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xì)v史延伸閱讀:東晉地方行政區(qū)劃簡表

字號(hào):


    東晉的疆域區(qū)劃有兩個(gè)特點(diǎn):
    第一是,因?yàn)楸蓖翜S陷,衣冠南渡,往往將若干淪陷區(qū)域的名稱移置南方,遙領(lǐng)失地,叫做“僑州郡縣”。其目的,一則為了安置失地的流民,再則表示不忘故國,為早日恢復(fù)之本。這種“僑州郡縣”,是時(shí)置時(shí)廢,且移徙無常,非?;靵y。
    第二是,東晉沒有固定的疆域,長江以北的淮河流域,河洛中原,與西方的蜀漢之地,在戰(zhàn)爭中是時(shí)得時(shí)失,影響到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建置,是時(shí)時(shí)變更。
    東晉所據(jù)疆域,完整者只有揚(yáng)、荊、江、湘、交、廣六州而已,其他如豫州、徐州只占一部分,至于司、兗、梁、益、寧等州則數(shù)度出入。又涼州自涼州刺史張軌至張駿時(shí),始終奉晉之正朔,雖與東晉相隔離,在名義上仍為東晉之領(lǐng)土。東晉州郡增減的變化甚大,現(xiàn)將其建置概況簡列如下:
    
州 名 州 治 轄 郡  備 考
司州
     (僑司州)
滎陽
     洛陽或虎牢
  數(shù)度淪沒、收復(fù)。變更無常,故從略
兗州 廩丘   兗州境域常在淪陷中,統(tǒng)郡從略
豫州 蕪湖 邾城、武昌、牛渚、歷陽、馬頭、譙城、壽春姑孰、汝陽、南頓、汝陰、新蔡、陳郡、潁川弋陽、西陽、淮南、廬江、晉熙、秦郡、義陽  
僑冀州      
僑幽州      
僑并州      
僑雍州      
東秦州      
北秦州      
僑秦州      
梁州 南鄭
     后移苞中
漢中、魏興、晉昌、新城、上庸、梓潼、晉壽
     廣漢、遂寧、涪郡、巴郡、巴西、宕渠、新巴汶陽、北巴
 
益州 成都 蜀郡、寧蜀、晉原、江陽、犍為、汶山、越雋平樂、沈黎、東江陽  
寧州 云南 建寧、晉寧、牂牁、平蠻、夜郎、朱提、南廣
     清河、下邳、東莞、建都、興古、西平、梁水永昌、云南、東河、西河、興寧
 
僑青州      
北青州 東陽或高敖 齊郡、濟(jì)南、樂安、高密、平昌、北海、東萊東牟、長廣  
僑徐州      
北徐州 彭城 彭城、沛郡、下邳、東海、譙郡、梁國、蘭陵
     瑯邪、淮陽、宿預(yù)、東莞、東安
 
荊州 江陵或武昌 南郡、南平、武寧、綏安、江夏、竟陵、襄陽南陽、順陽、義陽、隋郡、新野、建平、宜都武陵、天門、巴東、臨賀、始興、始安  
揚(yáng)州 建業(yè) 丹陽、宜城、吳郡、吳興、會(huì)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義興、晉陵  
江州 豫章或壽陽 尋陽、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
     晉安、武昌、桂陽、安成
 
湘州 長沙 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營陽  
交州 龍編 交址、合浦、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  
廣州 番禺 南海、東官、新會(huì)、蒼梧、晉康、新寧、永平郁林、晉興、桂林、高涼、寧浦、義安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