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第I卷 積累·運用
一. 選擇題5個小題,全部為單選題,每小題2分(本題共10分)
1. 下列詞語中劃線字讀音有誤的是( )
2. 下列詞語書寫不正確的是( )
A. 僥幸 坍塌 細致入微 目光如炬
B. 拂曉 陶冶 油光可鑒 無精打采
C. 嚴竣 簇擁 不知所措 成群結隊
D. 頹唐 瞥見 果不其然 眾志成城
3. 下列詞語中劃線字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無理取鬧(理由) 安之若素(平素、平常)
B. 抑揚頓挫(停頓轉折) 深惡痛疾(恨)
C. 不省人事(醒悟) 李代桃僵(枯干)
D. 好意難卻(了卻) 不屑置辯(值得)
4. 句中劃線的成語用得恰當?shù)氖? )
A.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宋詞、元曲大名鼎鼎,各種流派不勝枚舉。
B. 對于昨天發(fā)生的那件事,張三當時不在,一竅不通,就不必再問他了。
C. 在科學史上,一些科學發(fā)明往往源于異想天開。
D. 吳華的媽媽迎著再次來家訪的老師激動地說:“您能不顧疲勞,三顧茅廬,太使我感動了?!?BR> 5. 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是( )
A. 我們學過魯迅的多篇文章,《藤野先生》《孔乙己》分別選自他的小說集《彷徨》《吶喊》。
B. 按寫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確的順序是《出師表》、《鄒忌諷秦王納諫》、《陋室銘》、《岳陽樓記》。
C. 奧楚蔑洛夫、馬克·吐溫、胡傳魁分別是《變色龍》、《競選州長》、《沙家浜》里的主要人物。
D. 《蒹葭》是《詩經(jīng)》的首篇,孔子曾評論這首詩的風格特點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二. 填空、簡答 完成6—10題。(本題共14分)
6. 根據(jù)要求按原文填空(共5分,每小題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參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蛾P雎》
(4)《師說》在闡述“圣人無常師”時,曾引用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論作為引證。
(5)我們在課內外學過的古詩詞中,有不少含有深刻哲理的名句,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請你再寫出一個含有哲理的古詩詞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仿照例句,再寫一個句子。(2分)
例句: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溫暖。
仿句: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選擇恰當?shù)恼Z句填在A、B兩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音節(jié)和諧(2分)
一座座石灰?guī)r構成的山峰,A_____________,煞是好看。躺在寧靜綿長的海灘上,近看黃沙白浪,海鷗點點;遠看B_____________。
(1)一身青蔥,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
(2)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帶著一身青蔥
(3)風帆片片,藍天碧海
(4)藍天碧海,風帆片片
9. 某中學學生會向某年級的學生進行閱讀興趣調查,下表是調查統(tǒng)計結果,請你閱讀后回答問題。(2分)
注:每一類內容的認同率均指認同人數(shù)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百分比。
(1)請概括說明統(tǒng)計表反映的情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班上準備開展題為“話說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下面參考資料,從你讀過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位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給同學們。語言要求像“頒獎詞”一樣簡潔流暢,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跡,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3分)
《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獲獎者“洪戰(zhàn)輝”
頒獎詞: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令我感動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理解·感悟
三. 閱讀文言文,完成11—14題。(本題共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咨臣以當世之事 咨:
(3)以彰其咎 彰:
(4)遂許先帝以驅馳 驅馳:
12. 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故五月渡瀘 既克,公問其故
B. 若無興德之言 何陋之有?
C. 遂許先帝以驅馳 潭中魚可百許頭
D. 恐托付不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1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2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按要求回答問題。(4分)
(1)“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選文中具體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35年,在黨和紅軍面臨危急的關頭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地位。請摘錄選文中的句子來形容毛澤東當時的處境。(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諸葛亮為什么自敘“三顧茅廬”這一情節(jié)?請分析他的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閱讀現(xiàn)代文(一),完成15—19題。(本題共10分)
峭壁上的樹
(1)是為了擺脫那饑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場被俘的恥辱,彈盡糧絕之后你才義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2)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捕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沒有死,一道陡峭崖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yǎng)育了你。生根,發(fā)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日夜夜、年年歲歲,終于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xiāng)那座大山的懸崖峭壁上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達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3)它高不足尺,葉疏花遲。云纏它,霧迷它,雨拍它,風摧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然而,酸棗樹并沒有被征服。它不低頭,不讓步,于數(shù)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
(4)一次次,它在風雨中抗爭吶喊;一回回,它把云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剛毅驅逐雷電遠避他方……
(5)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不像山前的桃樹,山后的李樹,一個個嬌生慣養(yǎng)讓人伺候、撫慰,動輒就使性子給點顏色瞧瞧。也不像貪圖熱鬧的楊樹柳樹們,一個個占據(jù)了水美土肥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輕飄飄只知炫耀自己。酸棗樹默默地兀立著,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懼孤獨。與春天緊緊攜手,與日月親切交談。天光地色,盡納盡吮。從不需要誰的特別關照與愛撫,完全靠了自己的力量,長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讓人領略那簇動人的風采。它真誠而沒有嫉妒,它純樸而從不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問候,俯首向勝利者恭賀祝福。
(6)那一年秋天,在不知不覺中,它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只有一粒,而且?guī)缀跣〉脼槿藗兯灰姟?BR> (7)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見到它果實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小酸棗,或許正是那棵酸棗樹苦修苦熬數(shù)十年而得道的一顆心吧!有了心,它便會有夢,便會更加強烈地擁抱世界了!
15. 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 通過對峭壁上的酸棗樹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頑強生命的贊美之情。
B. 作者寫酸棗樹“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形象地闡述了所有奮斗者必定會成功的哲理。
C. 前文用第二人稱,后文用第三人稱,且轉換自然;既顯得親切真摯,便于抒情,又不受時空限制,便于展現(xiàn)酸棗樹的各種品性。
D. 本文不論是直接抒情,還是精彩描繪,作者巧用了一條主線將這些散珠串起來,使文章行文流暢,表情達意生動。這條主線是酸棗樹的成長經(jīng)歷。
16. 根據(jù)(1)—(4)段內容,概括寫出酸棗樹惡劣的生存情境(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從第五段中找出具體體現(xiàn)“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語句,用橫線在原文上標出。(1分)
18. 文中寫酸棗樹的同時,寫了桃李楊柳四種樹與之進行對比,具體作用是(2分)(不超過2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選文善用修辭,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請對文中(7)段畫線句子進行賞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閱讀現(xiàn)代文(二),完成20—22題。(本題共7分)
解疑釋惑說長城
各朝代修筑的長城,其長度各不相同。超過一萬里的長城有三條:一是秦朝修筑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長城;二是漢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兩萬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的長城,全長一萬四千七百多里。若把歷代修筑的長城總計起來,大約在十萬里以上。以前認為明長城的東端起點是山海關,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其東端起點應在丹東虎山。長城西端則一直延伸到新疆羅布泊。
一般認為長城是漢族為防止其他兄弟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甚至有人把它說成是“大漢族主義”的產(chǎn)物。其實不然。自秦始皇以后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的主要朝代有漢、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九個,其中漢族統(tǒng)治的朝代只有漢、隋、明三個。而其他兄弟民族統(tǒng)治的朝代則有六個。元朝和清朝雖然未大修,也對長城關隘進行了維修利用??梢哉f,長城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財富。
長城的作用也不是普遍認為的那樣純粹用于戰(zhàn)時防御,體現(xiàn)著封閉和保守。代表中國早期對外開放的“絲綢之路”與長城就有密切的關系。就在漢武帝派張騫二次出使西域的同時,為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立即開始在漫長的河西走廊上設郡縣,筑長城。可以說,沒有“絲綢之路”的開通,不會有這一長城的修筑;沒有這一萬里之遙長城烽燧的保障,“絲綢之路”也就無法存在。
長城在國內經(jīng)濟開發(fā)上也起了重大作用。例如,2000多年的屯田制度就是因為長城而發(fā)展起來的。那沿長城分布的百萬戍邊軍隊、數(shù)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戍邊移民、屯田民眾、軍人家屬,使長城內外的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蓬勃發(fā)展了起來。
20. 在文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解疑釋惑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請概括修筑長城的積極意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能作為“長城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財富”這一說法依據(jù)的一項是( )(2分)
A. 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元朝和清朝,對長城關隘進行了維修利用。
B. 我國歷史上很多不同民族統(tǒng)治的朝代,都曾經(jīng)大規(guī)模地修筑了長城。
C. 說歷史上的長城是“大漢族主義的產(chǎn)物”,其實是不正確的。
D. 秦以后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的漢民族統(tǒng)治的朝代只有漢、隋、明。
六. 閱讀現(xiàn)代文(三),完成23—26題。(本題共9分)
讀“磨腦子”的書
(1)書有許多種。有的明白曉暢,使人輕松;有的艱深晦澀,讓人費解。而真正值得我們閱讀的,往往是那些“磨腦子”的書。
(2)與一般的書籍比較起來,“磨腦子”的書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華、閱歷的濃縮。它不是那種讀起來駕輕就熟的書,而是不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書,是要經(jīng)常在筆記本上記下大量困惑和疑問的書。讀這種書的感受就好像啃骨頭,費勁,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吃現(xiàn)成的肉當然也好,但終究不如啃骨頭來得有勁。
(3)讀“磨腦子”的書,能夠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維水平。生物學告訴我們,人的智力是用進廢退的。能否經(jīng)常給自己出難題,面對困難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個人素質高下的集中表現(xiàn)。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鷹才能在風雨中翱翔。常讀一覽無余的書,會使原本聰慧的頭腦退化。
(4)人的愉悅程度大抵與其付出的勞動量和勞動時間成正比。讀“磨腦子”的書有點像高強度的體育運動,不花上吃奶的力氣就不能達到應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帶來的快樂才非同一般,它賜給我們的禮物才格外珍貴。試想,上珠穆朗瑪峰的快樂豈是隨便踏上哪個土包兒可以比擬的?
(5)俗話說,寧嘗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澳ツX子”的書正像鮮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爛杏”。讀一本“磨腦子”的書,還是一次與智者的對話。它使人暫別瑣碎與平庸、浮躁與虛妄,而變得神清氣爽,心靈寧靜。對于這樣一種難得的體驗,聰明人是不該長久疏遠的。
(6)真正的讀書人都有同感,好書一定要精讀。一目十行的讀法或許適合一般讀物,但對于“磨腦子”的書絕不適宜。真正的好書甚至使我們有意放慢閱讀速度,就像一個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樣。
(7)要真正讀一本“磨腦子”的書,還要學會適當?shù)鼐芙^。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從不看電視,全用來閱讀那些經(jīng)過時間檢驗和沉淀的“老書”。拒絕,還意味著,既不為某些時髦的寫作分心,也不對人為的熱點動心,更不為虛假的創(chuàng)造操心。不僅如此,網(wǎng)絡的精彩,球賽的熱鬧,游戲的暢快,散步的悠閑,酣睡的香甜,都是應該適當拒絕的。否則的話,什么時候“磨腦子”呢?
23.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閱讀全文,說說讀“磨腦子”的書有哪些益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這篇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請你以(5)段為例分析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本文語言生動,說理深刻,給人以啟迪,讀了本文后,你最大的收獲或感悟是什么?請結合你的讀書生活談一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I卷 表達·交流
七. 作文(本題共60分)
27. 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題一:我愛_____________。請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商钜环N情景,如“雪花飄飄”等;可填一種事物,如“家鄉(xiāng)的板栗”、“美麗的懷柔”等;還可填一項活動、一種行為,如“唱歌”、“讀書”等;……
題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財富。金錢是財富,知識是財富,時間是財富,健康是財富,信譽是財富,親情是財富,朋友是財富,成功的經(jīng)驗是財富,失敗的教訓也是財富……擁有財富,我們才可以擁有真正富有的人生。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請以“我最寶貴的財富”為題,寫一篇文章??梢詫懽约旱慕?jīng)歷、感悟,也可以發(fā)表看法。
要求:
1. 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 不少于600字。
3. 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
4. 卷面清楚,書寫工整獎勵2分。
【試題答案】
一、(本題共2分)每小題2分
1. B 2. C 3. D 4. C 5. C
二、(本題共14分)
6.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4)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BR> (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答出一個即可)(本題共5分,每小題1分)
7. 示例1愛心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示例2愛心是一股撞開水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的人受到震憾。(本題共2分)
8. A、(1) B、(4)(本題共2分,每小題1分)
9. (1)對武俠言情和娛樂休閑的認同率高于對文學歷史和時事政治的認同率。(或答:對武俠言情和娛樂休閑感興趣的超過三分之二,對文學歷史和時事政治感興趣的不足三分之一。意對即可)
(2)相當多的學生重視義氣、豪情,對美好生活充滿幻想,喜歡輕松;對現(xiàn)實歷史、政治關心不夠。
(意對即可)(本題共2分,每小題1分)
10. 參考示例:令我感動的英雄人物是《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取經(jīng)路上,他是師傅的好幫手:“三打白骨精”,他窮追猛打,決不手軟;“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謀,化險為夷……他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本領高強。他是藝高膽大的神仙傳奇,更是血肉豐滿的英雄好漢!(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分:概述人物主要事跡;反映人物的性格;語言簡潔流暢。每項1分)(本題共3分)
三、(本題共10分)
11. (1)出身低下,見識淺陋
(2)咨詢或詢問
(3)顯揚或表明
(4)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勞(本題共2分)
12. (本題共2分)D
13. (1)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nóng)親耕,茍且在亂世間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諸侯那里揚名、顯達
(2)至于反復衡量,考慮取舍,(或答斟情酌理,把握分寸)毫無保留地向您提出忠誠的建議,那就是攸之、祎、允之等人的職責。
(本題共2分,每句1分)
14. (1)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1分)
(2)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1分)
(3)表達自己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對后主的效忠之情。(2分)
每層意思占1分。(本題共4分)
四、(本題共10分)
15. (本題共2分)B
16. 酸棗樹生長在峭崖壁縫上的一捧貧瘠的泥土中(1分);受到風雨、云霧、霜雪、雷電的欺壓(1分)(本題共2分。)
17.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地茂盛著(本題共1分)。
18. 反襯(或突出)酸棗的生長條件的惡劣和品格的高尚(“生長條件惡劣”和“品格高尚”少一個扣1分。意思對即可)(本題共2分)
19. 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答出兩個即可給分)修辭手法,(1分)句子先說“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總起,接著把酸棗比作“丹霞霓云”“瑪瑙”“珍珠”“火焰”再到“萬仞峭壁的靈魂”,由現(xiàn)象到本質,逐步升華,(1分)形象地贊頌了酸棗的外表形象和內在精神。(1分)(本題共3分)
五、(本題共7分)
20. 長城的概況(1分);長城修筑目的(1分);長城的作用(1分)(本題共3分)
21. 答案:(1)戰(zhàn)時防御
(2)保障了對外經(jīng)濟的發(fā)展
(3)促進了內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答出一點不得分,答出兩點得1分,答出三點得2分,意思對即可)(本題共2分)
22. (本題共2分)B
六、(本題共9分)
23. 要讀“磨腦子”的書(本題共1分)
24. 能夠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維水平;能夠給人帶來非同一般的快樂;是與智者的對話。(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本題共2分)
25. 示例:(5)段中把“磨腦子”的書比作“鮮桃”,“把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比作“爛杏”(1分)。從而告訴人們要讀“磨腦子”的書(1分)使用比喻論證使抽象的說理變得通俗易懂,使文章生動活潑,增添文章的可讀性(只要說出一點即可給1分。)(本題共3分)
26. 有觀點(1分),結合實際(1分),表達(1分)(本題共3分)。
七、作文(本題共60分)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 數(shù)學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