上這塊巖石的。由于這只灰色的“羊王”額頭是白色的,當?shù)厝司头Q它為“白額羊王”,并互相告誡任何人不得傷害它。羊王曾屢次擊退來犯的狼群,保護了羊群的安全,因此又被人們稱之為“神羊”。
    “賤雞”和“鴉王”
    和羊群一樣,雞群中是不允許有兩雄并存的,這就決定了公雞的好斗性格。因為勝利的公雞是雞群中的“大王”,失敗者就只好到處逃竄,躲避強者的追啄了。人們往往用“斗敗了的公雞”來形容那些喪魂落魄的人,這是很有道理的。
    母雞也不能和平共處,它們的地位是在搶食時決定的。搶食時最狠最兇的勝利者往往是母雞群中的“霸王”。在覓食時,它一看到同類就馬上停止覓食,跳過去猛啄它們,嚇得它們四散逃竄。同樣,其他的母雞也是依樣畫葫蘆,老二欺老三,老三欺老四……而最弱的一只則成了雞群中的“倒霉蛋兒”。雞群覓食時它只好膽戰(zhàn)心驚地遠遠躲著,不敢前去同食,怕受同類的任意追啄,成了雞社會中最底層的“賤雞”。
    科學家曾做過多次試驗,發(fā)現(xiàn)一只雞能否稱王稱霸,最重要的因素取決于它的好斗性格。只要將少量雄性荷爾蒙注射進一只慣受欺凌的“賤雞”的體內(nèi),不久它就會一變故態(tài),在同類中到處惹是生非,橫行霸道,在雞群中的地位也就扶搖直上了。
    烏鴉是一種不好斗的鳥類,它們之間雖然從不相互廝殺,但鴉群中也存在著等級現(xiàn)象。在同一棵樹上棲息的鴉群中,一定有一只軀體龐大、羽毛豐滿的“鴉王”。這只“鴉王”在鴉群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晚間它總是棲息在最高的樹枝上,如果別的同類膽敢在同一枝樹枝上與它“平起平坐”,那它只需對這只不識相的同類狠狠地瞪一眼,就足以使對方不戰(zhàn)而降,乖乖地飛到較低的樹枝上去。
    雌鴉的地位主要由受“鴉王”恩寵程度的高低來決定的。它們之間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一只備受欺凌的雌鴉一旦被“鴉王”看中,那它馬上就會變得神氣活現(xiàn),盛氣凌人,而其他雌鴉也會對它刮目相看。
    ******
    動物社會是有“等級”的,這并不讓人驚奇。因為人類也是動物,只不過比其他動物進化程度更高罷了。不過動物的“等級”,是依靠它們的力量來決定的,而不是靠陰謀詭計去打敗對手。人類擁有智慧,也許反而造成人類的許多悲劇。相反,動物依靠力量求生存,也許活得更直接、更干脆,未嘗不是一種幸福。所以,不要蔑視動物的生活。
    積累下列詞語:
    遍體鱗傷惹是生非永無止息抱頭鼠竄
    憤然離去等級森嚴退避三舍狹路相逢
    喪魂落魄扶搖直上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