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的行政區(qū)劃體系大體上是道、府(州)、縣三級。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根據(jù)《遼史·地理志》。
遼分5個道,每個道有一個政治中心,稱為京,并以京的名稱來命名道。
上京道 治上京臨潢府(今內(nèi)蒙古巴林東南波羅城),轄以西拉木倫河流域為中心的契丹本土。
中京道 治中京大定府(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大明城),轄原奚族本土。
東京道 治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轄原東丹國地區(qū)。
南京道 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轄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長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域。
西京道 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轄今山西和內(nèi)蒙古交界處。1007年遼圣宗建中京大定府,自臨潢遷都于此。1044年遼興宗升云州為西京大同府。
道下設(shè)府、州、軍、城4種政區(qū),為同一級別。
府 (1)京府:臨潢府、大定府、遼陽府、析津府、大同府。(2)率賓府、定理府、鐵利府、安定府、長嶺府、鎮(zhèn)海府、興中府(1041年升霸州置,今遼寧朝陽),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州 分等,從高依次為:節(jié)度州、觀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縣 遼朝還設(shè)有與縣同級的州、軍、城。
| 道 名 | 治所 | 轄區(qū)數(shù)目 | 府州名稱 | |
| 上京道 | 上京 臨潢府 |
府 | 1 | 臨潢府 |
| 州 | 23 | 祖州、懷州、慶州、泰州、烏州、永州、饒州、徽州、成州、 | ||
| 懿州、渭州、壕州、原州、福州、橫州、鳳州、遂州、豐州、順州、 | ||||
| 儀坤州、長春州、龍化州、隆圣州等 | ||||
| 東京道 | 東京 遼陽府 |
府 | 2 | 遼陽府、黃龍府等 |
| 州 | 10 | 開州、定州、保州、辰州、盧州、鐵州、興州、湯州、崇州、海州等 | ||
| 中京道 | 中京 大定府 |
府 | 2 | 大定府、興中府 |
| 州 | 6 | 成州、宜州、錦州、川州、建州、來州等 | ||
| 南京道 | 南京 析津府 |
府 | 1 | 析津府 |
| 州 | 5 | 順州、檀州、涿州、易州、薊州等 | ||
| 西京道 | 西京 大同府 |
府 | 1 | 大同府 |
| 州 | 9 | 豐州、云內(nèi)州、寧邊州、奉圣州、蔚州、應(yīng)州、朔州、東勝州、金肅州 | ||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