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的細胞基礎
一,考點解析
1.以下為某植物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某些時期的示意圖,正確的描述是( )

?
A.①紡錘絲牽引著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B.②紡錘絲牽引著同源染色體向細胞兩極移動
C.③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及各時期的主要變化特點,考查了識圖及圖文轉換能力。圖①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并移向兩極;圖②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子染色體,由紡錘絲牽引并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圖③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圖④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內無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C
2.僅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出現(xiàn),而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出現(xiàn)的選項是( )
A.分裂間期DNA復制與有關蛋白質合成
B.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
C.聯(lián)會后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部分DNA交換
D.同源染色體分開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
〖解析〗此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及兩者的異同。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在分裂間期都要進行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的合成;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其染色體的行為和有絲分裂基本一致,都有著絲點在赤道板上排列整齊及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的現(xiàn)象等;二者的主要不同點在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分離及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答案〗CD
3.對圖10減數(shù)分裂過程某階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同源染色體移向兩極 B.非姐妹染色體交換結束
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姐妹染色單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根據染色體的形態(tài)、結構,我們可以判斷該圖是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圖像。該期的特點是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的中央,染色體的著絲點連在紡錘體上。所以選項C、D不正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聯(lián)會的同源染色體的兩條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以進行部分交叉互換,選項B正確。同源染色體移向兩極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現(xiàn)的變化。
〖答案〗B
4.下圖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某生物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體 B.卵巢中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這三種細胞
C.能夠出現(xiàn)基因重組的是乙 D.丙的子細胞是精細胞
〖解析〗丙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卵巢中的卵原細胞既可以進行優(yōu)勢分裂也可以進行減數(shù)分裂,基因重組只能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C選項正確

?
〖答案〗C
5. a、b、c、d分別是一些生物細胞某個分裂時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
A.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
B.b圖表示人紅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
C.c圖細胞分裂后將產生1個次級卵母細胞和1個極體
D.d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
〖解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無核膜,也見不到細胞板;b圖表示無絲分裂,人紅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它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c圖細胞應為次級卵母細胞,分裂結束后應得到卵細胞和極體。
〖答案〗D
6.細胞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會出現(xiàn)( )
A.同源染色體配對(聯(lián)會) B.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C.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D.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解析〗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行為是:聯(lián)會→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發(fā)生交叉、互換)→分別移向兩極。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配對(聯(lián)會)和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而不是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ABC
7.人的一個上皮細胞中DNA含量約為5.6× 10—6ug,則人的一個受精卵、成熟紅細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別約為( )
A.5.6×10—6、5.6×10—6和2.8×10—6 ug B.5.6×10—6、0和2.8×10—6 ug
C.2.8×10—6、5.6×10—6和5.6×10—6 ug D.11.2×10—6、0和5.6×10—6 ug
〖解析〗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也沒有線粒體,所含DBA為零,精子中的DBA大約為體細胞的1∕4.
〖答案〗B
8.就一對聯(lián)會的同源染色體而言,其著絲點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和多核苷酸鏈數(shù)分別是(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解析〗四分體含有兩條染色體,四條染色單體。一條染色單體含有兩條核苷酸鏈。
〖答案〗D
9.為了觀察減數(shù)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實驗材料選擇恰當?shù)氖? )
①蠶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蟲的精巢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要想觀察減數(shù)分裂的全過程,必須要求觀察材料能夠連續(xù)地完成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蠶豆的雄蕊和蝗蟲的精巢能夠完整地進行減數(shù)分裂;而桃花的雌蕊中減數(shù)分裂已經完成,形成了卵細胞等生殖細胞,觀察不到整個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動物的卵巢中的卵子的生成只能分裂到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也觀察不到整個過程
〖答案〗C
10. 在減數(shù)分裂中每對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fā)生交換。實驗表明,交換也可以發(fā)生在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中,這種現(xiàn)象稱為有絲分裂交換。圖39一1是某高等動物一個表皮細胞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的示意圖,其中D和d, E和e ,F(xiàn)和f表示某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三對等位基因。

?
圖39一1交換過程示意圖(左:交換前的染色體;右:交換后的染色體)
(1)請問該細胞在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后,產生幾種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細胞?并分別寫出基因型。
(2)如果不考慮該生物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的交換,那么該生物產生的配子有幾種基因型?并寫出基因型。
(3)如果圖39一1是該生物的精原細胞在產生精細胞時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交換后的結果,請問由它產生的配子類型有幾種?并寫出基因型。
(4)如果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中都發(fā)生交換,你認為哪一種分裂方式對于遺傳多樣性的貢獻更大?為什么?
〖解析〗綜合考查考生對細胞學和遺傳學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構建知識網絡和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用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遺傳學現(xiàn)象進行推理、做出合理解釋和正確判斷的能力。
〖答案〗(1)2種或1種(有2種可能,一種可能出現(xiàn)2種基因型,一種可能出現(xiàn)1種基因型)。DdEeFF和DdEeff或DdEeFf。(不考慮字母順序)
若答案為:有2種可能,每種可能出現(xiàn)2種基因型,基因型寫為DEF/deF和DEf/def或DEF/def和DEf/deF,才給分。提供這種答案是考慮到考生可能運用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效應知識回答該問題。
(2)2種。DEF和def。(不考慮字母順序)
(3)4種。DEF、DEf、deF、def。(不考慮字母順序)
(4)減數(shù)分裂的貢獻更大。因為減數(shù)分裂所產生的重組配子能遺傳到下一代,而有絲分裂產生的細胞只是對個體的局部有影響。
二.跟蹤精練
1.下面A圖表示動物精巢內所看到的體細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shù)量的變化圖,B圖表示在上述兩種細胞分裂過程的各個時期染色體變化模式圖。B圖所示與A圖所示相對應的是( )

?
A.a-③ B.d-④ C.c-① D. b-③
〖答案〗D
2.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減數(shù)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
②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
③著絲點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為二
④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shù)減半,DNA數(shù)不變
⑤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
⑥聯(lián)會后染色體復制,形成四分體
⑦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答案〗C
3.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 ( )
A、聯(lián)會時期 B、四分體時期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 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D
4.在果蠅的細胞中,由A、C、T三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X種;其DNA分子結構穩(wěn)定性最低的時期是細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復制出的兩個DNA分子彼此分離發(fā)生在Z期。下列有關X、Y、Z的答案正確的是( )
A.5;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B.6;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D.3;分裂間期;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A
5.在細胞正常分裂的情況下,雄性果蠅精巢中一定含有兩個Y染色體的是( )
A.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初級精母細胞 B.有絲分裂中期的精原細胞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次級精母細胞 D.有絲分裂后期的精原細胞
〖答案〗D
6. 下圖是某二倍體植株一個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
A.該植物的基因型必為AaBB
B.該植株的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
C.該植株肯定不能產生Ab型的配子
D.該細胞發(fā)生過基因突變
〖答案〗D
7.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分配紊亂,產生了一個AaaXb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是( )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答案〗A
8.假如某生物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為a,染色單體數(shù)為b,DNA分子數(shù)為c(不考慮細胞質中的DNA分子),則下列圖示中分別屬于有絲分裂間期前、間期末、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是( )

?
A.(4)、(1)、(2)、(3)、(4)、(4)
B.(4)、(1)、(1)、(1)、(2)、(4)
C.(4)、(2)、(1)、(1)、(2)、(4)
D.(4)、(1)、(1)、(1)、(4)、(2)
〖答案〗B
9.某一生物的體細胞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假設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產生精細胞的過程中,其中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對姐妹染色單體移向了同一極。則這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正常精細胞與異常精細胞的比例為( )
A.1︰1 B.1︰2 C.1︰3 D.0︰4
〖答案〗A
10.下圖示某生物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互換)可能是( )

?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①和③上
D.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
〖答案〗C
11.對某成年男性色盲患者睪丸內一正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內有23條染色體,其中22條常染色體,1條性染色體,可能沒有色盲基因
B.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Y染色體,有一個色盲基因
C.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X染色體,有2個色盲基因
D.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1條X染色體,1條Y染色體,有1個色盲基因
〖答案〗C
12.某人染色體組成44+XYY,該病人可能是由于親代產生配子時,下列哪種細胞分裂的后期,兩條性染色體移向同一極所致( )
A.次級精母細胞 B.次級卵母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 D.初級卵母細胞
〖答案〗A
13.下圖1是某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圖2是該生物的五個精細胞。根據圖中的染色體類型和數(shù)目,判斷最可能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答案〗B
14.下圖是某種動物不同細胞分裂的圖像,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
A.只有④所示細胞不具有同源染色體
B.動物的睪丸中有可能同時發(fā)現(xiàn)上述4種細胞
C.圖②所示細胞狀態(tài)往往導致基因重組
D.①②③細胞中均含有8條染色單體
〖答案〗D
15.基因型為Bb的動物,在其精子形成過程中,基因B與B、b與b和B與b的分開,分別發(fā)生在 ( )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 ④精細胞變形成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答案〗B
16.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時,有一對同源染色體不發(fā)生分離,所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在兩個次級精母細胞中,有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1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開。兩個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最終結果應當是 ( )
A、前者產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產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B、前者產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產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兩者都產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兩者產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答案〗A
17.用3H標記小白鼠(體細胞含20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和皮膚生發(fā)層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H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在前者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總條數(shù)和被3H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分別為( )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答案〗B
18. A、B兩圖分別表示某種高等動物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據圖回答:

?
(1)A圖表示減數(shù)第 次分裂。該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細胞是 。(2)B圖表示減數(shù)第 次分裂。該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細胞是 。
(3)A圖有DNA分子 個。
〖答案〗⑴一;次級精母細胞 ⑵二;卵細胞和極體 ⑶8
19.圖A與圖B表示某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核內染色體數(shù)目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圖C表示果蠅的精原細胞分裂產生精子細胞的示意圖,其中Ⅳ細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體的情況,請據圖回答:


?
(1)圖A中,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是指_____段(填字母)。cd段表示細胞分裂進入_____期。
(2)圖B表示動物或低等植物的_____分裂,相當于圖A中的一段是_____。(填字母)
(3)圖C中,Ⅳ細胞表示的時期對應于圖中________方框的位置(填①或②)。Ⅱ中的每個細胞具有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和染色單體個數(shù)依次是________。Ⅲ每個細胞的核DNA含量是①細胞的________。
(4)假定該果蠅的三對常染色體上各有一對等位基因,則這個精原細胞可產生____種精子
〖答案〗(8分)(1) ej 后 (2)有絲 bc或gh (答出一段即可)
(3) ① 0和8 1/4 (4)2
20.下圖是某一生物個體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和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數(shù)目關系圖。請回答以下問題:

?
(1)若圖Ⅰ中的2和6表示兩個Y染色體,則此圖可以表示的細胞是( )
A.體細胞 B.初級卵母細胞 C.初級精母細胞 D.次級精母細胞
(2)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最多有 條。假設該生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的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分子用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在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細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為 。
(3)圖Ⅱ中有 個染色單體,如果①上某位點有基因B,②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b,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 。
(4)圖Ⅱ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shù)量關系可用圖Ⅲ中的 表示。
〖答案〗(1)A (2)8 50% (3)4 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交叉互換(答對一點即得分) (4)乙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