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華埠護兒服務僧多粥少

字號:

 據(jù)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移民從家鄉(xiāng)來到美國這個陌生國度,很多人都懷抱著組織一個幸福家庭并讓子女獲得良好教育的夢想。然而加州過去幾年來教育經(jīng)費削減,讓高校學生、K-12年級學生均受影響,不斷出現(xiàn)激烈抗議及大型示威活動。同樣遭受削減的還有嬰幼兒照護及早期教育經(jīng)費,受到影響的不僅有懵懂未知世事的幼兒們,還有其父母,其中不乏大批受影響的華裔家長。
    原則上,加州公共教育系統(tǒng)可以涵蓋兒童從出生到大學畢業(yè)的完整時段。關注嬰幼兒從出生到學齡前的,有“加州早期5年教育計劃”及各縣市政府設立的同名計劃,其中包括嬰幼兒照顧服務。問題是,州政府為教育注資的經(jīng)費資源,過去多年來不斷萎縮,原意為幫助工薪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照顧兒童的幼兒照護,以及希望幼兒打下學習基礎的學前班教育,也出現(xiàn)經(jīng)費不足難以為繼的情況。同時,幼兒教育計劃之間能否順利連接,令家長沒有后顧之憂,也是一大問題。
    華埠護兒服務僧多粥少
    在舊金山僅存的兩個一站式為家長轉介托兒服務及普及學前教育計劃(Preschool For All)中心,其中一個是華埠的護兒(Wu Yee)兒童服務。在該中心轉介部內(nèi),2007年才從中國移民到舊金山的吳先生,不但經(jīng)受托兒服務因經(jīng)費削減而僧多粥少的情況所累,而且也體會到各計劃之間設計上的銜接欠缺,可能會為本就有千百樣難題擺在面前的家長們,再增添煩惱。
    吳先生夫婦于2007年攜大兒子移民到美國,二女兒在美誕生。作為新移民,吳先生不知道如何尋求資源,在女兒出生后,只能與妻子二人輪流在家照顧幼兒和在外找工作,但礙于始終要有大人在家照顧小孩子,而且新移民來美語言仍有障礙,工作一直沒有著落。女兒出生約半年后,他有一天抱著女兒到公園玩,才從他人口中得知原來舊金山有資源轉介中心,可以幫助低收入家庭轉介護兒服務。于是他前往護兒,為女兒登記排隊。結果一等就是19個月,他們才排到由政府補助的托兒服務名額。
    護兒服務資源及轉介統(tǒng)籌曹立紅(Susan Chan)說,該一站式的托兒服務申請,前身曾經(jīng)是加州政府資源的“中央化托兒資格檢閱名單”(Centralized Eligibility List),可以為家長提供不同的托兒服務咨詢、轉介或申請各種福利等。但由于州府經(jīng)費削減,這個計劃被取消,只是舊金山縣政府的經(jīng)費做出支持,在市內(nèi)保住兩個資源中心,并轉名為“幼兒連接”(SF3C)。
    等候名單達3000至4000人
    服務雖獲保留,資源短缺仍是最基本問題。光是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平均每個月,往護兒登記申請托兒服務的等候名單,就有3000多至4000個人名排隊,其中有不少是單身父母,極需要有托兒服務才能有時間去找工作、上班維持家庭。
    吳先生的情況相信也是很多低收入家長面對的問題,欲申請托兒服務,等待名單很長,而且沒有確定性,就像在“望天打卦”。在沒有托兒服務的情況下,兩夫婦起碼有一人不能工作,或者難找全職工作?!叭绻乙辉缰烙羞@個托兒轉介服務,女兒一出生我就會跑去報名,那也不用等那么久啊”,他說。
    護兒方面稱,確有很多家長孩子出生后就拿著出生證明來報名登記,然后耐心等待。只是這等了19個月才排到的托兒服務,時間也不長,因為托兒班只照料到幼兒兩歲零9個月。結果,女兒超出托兒班年齡,但又未到3歲或3歲半讀學前班之前,吳先生又要張羅著為女兒再注冊托兒服務,同時要兼顧讀書、找工作和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