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度這塊再多說兩句:我們在分析各個社會現實問題的時候,要適當的將這個問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為申論考試的材料就是由多個材料反映的問題來集中反映一個大的社會熱點問題。
比如說:
房屋拆遷, 戶籍問題上升到城市建設;
偷稅漏稅上升到社會分配;
農民工進城上升到三農問題。
土地、農民、農村、農業(yè)同時出現上升到新農村建設
衣食住行物價教育就業(yè)同時出現上升到民生問題
貧富、階層、收入差距、勞資同時出現可歸結為和諧社會
等等
申論出題規(guī)律
1,一般都是考一年半前的社會熱點問題,
2,都是考一個矛盾
3,這個問題是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而處于醞釀之中的文件或事件作為模板或依據來命題
4,有的命題是不會考的
5,關注民生
縱觀歷年申論試題,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關注民生
******同志在十七大報告講到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這個問題時,概括了六個方面,就是:發(fā)展教育、擴大就業(y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建立城鄉(xiāng)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會管理,維護安定團結。這些就是民生。
民生涉及到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和權益保障,它也漸漸成為考核官員執(zhí)政能力的一項指標。一個黨政官員,作為人民的公仆。首要工作就是為民辦事,造福人民。 而申論作為我國選拔考試,就注定了它要關注民生。 申論考試是對準綜合能力的測試。在利益保護主體中,國家是主導力量,國家要通過法律、經濟、行政手段來保護不同群體的利益,公務員是國家利益保護職能的執(zhí)行力量,因此,申論考試就是通過圍繞利益保護存在的缺陷,給定一個或多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來考查準公務員觀察問題、概括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論述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國家和人民選拔優(yōu)秀的利益保護者,做到 關注民生 。這一點從2000年申論題對 噪音擾民 問題的處理到2008年申論試題中開發(fā)如何照顧當地人民利益,始終貫穿前后,不離不棄。因此,我們要將與民生有關的新聞,評論,解決方案看好,學好。這對我們的申論備考是大有益處的。后面的講座我們會重點講解民生問題。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