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地理沖刺模擬試題 2

字號:


    《天氣與氣候》復(fù)習(xí)題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蜚克圖中學(xué) 付珊珊
    知識點:
    1.天氣與氣候區(qū)別:天氣是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的時段內(nèi)的具體狀態(tài),天氣現(xiàn)象的突出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天氣平均狀況,特點是相對穩(wěn)定性。
    2.認(rèn)識常見天氣符號:
    晴
    

    ?
    霧
    

    ?
    沙塵暴
    

    ?
    冰雹
    

    ?
    雷陣雨?
    

    ?
    3.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是影響氣候的最主要因素。
    4.學(xué)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判讀典型氣候圖。
    一、你會判斷嗎?
    1.下列的詩句中描述天氣的是( )
    A.小樓一夜聽春雨 B. 秋高氣爽,水碧林紅
    C.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挑花始盛開 D. 四季無寒暑,一雨變成秋
    2.下列的敘述中描述氣候的是( )
    A.這里天空藍(lán)極了,偶爾有云飄過來
    B.這場大風(fēng)真厲害,把馬路兩邊的座椅都掀翻了
    C.一場寒流過后,氣溫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攝氏度
    D.這里四季分明,夏季熱,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3.“未來兩天內(nèi)將有寒潮影響本市,氣溫下降60C~80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預(yù)防感冒”,這說明天氣與什么密切相關(guān)。( )
    A.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B.人們生活 C.交通 D.旅游
    4.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多云的是( )
    

    ?
    A B C D
    5.一天中最高的氣溫一般會出現(xiàn)在( )
    A.中午的12點 B.子夜 C.午后2 點多 D.凌晨
    6.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南半球陸地的最高氣溫一般會出現(xiàn)在( )
    A.每年的1月 B.每年的2 月 C.每年7 月 D.每年的8 月
    7.華山海拔2000多米,夏天到那里去爬山也得多穿衣服原因是( )
    A.山上蚊蟲多,穿衣服可以保護(hù)
    B.山上樹多,可以防治擦傷皮膚
    C.海拔高,氣溫低可防寒
    D.山頂光線強,可防紫外線
    8.下列對世界平均氣溫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低
    B.同緯度的海洋比陸地氣溫低
    C.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升高
    D.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相同
    9.“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說明受降水影響最大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工業(yè)生產(chǎn) D.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10.下列地區(qū),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A.赤道地區(qū) B.青藏高原 C.亞洲北部 D.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11.你們那里氣候有何特征? ( )
    A.四季如春   B.冬暖夏涼   C.冬冷夏熱  D.冬暖夏熱
    12.從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上看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大陸東岸的氣候有:( )
    A.溫帶季風(fēng)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式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1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則比較濕潤,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    C.海陸位置   D.洋流
    14.赤道地區(qū)全年高溫多雨,南極大陸終年嚴(yán)寒少雨且溫差大,導(dǎo)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陸因素   C.洋流因素 D.緯度位置
    15.“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首詩句所描述的自然現(xiàn)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陸因素 C.洋流因素 D.緯度因素
    三、你會讀圖嗎?
    

    ?
    A B
    1.A.B兩低氣溫年較差大的是______ ,讀圖可判斷A地位于_____帶,B地位于______帶。
    2.A.B兩地中屬于冬雨夏干的是______,終年多雨的是______。
    3.讀圖可判斷A地氣候類型是______,B地氣候類型是______。
    4.B地可能位于( )。
    A.亞歐大陸東岸 B.亞歐大陸西岸
    三、你會分析嗎?
    1.讀一讀
    材料A:每年秋收以后,許多機(jī)場的飛機(jī)因為附近村里的農(nóng)民焚燒秸稈空氣能見度低,而被迫停航。
    材料B:1952年12月5日-8日,英國倫敦因一場大霧使家庭和工廠排出的煙氣無法擴(kuò)散,地面中的空氣污染物濃度不斷增加,致使4天中死亡4000人。
    材料C:美國阿那空大銅礦的冶煉廠排出的含砷廢氣,使周圍牧草受到污染,24千米內(nèi)的牛、羊、馬等家畜中毒,其中中毒的羊多達(dá)3000多只。
    (1)材料A說明,污濁的空氣嚴(yán)重影響了( )。
    (2)材料B說明,空氣質(zhì)量嚴(yán)重威脅著人類的( )。
    (3)材料C說明,有毒氣體對( )和( )也有危害。
    (4)由此看出:空氣質(zhì)量一方面受(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 )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說,后者的影響尤為重要。
    材料D:赤道地區(qū)的絕大多數(shù)居民一生中從未親身經(jīng)歷過下雪的天氣。
    材料E:兩極地區(qū)隨處可見皚皚白雪和巨大冰山。
    材料F:春節(jié)期間,我國北方居民喜歡到南方旅游,感受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海風(fēng);而南方的人們則愿意到北國觀賞冰雕、霧凇,領(lǐng)略那種晶瑩剔透的絕妙風(fēng)景。
    請根據(jù)以上提供的信息資料,提出兩個地理問題(只提問題,不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
    地球變暖的一個征兆是南北極地區(qū)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跟蹤考察表明,在1978年~1996年間,北極地區(qū)的冰蓋面積縮小了約6%,即每年實際減少約3萬平方千米;冰層的平均厚度也由原來的310厘米減少到180厘米。北極熊等極地動物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擁擠。20世紀(jì)90年代以來,南極洲冰山脫離南極大陸的速度與日俱增,南極大陸冰蓋的體積迅速縮小。
    (1)全球氣溫明顯變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變暖會產(chǎn)生哪些危害?(至少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rèn)為應(yīng)怎樣防止地球日益變暖?(至少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xué)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xué)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