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生物沖刺 生物進化的原因

字號:


    生物進化的原因

    
    學習導引
     
      重點和難點
     
      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和闡明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內容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
     
      如何做好模擬探究?
     
      通過模擬動物保護色的形成過程有助于理解動物保護色的形成。在進行模擬探究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小紙片的顏色有的要與布料的顏色相同,有的要與布料的顏色接近,有的要與布料的顏色反差大些,應在表格中記錄各種顏色紙片的數(shù)目。(2)你(“捕食者”)每轉向桌子一次,只能用眼睛判斷小紙片(“獵物”)的位置,且每次只能選一張小紙片。(3)組長要注意觀察“捕食者”取出的“獵物”數(shù)和剩下的“獵物”數(shù),直到彩布上只剩下25張小紙片,就通知不再進行選擇了。這時在表格中記錄彩布上剩下的各種顏色紙片(“幸存者”)的數(shù)目。(4)要再放上與彩布上剩下的每種顏色紙片(“幸存者”)相同顏色的紙片各3張,所有的紙片要充分混合再進行下一輪“選擇”。
     
      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由達爾文所創(chuàng)立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進化是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三個基本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存在著過度繁殖的情況,過度繁殖激化了生存斗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學說不僅說明物種是可變的,而且可以正確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知識闖關
     
      1關于過度繁殖的錯誤認識是:
     
      A.生物的生殖能力遠遠超過了環(huán)境的容納能力;
     
      B.生物這種強大的生殖能力有利于物種的發(fā)展;
     
      C.過度繁殖只發(fā)生于低等生物中;
     
      D.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稹病 ?/span>
     
      2.關于遺傳和變異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正確的表述是:
     
      A.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要靠遺傳和變異共同發(fā)揮作用;
     
      B.只有變異才能推動進化,遺傳不起作用;
     
      C.現(xiàn)在的低等生物是由于在進化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過變異;
     
      D.遺傳是阻礙生物進化發(fā)展的力量。                 答〔 〕
     
      3.下列敘述中不符合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是:
     
      A.生物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狼與兔各自的適應性特征是通過生存斗爭相互選擇發(fā)展進化成的;
     
      C.地下河中的盲螈由于眼睛長期不使用而退化了;
     
      D.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稹病 ?/span>
     
      4.古長頸鹿大小似羊,頸和前肢不太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長頸鹿則成為當今生物界最高的動物。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其主要原因是:
     
      A.食高處樹葉使頸愈伸愈長;
     
      B.頸長者較兇悍,攻擊力大;
     
      C.頸長者的繁殖力較強;
     
      D.競爭中頸長者的生存機會大?!                  〈稹病 ?/span>
     
      5.20世紀60年代用DDT來殺滅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殺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A.20世紀80年代使用的DDT品質較過去差;
     
      B.稻螟長期沾染DDT,體表形成抵抗DDT的保護膜;
     
      C.選擇作用使種群(一定空間內同種生物的群體)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D.長期使用DDT導致稻螟體內產生抗DDT的抗體?!          〈稹病 ?/span>
     
      6.一條鯖魚產的100萬粒卵中,約有5%能發(fā)育成熟,最合理的解釋是:
     
      A.生物具有過度繁殖的傾向;
     
      B.生存斗爭的結果;
     
      C.自然條件變化引起生物個體的死亡;
     
      D.定向變異的結果。                        答〔 〕
     
      7.依據(jù)達爾文學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啄木鳥的長舌是因食樹縫內的昆蟲,反復不斷伸長的結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長期不用眼睛而逐漸失去視覺;
     
      C.蛇的四肢由于長期不用而退化,因而獲得匍匐的習性;
     
      D.猛禽具有銳利的喙和尖銳的爪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稹病 ?/span>
     
      8.自然界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進行生存斗爭的原因是:
     
     ?、偕锒加羞^度繁殖的傾向②生物賴以生存的空間非常有限③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非常有限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答〔 〕
     
      9.自然選擇是通過:
     
      A.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B生物的變異實現(xiàn)的;
     
      C.人類的干預實現(xiàn)的;  D生物的遺傳實現(xiàn)的?!         ?答〔 〕
     
      10.在自然選擇過程中,對生物起選擇作用的是:
     
      A.其他生物;      B環(huán)境條件;
     
      C.人類;        D同種其他個體?!           ?答〔 〕
     
      11.下面關于生存斗爭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斗爭;
     
      B.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斗爭;
     
      C.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的斗爭;
     
      D.不同種生物之間的斗爭?!                    〈稹病 ?/span>
     
      12.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某種害蟲效果顯著,但隨著殺蟲劑的繼續(xù)使用,該種害蟲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實驗證明害蟲種群中原來就存在具有抗藥性的個體。這證明:
     
     ?。?)害蟲種群中個體抗藥性差異體現(xiàn)了生物的__________一般是不定向的。
     
     ?。?)殺蟲劑的使用對害蟲起了__________作用,而這種作用一般是__________。
     
     ?。?)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是通過害蟲和殺蟲劑之間的__________來實現(xiàn)的。
     
     
      探究樂園
     
    鳥喙的適應
     
      方法步驟
     
     ?。?)在一些紙盤里撒一些豌豆的種子,再撒20粒葡萄干代表蟲子。
     
     ?。?)找一些小物件,如鑷子、發(fā)夾、別針等,充當不同的“鳥喙”。
     
     ?。?)用其中一個“鳥喙”來試試看,在10秒內你能撿起多少粒種子,并把它們放到碗里。
     
     ?。?)然后試試看10秒內你能撿起多少個“蟲子”,并把它們放到碗里。
     
     ?。?)再換一個“鳥喙”,重復步驟(3)和(4)。
     
      推理:哪一種類型的鳥喙更適合于撿起種子?哪一種更適合于撿起蟲子?為什么?
     
     
      課堂延伸
     
      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有淺色和深色兩種樺尺蠖,都喜歡棲息于樹干上,它們是由同一種樺尺蠖進化來的。一位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結果如下表所示:
     
    

    環(huán)境
    

    實驗
    

    淺色樺尺蠖
    

    深色樺尺蠖
    

    未污染區(qū)
    

    放出數(shù)
    

    393
    

    64
    

    重新捕捉數(shù)
    

    54
    

    16
    

    重新捕捉數(shù)占放出數(shù)的百分比
    

    13.7%
    

    25
    

    污染區(qū)
    

    放出數(shù)
    

    406
    

    154
    

    重新捕捉數(shù)
    

    19
    

    82
    

    重新捕捉數(shù)占放出數(shù)的百分比
    

    4.7%
    

    53
    

     
     ?。?)你能歸納出這位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嗎?
     
     
     ?。?)試用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解釋樺尺蠖在污染區(qū)的黑化現(xiàn)象。
     
     
    參考答案
     
      知識闖關
     
      1.C  2.A  3.C  4.D  5.C  6.B  7.D  8.D  9.A  10.B  11.B
     
      12.1)變異;
     
      (2)選擇 定向的;
     
      (3)生存斗爭。
     
      探究樂園
     
      提示:(1)比較不同“鳥喙”在10秒內撿起“種子”或“蟲子”的數(shù)目:某種“鳥喙”在10秒內撿起“種子”的數(shù)目多,說明這種鳥喙適于吃種子;某種“鳥喙”在10秒內撿起“蟲子”的數(shù)目多,說明這種鳥喙適于吃蟲子。
     
     ?。?)一般情況下,短而大的鳥喙適于吃種子,尖而直的鳥喙適于吃蟲子。
     
      課堂延伸
     
     ?。?)環(huán)境污染后,淺色樺尺蠖存活的幾率下降,而深色樺尺蠖存活的幾率上升;
     
      (2)樺尺蠖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在未污染區(qū),淺色樺尺蠖的本色與環(huán)境顏色相近,不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容易生存下來,繁殖后代;在污染區(qū),淺色樺尺蠖的體色與環(huán)境顏色反差較大,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不容易生存下來,而深色樺尺蠖容易生存下來。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