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山東 2009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物價上漲》考試資料,關鍵詞為熱點 申論 山東,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時23分52秒。
物價上漲問題
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槊黠@通貨膨脹已經成為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一、造成物價上漲的原因
1、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由于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guī)模開發(fā)生物能源,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進而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并影響到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2、成本推動。近十年來,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一直低位運行,與此同時,種植養(yǎng)殖成本隨著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
3、供求結構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谷底,導致生豬存欄下降,部分地區(qū)出現的疫情,也加劇了生豬供應的緊張。食品類價格上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數經營者串通漲價、合謀漲價,擾亂市場秩序,對價格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內需增加推動了物價上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離退休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活躍,居民總體收入不斷增加,有效拉動了內需,推動了物價上漲。
5、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持續(xù)上漲的帶動。
二、穩(wěn)定市場物價的對策建議
1、以市場為依托,進一步完善農產品供給的安全保障機制。要將農副產品的供給保障提高到與糧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預警機制和系統的保障扶持機制,增加短缺農產品的供給,確保農副產品供應渠道暢通。同時,要加強國家對重要農產品儲備的調節(jié)作用。
2、拓寬資金運用渠道,防止貨幣供給過快增長。近幾年我國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同時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供給過快增長。為緩解資金流動性過剩和貨幣供給過快增長產生的壓力,需要進一步拓寬外匯儲備資金運用渠道,繼續(xù)鼓勵有條件的國內企業(yè)到國外投資。
3、要通過信息引導、規(guī)范市場行為,減弱通脹預期。盡管目前社會對通脹的預期明顯較強,但除部分農產品外,目前大多數工業(yè)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長期性內在大幅漲價條件。因此,必須通過強化信息引導來規(guī)范市場行為,從而達到減弱通脹預期的目的。
4、繼續(xù)深化教育體制和醫(yī)療體制改革,抑制公共服務產品(如教育、醫(yī)療等)和壟斷型產品或服務的“搭車”漲價的勢頭。同時,要增加對城鎮(zhèn)和農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補貼,提高城鎮(zhèn)最低生活標準,解決城鎮(zhèn)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難。
5、加強資產市場調控力度,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為。
1
物價上漲問題
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槊黠@通貨膨脹已經成為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一、造成物價上漲的原因
1、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由于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guī)模開發(fā)生物能源,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進而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并影響到以糧食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價格。
2、成本推動。近十年來,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的價格一直低位運行,與此同時,種植養(yǎng)殖成本隨著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
3、供求結構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谷底,導致生豬存欄下降,部分地區(qū)出現的疫情,也加劇了生豬供應的緊張。食品類價格上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數經營者串通漲價、合謀漲價,擾亂市場秩序,對價格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內需增加推動了物價上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離退休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活躍,居民總體收入不斷增加,有效拉動了內需,推動了物價上漲。
5、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持續(xù)上漲的帶動。
二、穩(wěn)定市場物價的對策建議
1、以市場為依托,進一步完善農產品供給的安全保障機制。要將農副產品的供給保障提高到與糧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預警機制和系統的保障扶持機制,增加短缺農產品的供給,確保農副產品供應渠道暢通。同時,要加強國家對重要農產品儲備的調節(jié)作用。
2、拓寬資金運用渠道,防止貨幣供給過快增長。近幾年我國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同時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供給過快增長。為緩解資金流動性過剩和貨幣供給過快增長產生的壓力,需要進一步拓寬外匯儲備資金運用渠道,繼續(xù)鼓勵有條件的國內企業(yè)到國外投資。
3、要通過信息引導、規(guī)范市場行為,減弱通脹預期。盡管目前社會對通脹的預期明顯較強,但除部分農產品外,目前大多數工業(yè)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長期性內在大幅漲價條件。因此,必須通過強化信息引導來規(guī)范市場行為,從而達到減弱通脹預期的目的。
4、繼續(xù)深化教育體制和醫(yī)療體制改革,抑制公共服務產品(如教育、醫(yī)療等)和壟斷型產品或服務的“搭車”漲價的勢頭。同時,要增加對城鎮(zhèn)和農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補貼,提高城鎮(zhèn)最低生活標準,解決城鎮(zhèn)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難。
5、加強資產市場調控力度,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為。
1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